你为什么而工作?

前阵子我看到了一本名字很鸡汤的书,叫《你为什么而工作:价值型员工进阶指南》。呵呵,我为什么工作这还用问吗,我是为了成为价值型员工吗?我当然是为了钱呐喂。

你为什么而工作?

于是乎,抱着一股嗤之以鼻和随时吐槽的心态,我在微信APP上用免费的无限卡开始了阅读之路。读完之后,我的脸削微有那么点疼,因为发现这是本被书名耽误的好书。

虽然只有128页,但它在几个常见的事情上给读者们提供了新思路,起码能让我跳出现有的局限,重新认识工作的动机和了解背后的深层原因。这还真是一碗有营养的好汤。

  1. 我们工作的动力是钱还是其他因素?为什么我们总是不满意自己的工作?

关于这个问题,我一直无比坚信工作就是为了钱,刚毕业的大学生亟需工作养活自己,工作几年的青年亟需工作积累财富。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朋友们更是要工作,这样才有足够的钱养活全家。

即便像我这种中年单身汉,没有老婆孩子要养,但也需要工作赚钱才能满足物质欲望和安全感。和朋友们的聊天中也时常充斥着这样的对话“……要是我有钱了我早就退休了,要是我有钱了,绝对不会再做这份工作……”,诸如此类的类比句。所以我工作,当然是为了钱。

然而书中引用各方研究数据,用事实说话,我们虽然工作是为了钱,但这不是唯一的目的,更不是首要的原因。当人们给自己从事的工作赋予意义,从内心把“工作”视为“职业”时,满意度、成就感、自主权会随之而来,人们也会变得更享受工作。也许薪资没那么满意,但是这些附加值让人们心甘情愿继续工作,并不断创造好的价值。

如果只是把工作纯粹当做养家糊口的工具,人们就变得只在乎报酬,随时准备换工作,迫不及待想退休,并且消极怠工,也不会鼓励别人去工作。

那么现实是怎样的呢?现实的情况是还没等我们赋予工作意义的时候,公司的奖励机制就已经把大家拉到现状——几乎每个公司都采用物质奖励机制。该机制在过去无数次的失败案例中都证实它根本无法提高所追求的专业性,因为一旦物质为中心,那么对员工很重要的其他价值变回被遗忘和摒弃,我们被设计成眼里只有钱的员工,我们在工作里得不到其他的成就感。唯一衡量工作的物质奖励又让人们心存不平衡,哪里又会满意自己的工作? 除此之外,书里还提到奖励机制和道德性质的一个案例,

物质奖励的存在,将原本很多植根人们心中的准则去道德化,一切变成用物来衡量,而且道德尺寸一旦被破坏,很难修复。作者表明动机和经济动机是对抗性而非互补性的。所以,当我们用经济的手段去试图扭转社会的状态时,那结果一定是南辕北辙。也难怪我们时常感叹如今的社会价值观是扭曲的,一切没有道德可言。就是因为当一切由钱作为标准来判定时,人们的想法就会从由原来的“是对还是错”的道德问题转为了“值还是不值”的经济问题,那这个世界能变好吗?

既然物质奖励带来的后果这么严重,我们不禁要问,人类是怎么走向只有物质奖励机制的模式的?从工业革命到现在,各种机制层次不穷,物质奖励机制一直是主流,那是不是证明该机制就是正确的?是我们要的太多吗?除了钱还想要心里的自行车?

这就引出了书中另外一个思考点——意识形态与行为实践,到底是谁影响谁。

2. 思想的力量有多大?

在书中的第四章,作者从发明与发现的区别入手,慢慢引入了意识形态与行为实践的辩证关系。用过去研究学者的数据证明了意识形态是如何先影响实际行动。

意识形态不同于科学研究,无论是天体还是基因的研究,毕竟无论人们怎么看待天体或者基因,他们一直是如此存在。而意识形态却不同,它可以通过改变人们看待自己身为的方式,和所谓的“自我实现预言”,由假变真。

通俗来讲,第一个就是周围暗示,第二个就是先入为主。用错误的事情去论证一个错误的观点,最后竟然负负得正,你瞧,就是这样。

亚当·斯密的人性私自观点在工业革命的时候给奠定了人类天性自私的观点,基于此观点,人们工作自然是为了钱。奖励机制也由此诞生、使用并还会继续沿用下去。

工业革命的出现缓解了人类物质上的贫穷,但是却以精神上的贫穷为代价,现今如果仍旧以牺牲精神富足来换取物质富足就太说不过去了。

读完此书后,我不能改变自己工作的现状,也无法撼动书中提到的错误形态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但却清晰明了了一些之前想不通的事情。感叹人性的变化发展,正视意识形态的重要,惊奇一系列“洗脑”行为的力量。

我想两个小时的时间换来这些知识和思考,是值得的。

<code>注:除标题外,加粗语句为原文摘录。/<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