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理財:提高理財能力,從小白到理財高手,這4步必不可少!

理財能力可以說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能,大到管理上千萬的資產,小到管理家庭每月的生活開支,都離不開理財。理財是為了合理的安排將來的收支,以保證個人或家庭將來的財務安全,讓將來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那麼該如何培養自己的理財能力,讓生活更加富足呢?

第一點,學會記賬存錢

理財首先要從記賬開始,每個月的資金都到哪裡去了、收入多少等應該有個規劃。想要存錢的話,首先得知道一個原則就是,你的存款=收入-支出。不管每個月收入多少,扣除硬性支出,首先把要存的錢先存起來,剩下的才用於其它各種花銷,這種量入為出的方式,可以幫助我們減少不必要的支出,能夠很好地存下錢來。

之前我有個同事,工資月入8000元,各種信用卡負債5萬。後來通過這種記賬的方式加上理財,學會了開源節流,增加副業,一年時間還清負債並且還存下了6萬塊錢。

如果沒有記賬,沒有理財意識,我們的消費就會毫無節制。從學會記賬理財之後,就會發現生活各處都要摳,要省著用。因為消費並不能給我們帶來多少安全感,只有看到銀行賬戶上的存款數字越來越多的時候,才是更大的安全感。

宅理財:提高理財能力,從小白到理財高手,這4步必不可少!


第二點,看書學習

你是不是常常聽到身邊的人說,我都離開學校多少年了,現在對書本根本就不感興趣,一點都看不進去,別談學習了。

你會發現那些不學習的人,也不願意改變。容易思想固執,固步自封,生活狀況不會有多大的改變,原地不動甚至越來越艱難。

所以,如果你對自己的現狀不滿足,促使我們看書學習的動力就是一定要改變現狀。想要培養提高理財能力,就必須要看書學習。

先從簡單入門的書籍開始閱讀,像富爸爸系列,理財入門科普之類的,慢慢地提起興趣之後再深入的去研究經典書籍。

根據自己的時間,可以給自己規劃一年讀多少本書,讀完書之後還要做讀書筆記,不然的話很多書讀後就忘了,那就是白讀了。

比如我一年大概讀50本書,平均一週要讀一本書。不是每本書都必須要買書本來看,現在電子書籍很多,我比較喜歡在手機APP上去閱讀。主要是方便,很多書籍也是免費的。

第三點,制定理財計劃

但有了一定的資金積累之後,要開始制定理財計劃。主要分為4個部分:

要花的錢,佔比10%左右。主要是預留3~6個月需要用到的生活費,以備生活支出。可以存在一些寶寶類產品或者銀行活期產品。

保命的錢,佔比20%左右。這個要做到專款專用,以小博大,解決家庭突發的重大開支,主要是保險,醫療險、重疾險、壽險等。

生錢的錢,佔比30%左右。重點在收益,這個要佔比合理,並且能虧得起。可以用來投資股票,基金,房產,黃金等。

保本增值的錢,佔比40%左右。這部分資金主要用來保障未來,穩健收益為主。投資以本金和收益相對安全,能夠持續成長的標的。比如一些養老金,子女教育金,債券,信託,分紅險等。

要做好理財的話,這4個賬戶都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要花的錢和保命的錢預留出之外,對於後面兩部分的資金,我是這樣劃分的:

設立三個賬戶,資金分別佔比1/3。第1個賬戶就是股票賬戶,這部分盈虧對自己來說都影響不大,同時也是作為未來幾年內的備用金。第2個賬戶是養老賬戶,第3個是子女教育賬戶,後面兩個賬戶是用來股票和基金定投的,不需要過多的操心。

所以,當設定完自己的幾個賬戶之後,就會知道資金應該往哪個池子裡面放,怎麼樣去使資產增值,讓未來生活能夠更從容。

宅理財:提高理財能力,從小白到理財高手,這4步必不可少!


第四點,實踐總結與修正

很多夥伴們在投資的過程中難免會走彎路或者踩坑的,很多人買股票虧損後,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談股色變,主要原因在於盲目投資又不善於學習和總結。

投資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投資市場是變化的,一次幸運的賺錢或虧錢,不代表每次都會賺錢或虧錢。跌倒一次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同一個地方連續跌倒多次。只有在不斷地實踐過程中,去總結自己的理念、方法、心態等問題,才能有效地規避一些風險。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以上4點是掌握理財能力必不可少的過程。

當然,良好的理財能力,是要根據個人或者家庭生活目標,財務要求,資產負債,收入支出,以及家庭成員的性格特徵,風險偏好,投資特點,健康狀況等因素綜合考慮,而不是簡單的去選擇買基金還是買股票的問題。

然而,就算看再多的書籍,掌握很多的理論知識,沒有行動也是白搭,只有慢慢積累並且一步步的行動了,才會有更多的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