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不甘心為臣,道士送他一幅畫,他立即反了,最終卻下場悲慘

(感謝您的關注,每日1篇優質文稿與您醉言古今!)

在我國3000年封建社會歷史中,從秦始皇大統一中國建立封建王朝以來,隨著朝代的更迭封建王朝更是多如牛毛。但大多封建王朝從興盛到滅亡,都經歷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就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然有一個封建大統一王朝最為奇特,它在鼎盛時開國,卻在短短38年後,在國家政治、經濟等仍處於鼎盛時期滅亡。

這個王朝就是隋朝。隋朝是中國歷史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大一統朝代。隋朝國祚38年,歷四帝,即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隋恭帝以及隋秦王廢帝楊浩和隋皇泰帝楊侗。隋文帝在位年間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政治清明,開創了開皇之治繁榮局面。但僅僅到了第二代皇帝,“不孝子”隋煬帝楊廣在位時期修建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因過度消耗國力,引發隋末民變和貴族叛變。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等人發動兵變,殺死隋煬帝。隋恭帝楊侑禪讓李淵,建立唐朝。公元619年,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五月,隋煬帝被殺,留守洛陽的隋官王世充便尊奉隋煬帝孫,楊昭之子楊侗即皇帝位,改元皇泰。

此人不甘心為臣,道士送他一幅畫,他立即反了,最終卻下場悲慘

這個王世充本來姓支,是西域的胡人,後隨改嫁王姓的母親姓。王世充自小喜好經史和兵法,開皇年間,因軍功升至兵部員外郎,後參與平定楊玄感之亂以及河南山東一帶民變有功,聲望更高,並奠定其在河南地區的勢力。

同年九月,李密瓦崗軍被王世充擊敗,王世充的勢力範圍一下從洛陽一城猛然擴展到整個河南,同時還得到了李密部下的秦叔寶、程咬金、羅士信、裴仁基、單雄信等名臣大將,手下因而人才濟濟。王世充因此被楊侗授以尚書令,從此自恃軍權在握,開始專擅把持朝政,朝中事務無論大小都決於他。

公元619年(唐武德二年)三月,皇泰主被迫封王世充為相國,統管百官,封為鄭王。

此人不甘心為臣,道士送他一幅畫,他立即反了,最終卻下場悲慘

王世充本來就是個野心家,尤其是在做了劉太后的乾兒子後,他便尊稱劉太后為聖感皇太后。既然成了太后的“兒子”,他便自認為有了“皇族血脈”。於是他的野心開始進一步膨脹,區區“鄭王”顯然已滿足不了他的胃口,“皇帝輪流做,今年該到我王家了”便想篡位稱帝。

不過王世充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太后的“兒子”,但也沒忘記前面還有一字“幹”,所以又恐人心不服,於是天天琢磨找“異相”證明自己承繼大統是“天意”,乃上天的旨意。

他的這“心意”被一人洞察到了,這人是誰呢?他就是奇人桓法嗣。

此人不甘心為臣,道士送他一幅畫,他立即反了,最終卻下場悲慘

桓法嗣是江湖術士,據說此人的城府極深,陰險狡詐,還擁有絕世武功,有三枚“奪命金錢”,且口才也甚為了得,說起話來是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平日專門以算卦為生。

或許是桓法嗣通過“神功”算到了王世充的“心意”,於是他給王世充呈上一幅畫,畫作名為《孔子閉房記》,畫中只見一個男人手持竹竿趕羊。

王世充不解這是何意?桓法嗣解釋說:“隋朝,皇帝姓楊,'楊'即'羊'。一杆(幹)嘛,合起來是個'王'字。王在羊後,預示相國取代隋朝當皇帝。”

王世充聽後,心裡不禁大喜,但仍將信將疑,於是這桓法嗣又拿出《莊子人間世》以及《德充符》呈遞給王世充,解釋說:“上篇談'世',下篇談'充',這就是相國的名嘛,預示您應當恩德遍佈人間,順應符命當天子。"

這下王世充更為高興,說:“這是上天的旨意呀!”便將《孔子閉房記》及《莊子人間世》和《德充符》作為神物,供奉在香堂,並虔誠的拜了兩拜,立即任命桓法嗣為諫議大夫。王世充又捕捉各種鳥雀,把寫好所謂符命的帛系在它們的頸子上,一隻一隻地放飛。打下這種鳥雀前來進獻的人,也授予官職頭銜。

於是王世充為“真命天子”的讖言開始廣為“流傳”。

此人不甘心為臣,道士送他一幅畫,他立即反了,最終卻下場悲慘

王世充見“稱帝”時機成熟了,於是先派段達逼皇泰帝楊侗為自己加九錫。公元619年4月5日,王世充差人放出消息,聲稱自己“天命所歸”,所以皇泰帝楊侗要順應天意主動禪位於鄭王,而後派他的兄弟王世惲將皇泰帝楊侗軟禁含涼殿;進而又對外稱自己曾三次上表“辭讓”,又稱皇泰帝下敕書再三敦促勸進。

實在“卻而不恭”,4月7日,王世充用全套皇帝車駕進入宮城,正式宣佈即位稱帝,並改年號開明,國號為鄭,大封族人為王。遵楊侗為潞國公,不久又將其毒殺。至此隋朝徹底滅亡了,王世充的“鄭國”開始與雄踞河北的竇建德“夏國”以及李淵“李唐朝”“三分天下”。

但這“三分天下”的局面沒有維持多久,公元620年(武德三年)二月,王世充的殿中監豆盧達投降李唐朝廷。王世充見人心一天一天散失,就用酷刑嚴厲控制,結果叛逃的人卻越來越多。

同年七月初一,唐軍在李世民的率領下,出關進攻王世充。一開戰,鄭國各地守將竟然紛紛不戰而降,不到三個月時間,洛陽周圍郡縣全部落入李世民手中,洛陽成了一座孤城。而王世充成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幾天後,就被李世民活捉。

此人不甘心為臣,道士送他一幅畫,他立即反了,最終卻下場悲慘

公元621年(武德四年)七月九日,李世民凱旋迴到長安,將王世充、竇建德獻於李淵, 但李淵認為王世充與自己都好歹屬於貴族“同胞”,雖歷數他的罪行,但仍將他釋放了,將他和他哥哥王紲、老婆、孩子一起流放蜀地,擇日押解。

但沒想到的是,本來以為自己小命保住了的王世充在關押待流放期間,某日,忽然來了幾個唐官稱李淵有旨,要王世充接旨,王急忙出應,不料那幾人立刻亂刀齊下,王世充的人生就此落幕。後來查明,那幾人中帶頭的是唐定州刺史獨孤修德,他的父親獨孤機是王世充的部下,在武德二年正月企圖降唐,被王世充所殺,獨孤修德殺王世充是為父報仇。

王世充從篡奪皇泰主的帝位,共三年時間就滅亡了,但死因卻不是“政敵”,而是“仇家”。

參考文獻《新唐書》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