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二戰戰列艦,圖一無人不知,最後一個堪稱傳奇!

盤點二戰戰列艦,圖一無人不知,最後一個堪稱傳奇!

密蘇里號戰列艦(英文:USS Missouri),是美國海軍於1944年建造的第四艘依阿華級戰列艦(舷號:BB-63),也是美國海軍第三艘以密蘇里州為名的軍艦。該艦為美國最後一艘建造完成,最後一艘退役的戰列艦。曾經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朝鮮戰爭和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

密蘇里號全長270米,標準排水量45000噸,滿載排水量52000噸,配備3×3聯裝MK7型406mm火炮,舷側裝甲帶達到307mm,足以承受1噸半重穿甲炮彈的轟擊.1943年版本擁有10座雙聯裝127毫米高平兩用炮和多達69門防空炮。全功率下航速高達33節。

1945年9月2日,標誌著二戰結束的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簽字儀式,在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里號主甲板上舉行,密蘇里號因此而聞名於世。

1999年,密蘇里號戰艦作為博物館艦,停泊在夏威夷珍珠港福特島旁,供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參觀。

盤點二戰戰列艦,圖一無人不知,最後一個堪稱傳奇!

俾斯麥號戰列艦(英文:KMS Bismarck battleship),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於漢斯·布洛姆造船廠建造,以德國前首相俾斯麥名字命名的俾斯麥級戰列艦首艦。

該艦艦長241.55米,艦寬36米,最大吃水9.99米,標準排水量41,637噸,滿載排水量50,300噸,最高航速30.12節,最大續航力8,500海里。艦上裝備8門380毫米主炮,12門105毫米副炮和36門機關炮,是二戰時期著名的戰列艦之一。

該艦早在1930年代開始設計,原本計劃在英德海軍協定的限制內建造35,000噸級的戰列艦。但德國海軍司令埃裡希·雷德爾認為35,000噸級的軍艦無法滿足德國的需要,因此開始秘密研究建造更大型的戰列艦。當法國新一代的敦刻爾克級戰列艦開始建造後,德國為了同法國海軍抗衡,決定建造排水量40,000噸以上的超級戰列艦,當時的代號“G”。G號戰列艦在1936年7月1日在漢堡布洛姆·沃斯造船廠安放龍骨,該艦隨後被命名為俾斯麥號。其後在1939年2月14日下水、在1940年8月24日正式服役。年8月建成服役,是當時德國噸位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戰列艦。1941年5月26日,俾斯麥號遭到英國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起飛的劍魚攻擊機的空襲,遭魚雷擊傷舵機後被英軍以優勢兵力擊沉。

盤點二戰戰列艦,圖一無人不知,最後一個堪稱傳奇!

大和號戰列艦(日文:やまと,英文:Yamato)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大和級戰列艦一號艦,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曾號稱“世界第一戰列艦”、“日本帝國的救星”。

1945年4月7日,大和號在沖繩島戰役中,被美軍飛機擊沉於日本九州西南50海里處,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特攻作戰精神的炮灰。大和號的沉沒,也宣告了大艦巨炮時代的徹底終結。

在沉沒超過半世紀後,該艦仍然作為不少電影及動畫的題材,繼續深深地影響著日本人。

盤點二戰戰列艦,圖一無人不知,最後一個堪稱傳奇!

厭戰號戰列艦(英文:HMS Warspite,弦號:03,也有譯作“戰仇”號、“蔑戰”號)是英國皇家海軍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二號艦,她的名字是英國皇家海軍中的傳統艦名,也是第六艘使用這個名字的戰艦。厭戰號在服役的三十多年裡參加了無數次的行動,二戰更是打滿全場,至今仍是皇家海軍最負盛名的傳奇戰艦之一。二戰期間厭戰號因得到海軍上將安德魯·坎寧安爵士讚譽而獲得綽號“可敬的老女士”。

厭戰號戰列艦的艦名源自於1596年英國的一艘29炮風帆艦。厭戰號的拉丁文艦銘“Belli dura despicio”,意為“我蔑視戰爭的艱辛”(I Despise the Hard Knocks of War),通常被認為是其名字的本意。

該艦於1912年10月31日在達文波特皇家船廠開工,1913年11月26日下水,1915年3月15日竣工,造價為252萬英鎊。1947年4月19日退役拆解。

盤點二戰戰列艦,圖一無人不知,最後一個堪稱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