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01

重讀《紅樓夢》時,發現一些細節。從前無感今慨嘆。

比如,第四十四回裡,寶玉瞞著所有人偷偷去水仙庵祭金釧,被黛玉知曉後,她以《荊釵記》中一出旁敲側擊,暗示寶玉:

“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裡祭一祭罷了,必定跑到江邊子上作什麼!俗話說,‘睹物思人’,天下的水總歸為一源,不拘哪裡的水舀一碗看著哭去,也就盡情了。”

她想告訴寶玉:你有心去祭金釧是好,何必跑那麼老遠讓人擔心。天下萬水一源,你想祭奠,在哪裡都是一樣的。

如此聰慧機敏,又體恤人心。

年少時只覺黛玉悲苦,脆弱敏感,愁緒滿懷。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薛寶釵送家鄉禮物,她觸物傷情,抽噎不止;

錯疑寶玉不讓晴雯給自己開門,“獨立牆角邊花陰之下,悲悲慼慼嗚咽起來”;

與寶玉吵嘴,哭到把剛喝的湯都吐了出來,“一行是淚,一行是汗,不勝怯弱”。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也覺得她伶牙俐齒,偶爾尖刻。

劉姥姥逗樂賈母演醜扮粗,黛玉戲謔“母蝗蟲”;

寶釵生日點戲,寶玉捧場,黛玉吃醋:“還沒唱山門,你倒裝瘋了。”

周瑞家的送宮花,她冷言:“別人不挑剩的也不給我”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中年再讀,更懂得她的千迴百折,她的機敏通透, 她孤標傲世之下的善意與慈悲。


02

“顰兒才貌世應稀。”

紅樓女子群芳爭豔,唯黛玉是寶玉眼中“神仙似的妹妹”。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著名學者白先勇說:“愛情對她來說,簡直是一生的信仰追求”)


“情之所鍾,正在我輩”。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世外仙姝,人間何來?

而她的扮演者——“人間黛玉”陳曉旭,也已離開13年了。


03

87版《紅樓夢》導演王扶林多次說過選陳曉旭的原因:

“我發現她真是個林黛玉,她生活裡頭就是林黛玉。”

陳曉旭本人也表示:

“我的性格很像林黛玉。”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陳曉旭浪漫文藝,從小學芭蕾,讀名著,發表詩歌,後來進入鞍山話劇院實習。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陳曉旭學芭蕾)


1983年,紅樓劇組海選演員。

陳曉旭毛遂自薦給王導寫信,附了照片和已發表的詩歌《我是一朵柳絮》(詩中她將自己比作柳絮,“和春風結成了知己”)。

六天後,她收到了面試通知。

初見時,王導覺得她苗條纖瘦,腹有詩書,有林妹妹氣質。

且熟讀《紅樓夢》,回答了考官提出的近百個問題。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幾個月後,她進入演員培訓班學習,但並非黛玉的第一人選。

林妹妹的候選人,前有張蕾、張靜林,後有小提琴專業出身的王曉潔,各有風采各有所長。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秦可卿”張蕾,“晴雯”張靜林,後改名安雯)


第一次試戲,她心情緊張,方寸大亂,王導憂心表示“我對你很不放心”。

後來,陳曉旭將原著研讀兩遍,還做了厚厚的筆記。

第二次試戲,才得到王導關於表演方面的認可,成為黛玉的唯一人選。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角色確定後,媒體蜂擁而至,更有觀眾來信“威脅”:

“林黛玉是我們心中的偶像,如果你演不好,我們將聯合起來討伐你。”

但劇組對她非常有信心,副導演王貴娥曾說:

“她的內心如黛玉般堅定,她認準的事情,一定會努力做到。”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林黛玉的重頭戲非常多,陳曉旭一刻也不敢怠慢。

  • “黛玉葬花”,她鑽研數夜,深刻領會“悲傷不僅為落花,更為消逝的紅顏”;
  • “牡丹亭豔曲警芳心”,她不願做樣子面露感觸,而是將《牡丹亭》讀聽至熟爛於心;
  • “黛玉撫琴”,她絕不找替身彈琴,從識譜開始苦學古琴,拍攝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王導連誇她是“音樂學院的高材生”。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紅樓夢》播出後轟動全國。

於皮相於骨韻,陳曉旭就是林黛玉。

無數觀眾表示:

“林妹妹和書中的一模一樣。”

曹禺先生當年看了陳曉旭的表演,給予高度評價:

“從梅蘭芳到現在,我看過十幾個黛玉,以這個為最好。”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04

王扶林導演說:

“演黛玉的肯定演不了其他角色,因為她太像是林黛玉,林黛玉已經是陳曉旭的個性了。”

一語成讖。

演完林黛玉後,陳曉旭拍了電視劇《家春秋》(巴金同名小說改編)。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這是陳曉旭與“寶姐姐”張莉的二度合作,她演梅表姐,張莉飾演鳴鳳。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陳曉旭和張莉的加盟,使該劇備受期待。

播出後引得廣發好評,榮獲了第七屆“金鷹獎”優秀電視連續劇獎。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至今在豆瓣上評分仍高達8.5。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陳曉旭飾演的梅表姐,笑顰舉動間,如林黛玉一樣楚楚動人,憂鬱孤獨。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或許是林黛玉的形象入木三分,人們陷入“梅表姐就是林黛玉”的聯想中無法自拔。

很多觀眾表示,當梅表姐站在梅花叢中嬌羞淺笑時,彷彿看到了黛玉葬花。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她的演戲之路就此擱淺,三年沒戲拍:

“不知道是因為我演得太好了,還是演得太不好了,反正之後就是很少有很合適的戲來找我。”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彼時社會轉型期,下海風潮熱。

1991年,長城廣告公司徵集加盟承包經營,陳曉旭和丈夫郝彤前去面談。

公司老總同意她組建制作總部並出任經理,每年向公司上繳十萬,自負盈虧。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陳曉旭把炒股賺的錢都投了進去,成立了“長城國際廣告公司製作總部”。

當時中國只有幾百家廣告公司,規模都不大,很多客戶對廣告業不瞭解,不知道該信任誰。

聽聞“林黛玉”加入其中,便紛紛慕其名而來。

一個月後就有一家藥廠找她做廣告,還有一家瀕臨倒閉的製藥廠與她簽訂了150多萬元的代理合同,理由都是:

“我知道林妹妹不會騙我的。”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創業伊始,客戶盈門,欣欣向榮。

但陳曉旭很清楚,“黛玉效應”只是開門紅,不是常青樹:

“隨著行業越來越成熟,競爭也日趨激烈,有理性的人絕不會因為你是‘林黛玉’就與你合作,不懂行的人哪有機會?”

她對外拓展資源,對內協調各方,用專業和品格在廣告界安身立命:

經濟低迷時人心不穩,她挨個說服高管堅守陣地:“哪怕只剩一個人,我也有這個能力做下去。”

得知部門主管要辭員,她前去了解情況,如果公司內部有適合的崗位,就申請給員工調崗。

她要求公司員工一定要跟客戶成為志同道合的朋友與夥伴,於公於私真心相待。

1996年,陳曉旭具備了單飛能力,成立了世邦廣告公司。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賈寶玉”歐陽奮強曾說:

“曉旭愛琢磨精緻點子的性子一直沒有變,創意送到客戶那裡,被選定的一般都是陳曉旭沒有署名的案子。”

很多人不知道,著名的五糧液廣告詞:“名門之秀,五糧春”,就出自陳曉旭之手。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五糧液的廣告在央視黃金時段播放)


9年之後,公司發展成集廣告、文化和商貿於一體的,年營業額近2億元的4A級企業。

陳曉旭也被評為“中國30位傑出女性廣告人”“中國經濟年度風雲人物”等稱號。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05

《紅樓夢》中,黛玉愛而不得,焚稿斷情,含恨而去。

臨終前那句“寶玉,你好……”引無數人迎風灑淚、對月長嘆。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陳曉旭的愛情亦曲折坎坷。

她17歲與演員畢彥君相愛,21歲領證結婚,拍完《紅樓夢》沒多久,兩人便離婚了。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畢彥君曾在《大宅門》中演白二爺)


後來,她與導演王小帥相戀。

這段感情也沒有維持太久,據說是王小帥去了福建電影製片廠工作,因異地而分手。

1991年,陳曉旭與剛從北影畢業的郝彤結婚。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婚後兩人共同創業,攜手打拼,從廣告承包商一路做到擁有自己的公司,還將家人接到北京過上了優渥的生活。

事業風生水起之時,陳曉旭卻發現物質的增長沒有給她帶來真正的快樂,也讓她錯過不少平淡生活裡的真情時光:

“有了很多財富和權力,如果不懂知足的話,可能也不快樂。心態的平和不是外面給你的。”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1999年,陳曉旭偶然聽到淨空法師講解《無量壽經》,遂衍生了學佛的念頭。

兩個月後,她皈依佛門。

丈夫和公司一些員工受她影響也踏上學佛之路。

一位員工曾說:

“高層領導們個個溫文儒雅,風度翩翩,不論對誰說話,語聲低而清晰,聲量從不提高……不急不躁,從容不迫……像是掉進了某個不知年月的平行時空。”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2006年,陳曉旭確診乳腺癌。

家人勸她手術,《紅樓夢》編劇周嶺聯繫到北京307醫院有基因治療癌症的手段,還前去與陳曉旭的姑姑商量。

但她拒絕手術化療,只遵從自己的本心。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陳曉旭的父親接受採訪)


2007年初,陳曉旭剃度,法號妙真,丈夫也隨後出家。

對於出家的決定,有人說是因為癌症病重,想超度肉身;有人說是因為入戲太深看破紅塵。

對此,陳曉旭的姑姑表示,陳曉旭早有出家打算,想“完完全全放下,真正地修行”。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陳曉旭的姑姑接受採訪)


剃度後的陳曉旭,緇衣布屣、鉛華洗盡,淡然表示:

“出家是轉換新的身份。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和使命……我今後的工作,是要精研佛學、深入經藏,以佛陀為榜樣,專事講經說法,做一個多元文化的義務教育工作者。”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出家時,《紅樓夢》編劇周嶺、攝影師李耀宗前去看她,李耀宗最後一次為她拍攝了照片)


2007年5月13日,陳曉旭病逝。

追思會上,眾人淚灑當場,依依不捨。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06

陳曉旭說過,縱使後來叱吒商場,還是最喜歡別人叫她“林黛玉”。她一生中最美好的印象和回憶,就是林黛玉。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她用“相戀”來形容紅樓時光——

“別了,相戀三年的《紅樓夢》!

別了,這段終生難忘的時光。

不要強嚥那杯惜別的苦酒,

不要把離愁寫在你緊蹙的眉頭,

不要開口,讓我把你最後的微笑印在心上,

然後,在心裡道一聲珍重。

這就夠了,這就足夠了。”

——摘自陳曉旭《夢裡三年》

有人說,陳曉旭為黛玉而生,完成使命後,做回了靈河岸邊的絳珠仙草。

再回看這段1984年記者採訪紅樓夢培訓班的視頻,36年前,這個紅衣姑娘可曾想到,她這一生的命運,都與林黛玉緊緊相融,渾然難分。

香消芳魂去,佳人難再得。

“人間黛玉”陳曉旭:離去十三載,斯是芳魂在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

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開花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雁歸蟄病可相思。

莫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

唯願花饗逝者,春暖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