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戶,帶你遊遍世界各大地理要塞(海峽運河篇)

自從德國氣象學家、地球物理學家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學說”之後,人們慢慢的接受了地球上所有大陸在中生代以前曾經是統一的巨大陸塊,經過漫長的地殼板塊運動形成了今天的地理格局,也造就了千奇百怪的地理風貌。今天小編帶您遊覽一下所謂的板塊運動形成的大洋海峽。那麼就從咱們的首都出發,環繞地球一圈,看看都穿過多少海峽。話不多說,走!

首先從北京出發,驅車三個小時左右,到達天津濱海新區天津港。從天津港開始,進入中國的內海,渤海,向東南方向繼續前進,就遇到了第一個海峽,渤海海峽。

足不出戶,帶你遊遍世界各大地理要塞(海峽運河篇)

渤海海峽

從具體位置上看渤海海峽位於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之間,東連黃海,西接渤海,是出入渤海唯一的通道,也被稱為“渤海咽喉”。同時是瀕臨京津工業區,也被稱為“京津門戶”。兩座濱海城市分別是遼寧省大連市和山東省煙臺市遙相呼應。兩地直線距離僅170千米。

離開渤海海峽,一路向南,就來到了黃海,繼續向南,進入東海,過了東海就可以看到第二個海峽,臺灣海峽。

足不出戶,帶你遊遍世界各大地理要塞(海峽運河篇)

臺灣海峽

臺灣海峽簡稱“臺海”,位於我國福建省和臺灣省之間,是連接東海和南海的海上通道。臺灣海峽大體上呈北東-南西走向,北起中國臺灣省臺北縣富貴角與福建省平潭島連線,南至福建漳州東山島與中國臺灣鵝鑾鼻連線。海峽長約370千米,寬約200-400千米,最窄處約為130千米。

穿過臺灣海峽,繼續向南,就到了南海。順帶這裡在廣東省的瓊州半島和海南島之間還有個瓊州海峽。據說這個海峽兩岸之間沒有修建橋樑,火車通過都是從船上過的。穿過南海,繞過中國最南端“曾母暗沙”,往西一轉,就來到了被譽為“海上十字路口”的馬六甲海峽。

足不出戶,帶你遊遍世界各大地理要塞(海峽運河篇)

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漫長海峽,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國共同管轄。是一個重要的國際貿易交通港埠。整個海峽呈東南-西北走向。海峽全長約1080千米,西北部最寬達370千米,東南部的新加坡海峽裡最窄處只有37千米,是連接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國際水道。每年約有10萬艘船隻通過,而且絕大多數為油輪,是中國、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最為重要的國際能源運輸通道。尤其是日本,從中東進口的石油能源基本都是通過馬六甲海峽運回國內。是當之無愧的“海上十字路口”,甚至被日本成為“海上生命線”。

穿過馬六甲海峽,繼續向西,就從太平洋來到了印度洋。路過“印度洋上的珍珠”斯里蘭卡,和“印度洋上人間最後的樂園”馬爾代夫。就來到了中東地區。從這裡我們分兩條路來遊覽,一條是走近到,沿著西北方向穿過紅海。另一條繞遠路,順著西南方向沿非洲大陸前進。


足不出戶,帶你遊遍世界各大地理要塞(海峽運河篇)

印度洋

足不出戶,帶你遊遍世界各大地理要塞(海峽運河篇)

兩條路線

首先我們先從近道走。這裡我們先再岔開一條線路,沿著印度大陸往北去,進入阿拉伯海,直道伊朗,這裡有一條連接接中東地區的重要石油產地波斯灣和阿曼灣的狹窄海峽,霍爾木茲海峽。東西長約150千米,南北寬56~125千米。海峽北岸是伊朗,有阿巴斯港,南岸是阿曼,海峽中間有格什姆島、霍爾木茲島等,皆是伊朗的島嶼。霍爾木茲海峽是伊朗和其他海灣產油國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出口原油的通道之一。全球大約三分之一的海運原油貿易依賴這一海峽。

足不出戶,帶你遊遍世界各大地理要塞(海峽運河篇)

霍爾木茲海峽

介紹完霍爾木茲海峽,我們回過頭來繼續我們的第一條線路,沿著阿拉伯半島南端向西前行,就來到了曼德海峽。

足不出戶,帶你遊遍世界各大地理要塞(海峽運河篇)

曼德海峽

曼德海峽位於亞洲阿拉伯半島西南端和非洲大陸之間,兩岸分別是紅海南端的也門和非洲大陸的吉布提。連接紅海和亞丁灣、印度洋。海峽寬約26-32千米,平均深150米。是從大西洋進入地中海,穿過蘇伊士運河、紅海通印度洋的海上交通必經之地,戰略地位非常重要。許多國家在吉布提都建有基地,作為後勤補給。我國也在吉布提建有後勤補給基地。

穿過曼德海峽就進入了紅海,東側是土豪國家沙特阿拉伯,西側是著名的金字塔國家埃及。繼續沿著紅海向北,就來到了赫赫有名的蘇伊士運河。

足不出戶,帶你遊遍世界各大地理要塞(海峽運河篇)

蘇伊士運河

蘇伊士運河於1869年修築通航,溝通地中海與紅海,提供從歐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航線。它是世界使用最頻繁的航線之一,也是亞洲與非洲的交界線,是亞洲與非洲、歐洲人民來往的主要通道。

穿過蘇伊士運河,就來到了歐洲的地中海,繼續向西暢遊地中海,到最西段,來到位於非洲突尼斯和歐洲西班牙之間的狹長水道-直布羅陀海峽。

足不出戶,帶你遊遍世界各大地理要塞(海峽運河篇)

直布羅陀海峽

直布羅陀海峽位於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間。是連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門戶,全長約90千米。該峽最窄處僅13千米。是大西洋通往南歐、北非和西亞的重要航道。

穿過直布羅陀海峽,就來到世界四大洋之一的大西洋。 到了大西洋,我們先停一下,上文不是從馬爾代夫穿過印度洋分出兩條路線嘛,剛才走了曼德海峽-紅海-蘇伊士運河-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路線。接下來我們要走第二條路線,那就是沿著非洲大陸向南出發。繞過索馬里,掠過坦桑尼亞,就來到了位於非洲大陸莫桑比克和非洲第一大島馬達加斯加之間的海峽,莫桑比克海峽。

足不出戶,帶你遊遍世界各大地理要塞(海峽運河篇)

莫桑比克海峽

莫桑比克海峽位於非洲東南部的莫桑比克和馬達加斯加島之間,呈東北一西南走向,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峽,長約1670千米。海峽中有莫桑比克暖流經過,盛產魚類和蝦類,魚類主要有鮪魚、沙丁魚和比目魚等,蝦類主要有龍蝦、對蝦等。 莫桑比克海峽是從南大西洋到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穿過莫桑比克海峽,沿著非洲大陸繼續前行,就來到非洲大陸最南端,好望角。繞過好望角,就來到了大西洋,繼續沿著非洲大陸北上,直到最北端,就來到了和第一條線路匯合點,直布羅陀海峽。

到此,我們從東半球來到了西半球。

繼續北上,是英吉利海峽。

足不出戶,帶你遊遍世界各大地理要塞(海峽運河篇)

英吉利海峽

英吉利海峽,又名拉芒什海峽,分隔英國與歐洲大陸的法國、連接大西洋與北海的海峽。海峽長560公里,寬34公里。英國的多佛爾與法國的加來隔海峽相望。海峽底下修建有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鐵路隧道。西起英國的福克斯通,東到法國的加來,全長50公里,水下長度38公里,通過此隧道,巴黎到倫敦僅用3個小時即可到達。

從直布羅陀海峽一直向西,穿過大西洋,就來到北美洲和南美洲的連接處,巴拿馬運河。

足不出戶,帶你遊遍世界各大地理要塞(海峽運河篇)

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運河位於中美洲國家巴拿馬,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運要道,被譽為世界七大工程奇蹟之一的“世界橋樑”。巴拿馬運河由美國建造完成,1914年開始通航。現由巴拿馬共和國擁有和管理,屬於水閘式運河。最寬的處達304米,最窄處也有152米。

穿過巴拿馬運河,就從大西洋來到了太平洋。一路向西漂洋過海,路過夏威夷,穿過國際日期變更線,繼續向東。

再走半個太平洋,遠遠望去,又回到了我國東海。北上而去,路過上海,南望臺灣。進入黃海,穿過渤海海峽,向西前行,直達天津濱海新區天津港。下船驅車,三個小時左右,回到起點北京,完成環球之旅。

總結:此次環遊路線為:北京-天津港-渤海-渤海海峽-黃海-東海-臺灣海峽-南海-馬六甲海峽印度洋-(霍爾木茲海峽-曼德海峽-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索馬里-坦桑尼亞-莫桑比克海峽-好望角-大西洋)-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英吉利海峽-巴拿馬運河-太平洋-夏威夷群島-東海-黃海-渤海海峽-渤海-天津港-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