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八國聯軍打贏後,還願意賣給我們武器、製造工藝呢?

路且惜


八國聯軍打入中國並佔領了中國的首都後,發現號稱天朝中央之國居然是如此的落後和無知,於是緊急召開聯席會議,面對如此中國,是它們絕對沒有想到的。在聯席會議,各國善心大發,決定對敵人罰些款和教育下算了,概是打仗了,就罰大清帝國全體國民每人幾兩銀子吧。作為善良的文明國家,又怎好意思一次迫死大清帝國呢,主動的提出把賠罰款分成幾十年還,並決定按銀行利息略高少少的利率計算,先還利息,再還本來的罰款。文明國家辦事就是講道理,連賠款都幫你計算好了。

聯席會議上還發現大清帝國自衛能力不足,而且各地發展也不平衡,就決定順手幫大清帝國解決了。八個文明國家遂在大清帝國劃分了各自的“幫助”地區,各自分片承包,幫助大清各地“建設”經濟、文化、軍事,而且還在英國、法國的教導下,引入可以提神醒腦、止咳止痛的良藥鴉片給中國人食用,幫助中國人增強體質。同時還為提高中國各地區人民的自立能力,又不致於引起各地發生大規模的戰爭,適當的幫助各地建立了各自的兵工廠,滿足武器的需求。

所以說,西方文明國家是講道理的……聽話就給糖吃!


徐記84151567


蛋糕做大了,吃起來才爽

八國聯軍進北京,雖然主要原因是大清太弱,但誘因則是義和團鬧的太厲害。他們扶清滅洋,對於和洋字沾邊的都進行打砸搶燒,僑民的人身、財產等諸多安全得不到保障,各國利益也得不到保障

諸多列強一合計,決定聯合出兵,教訓一下大清政府,讓他們出手對付反洋份子

還別說,列強手段真的起效果了,兵馬開進京師以後,大清連忙議和,和義和團牽扯極深的王爺被勒令自盡,義和團也被打成了黑惡勢力,大清變成了列強入侵的急先鋒小弟……

如此,為幫助小弟更有力的打擊反對份子,保障自己在華利益安全,武裝他們那就是當然的事了

當然,這些也不是白給,清政府是得付錢的,沒錢用資源來換。十斤鐵才多少錢,但是十斤槍炮呢?這樣,列強們給大清輸入武器,既武裝了他們,又能得到超額的金錢利益,如此好事,傻子才不幹呢

如果還不理解,可以參考一下抗日時期的偽軍,不也是有槍有炮麼?鬼子們就不怕偽軍強大起來造反?

至於說怕不怕中國強大起來,講真,真怕。但是中國強大與否在於槍支彈藥麼?在於初級武器的製作工藝麼?

列強們可不傻,一來賣給中國的都是淘汰品,各國只要保持技術上的代差,就可以牢牢壓制中國的強大,所謂強大不過是相對而言,我比你強就可以了;第二呢,槍支彈藥,可都是易耗品,子彈炮彈都知道,打出去就得補充,槍管其實也一樣,打幾百發也得換,這樣,相當於把後勤掌控在自己手裡,後勤在人家那,大清即便買再多的槍炮又能如何?

以上


靈石蘊珠寶


1900年春,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名義侵略中國,真實目的是瓜分和掠奪中國資源。

1901年9月7日,奕劻和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代表清廷與帝國主義簽訂了《辛丑條約》十二款及其十九個附件。

條約規定:中國賠銀4億5千萬兩;北京使館區及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交由外國駐軍;禁止中國人民組織反帝組織等。《辛丑條約》表面上保住了清政府權位,實際上清政府由此成為帝國主義的傀儡。

一、打贏侵略戰爭後,通過簽訂不平等條約,已經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比如錢,掠奪的各種財寶,同時各種特殊條款,也保證了他們能夠源源不斷的從中國繼續榨出資源,運回本土。也就是說戰爭目的已經達到了。

二、既然清政府已經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的傀儡,剩下的反而需要維持清政府的統治,讓他們坐穩這個傀儡位置,這樣才能夠保證條約中的好處穩穩的拿到。不然呢?這麼大一個國家,即便打贏了他們自己能管理的過來嗎,所以說願意賣武器給中國只能說明他們想讓這個傀儡政府統治更穩定,更多的恐怕是用到自己同胞身上了,同時還能讓清政府認為他們對自己不錯,

典型的被賣了還樂呵呵的數錢。真以為列強會讓中國發展起來嗎?

三、給武器和技術也不是白給的,不也得花錢嗎?看看美國二戰怎麼發的家,就是賣武器發的家。不要真以為會給你頂尖的武器和技術。


嘿你來啦


八國聯軍瓜分中國是歷史書上寫的,真要瓜分也瓜分得了,但為什麼沒瓜分,最後還給滿清政府輸血,賣武器,建工廠,辦學校?特別美國把戰爭賠款全捐出來成立清華大學,這裡既有資本主義國家分髒不均,打狗子架。又有八國鉤心鬥角,拉幫結派,明爭暗鬥的結果。更有英、美、俄三國相互制衡,相互利用的結果。

殖民擴張和海權的興起,使英國成了日不落帝國,實力全球無人能及,為了打掉清政府貿易順差(陶瓷、茶業、棉花、紅木傢俱等),發動二次鴉片戰爭。

同時由於火車的發明,極大方便了陸地運輸,陸權國家興起,莫斯科公國慢慢一步步做強做大,更由於中東鐵路的投入使用,俄羅斯成了橫跨歐亞美洲大陸的國家。美國同時戰略西進,國土邊境直接推到夏威夷,和日本,西太平洋接壤。

三方勢力會師東亞,英美突然覺得滅掉中國只會讓俄羅斯獲得更大好處,認為俄羅斯才是最大威脅,要重新武裝中國,讓中國抵抗北極熊南下才對,滅掉或瓜分中國的結果可能會讓俄羅斯迅速佔領中國,直取東南亞,西進印度,佔領波斯灣,迴環土耳其,那時英美再想扺制俄羅斯幾乎不可能了,只能拱手投降。

所以八國聯軍瓜分中國後第二年就退出中國,還幫助中國恢復元氣,為的都是勢力平衡,並不是突發善心,救濟中國人。


洪福書畫


道理很簡單,以八國聯軍的實力人家壓根就沒有把大清朝廷當做敵人,或者說,在人家的眼睛裡滿清朝廷壓根就沒有機會成為人家的敵人。所以才會放心大膽的把武器裝備賣給大清,因為滿清朝廷根本就沒有能力給予他們造成傷害。所以才會放心大膽的開放武器裝備的禁運,因為要拿錢或者東西來換取的。


愛看愛思考


主體不同,目標不同

所謂主體不同,就因為是八國聯軍,才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如果說大清是一隻睡獅,那麼八國就是八條餓狼,如果僅僅只有一條,那麼乘著獅子睡著,吞掉獅子變強大,自然是好,但問題是有八條,既然獅子已經睡著沒有危險,那麼更大的危險,就是彼此了,誰吞了獅子變強大,就會威脅到其他的狼。日俄為何在中國東北爆發戰爭,不就是為了爭奪,誰吞掉東北的權力,狼和狼之間是有矛盾的,在自己無法吞掉的時候,他們也不像別人能夠吞掉。這樣一來賣點武器,等於給別國找些麻煩。

所謂目標不同,八國聯軍之後,大清中央雖然名義上是統治,其實對地方已經沒有了約束力,其實八國聯軍的事情時,東南互保,東南幾省已經不聽大清中央的宣佈中立了,打完了大清也拿他們沒辦法。而各個帝國主義在大清也有勢力範圍,他們出售的武器一般都是自己的代言人。也就是各地勢力的代表,其實也是在爭取與保護自己的利益。


葉飄刀


此八國認為彼時中國是一盤散沙,毫無凝聚力,賣你再多武器,也對他們夠不成威恊,也跟不上當時武器發展的速度,造出和他們一樣先進的武器!


小樓聽雨71514


記得那幅著名的《時局圖》嗎?晚清政府因為腐敗和對外戰爭的失利,已經失去了權威和對各地方的絕對控制。很多地方,尤其是人口稠密、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已經成為列強瓜分的勢力範圍。這種情況下的中國已經不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一盤散沙的狀態。就每個地區而言,正如美國控制下的日本:既然已經控制了,就不怕你強。強大的生產能力和軍事力量可以讓我薅更多的羊毛,還可以成為我手中的殺人利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