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施用幾天能被吸收,如何提高利用率?

尿素是目前生產上最為常用的優質氮素化肥,尿素幾天能被吸收?影響尿素吸收的因素又有那些呢?帶著疑問請教了專家,整理後與大家分享。

一、影響尿素轉化因素:

尿素是分子態氮肥,作物不能直接大量吸收,必須施入土壤後,在土壤微生物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轉化為碳酸銨(也就是常說的銨態氮肥),作物才可以大量吸收利用。

尿素轉化的速度主要取決於脲酶的數量和活性,而脲酶又受許多因素影響如下:

1、土壤的酸鹼度。

尿素在中性土壤中的轉化速度明顯高於酸性或鹼性土壤;中性環境適合微生物活動的要求。

2、土壤的肥沃程度。

由於肥沃土壤中脲酶含量比貧瘠土壤含量高,因此肥沃土壤中尿素的轉化速度快

3、土壤溫度。

土壤溫度對尿素轉化速度較為明顯。據資料當土壤溫度在10℃時,尿素全部轉化需7-10天;20℃時需要4-5天;如果土壤溫度達30℃,只需要2天就可以全部轉化,土壤溫度高尿素轉化更快

4、土壤水份。

土壤含水份較多的粘壤土脲酶水解作用強烈。據研究,在25-30℃時,土壤溼度70%時施用尿素一天後就出現氨化高峰,有28%的尿素轉化銨態氮素被作物吸收;土壤溼潤尿素轉化快,反之,土壤水份不足含水低時,尿素轉化就慢

尿素施用幾天能被吸收,如何提高利用率?


總之,根據尿素施入土壤後需要轉化的特點,為了更好的發揮肥效,應根據具體條件,尿素適當提前3-6天施用,以便能夠及時轉化為銨態氮供作物吸收利用。

尿素含氮46%,是目前生產上最為常用的優質氮素化肥,但尿素施入土壤後的利用率通常只有45%-50%。

二、提高尿素利用率方法:

除了早施尿素,以下兩種方法結合後肥料利用率更高

1、深施尿素。

無論作底肥還是作追肥,均應深施覆土,施肥深度10-12釐米為宜

;尿素深施可明顯提高利用率。

據試驗,尿素表施或淺施2-3釐米,利用率僅30%;施肥深度5釐米,利用率為45%;深施10-20釐米,利用率可達65%

2、混用尿素。

尿素與有機肥、磷鉀肥及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可以保持土壤養分平衡,最大限度地提高養分利用率和發揮肥料的增產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