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石獅千年古渡口,現成海絲旅遊小眾景點,賞日落絕佳好去處

提起泉州石獅的旅遊景點,大多數人會去姑嫂塔、永寧衛古城等這樣的知名度較大的景區,但其實石獅作為海絲之路的起點的一部分,擁有廣闊的海域。蚶江港是古代泉州通往海外的外港停泊點,上襟崇武獺窟,下帶祥芝、永寧,以石湖為門戶,以大小墜島為藩籬。內通浦內、洛陽、法石、後渚諸港,直通晉江東、西溪。唐宋時代建有林鑾渡、前垵渡、後垵渡等數座古渡、碼頭,仍存林鑾渡、前垵渡、後垵渡3座,現在漁港小鎮旅遊也是石獅海絲之旅的一部分。

泉州石獅千年古渡口,現成海絲旅遊小眾景點,賞日落絕佳好去處

我們今天說的林鑾渡,屹立在蚶江石湖村西北邊已一千多年,它現在是海絲盛景重要的組成部分,曾吸引無數專家前來考察。這個渡口是以晉江東石的航海家林鑾命名,在鼎盛時期,他擁有大商船數十艘,是當時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與東南亞商貿交往的王者。而林鑾渡,也是他為了開闢往馬來西亞(北婆羅洲)的海上航線專門修建的碼頭。

泉州石獅千年古渡口,現成海絲旅遊小眾景點,賞日落絕佳好去處

一塊巨大的礁石臥伏海水之中,石頭上還有1300多年前人工開鑿的臺階,這裡就是林鑾渡,又名通濟橋。該碼頭建於二座天然岩石間,全長113.5米,末端向東,呈曲尺狀。現存引堤為宋代修建,全長70米,寬2.2米,高2.41米,為長石縱橫築砌而成,上橫石板,現保存完好。這裡現在歸於寧靜,成了遊客最好的觀日落之地,當夕陽西下,紅霞灑滿海面,遠處的泉州灣跨海大橋依稀可見繁忙的車輛,近處卻是安寧美好,讓人引發無限遐想。

泉州石獅千年古渡口,現成海絲旅遊小眾景點,賞日落絕佳好去處

今天的林鑾渡,依然古樸而厚重。古渡口與岸地的對接處,是一座“再借亭”。“再借亭”3字,是明代著名書畫家張瑞圖的手筆。主要記述軍民感戴分巡興泉道曾櫻抗倭有菌,求得崇禎帝詔令“再借”他守禦興泉,亭於1993年修復。

泉州石獅千年古渡口,現成海絲旅遊小眾景點,賞日落絕佳好去處

引堤通海的盡頭,就是林鑾古渡了。這個利用巨大礁石修成的碼頭上,有多條當年開鑿的石階,供往來船舶和碼頭的人們使用。礁石上還有系船纜的石柱和安放石柱的石坑。岸邊的礁石上依然清晰可見當年老船工、挑夫們‘踏’過的足跡。宋元以來石湖古碼頭一直是泉州港水陸轉運的重要碼頭,由於海潮或風向的原因,巨型商船隻能停靠在錨地,再通過小的船舶把貨物運到林鑾渡附近,由挑夫一步一個腳印地把貨物挑到岸上,最後分散到各個地方去,日復一日,所以如今林鑾渡邊的礁石上才會留有“腳印”。

泉州石獅千年古渡口,現成海絲旅遊小眾景點,賞日落絕佳好去處

它的西邊是建成不久的泉州灣跨海大橋,北邊是泉州灣最大的深水港石湖碼頭。作為碼頭,林鑾渡早已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曾歷經繁榮和喧鬧的它,如今靜靜地臥伏於大海之中,為人們回顧千年海絲路提供實證。“海絲”盛景不再,但這裡的海風、海水和礁石都在講述“海絲”的故事。

泉州石獅千年古渡口,現成海絲旅遊小眾景點,賞日落絕佳好去處

泉州石獅千年古渡口,以航海家林鑾命名,現成海絲旅遊小眾景點,賞日落絕佳好去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