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奶奶,都想有少平少安一樣的後生

《平凡的世界》從小說到電視,都看了很多遍,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總有些情節,不經意的會讓人內心翻湧,熱淚盈眶。


孫少平還在上高中時,家裡特別窮,他一直吃著黑饃饃,因此十分自卑,也覺得生活很苦。後來當他從潤葉姐那得到一些糧票,他第一個想到的卻是奶奶。他想到奶奶眼睛不好,於是給奶奶買了眼藥水。他想到奶奶老了牙齒不好,於是用糧票換了好當時很珍貴的細糧給奶奶。而自己都捨不得吃。

所有的奶奶,都想有少平少安一樣的後生

少平的哥哥少安,家裡的頂樑柱,那時家裡特貧窮,白麵饃對他們而言是比較奢侈的東西。但每次有條件的話,他們會給奶奶蒸一些白麵饃,而且每個家庭成員都很自覺,不會去碰那些白麵饃,哪怕是少安姐姐的兩個小孩來了,都一樣沒有份。因為他們覺得奶奶是老人,身體沒那麼好,吃得太差,老人會更沒有營養。甚至有一次秀蓮因為心疼少安幹活太累,把蒸給奶奶的白麵饃拿給少安了。少安還因此大發脾氣,第一次打了秀蓮。

從兩個後生的言談舉止中,能深深的體會到一個字:孝。“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孝心之舉,實乃天經地義,孝敬老人,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所有的奶奶,都想有少平少安一樣的後生

但是,隨著人類科技文明發展的加速,有些人卻和家裡的老人疏遠了。那些老人就像被人扔在角落裡的舊衣服,被忘了曾經為了子孫成長所付出的心血和勞累,那蒼老的容顏和深深的皺紋,記載著老人所走過的漫長而艱辛的歲月,他們為我們付出了畢生的精力,春蟬到死,蠟炬成灰。如今孩子們都已長大成人,都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老人卻走到了暮年。我們能用什麼去感謝父母的這種大恩呢?只有用一顆感恩的心,去感謝他們給予我的愛,去孝敬他們,讓他們有一個安穩,舒心,踏實的晚年生活。


所有的奶奶,都想有少平少安一樣的後生

古往今來,多少漂泊在外的遊子,多少戍守邊疆的戰士,多少被迫遠離故鄉的人們,他們唯有寫一封家書,遙寄思念。一封家書,帶去的是對親人的牽掛,對故鄉的思念,更多的,也是對家人的孝心。一個人有了孝心,就有了仁愛之心,他自然就會對社會上的醜惡現象疾惡如仇,由此而產生正義的情感;有了感恩之心,才能由衷地產生恭敬之心,用恭敬之心待人接物是表現為有禮而不輕漫;有了感恩之心,做事自然會用心,只有用心,才能開啟智慧;有了感恩之心,與人交往自然就會誠信無欺。

所有的奶奶,都想有少平少安一樣的後生

小時候很多孩子都一定想著,長大後一定要對父母和親人好,可是現在社會上有些人的行為動作令人髮指。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則令人心酸的,又令人氣憤的新聞:一位母親親手把兒子撫養大,她的兒子長大了,竟然覺得母親很礙事,便將母親掃地出門。無論颳風下雨,老母親只能一人流落街頭,靠乞討為生。看完後,許多網友憤怒了:怎麼可以這樣?有這樣的兒子還不如沒有,簡直衝破了做人的底線。這名男子的做法簡直有辱我們這個一直以來以孝聞名於世界的中華民族。

所有的奶奶,都想有少平少安一樣的後生

當我們在幾十年前呱呱落地的時候,那一聲啼哭,就催開了父母的笑顏,從此寒來暑往,父母用他們無微不至的愛,澆灌著我們生命的花朵,使其茁壯成長。要知道你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你的一點幫助,一句提醒,都會在他們心中引起巨大的波瀾,他們的多少煩惱和痛楚,都會在你一點一滴的關懷中煙消雲散!

所有的奶奶,都想有少平少安一樣的後生

所有的老人,都希望有少平少安那樣的後生,有老人的心,孝順。我們本應感謝父母對我們的無私付出和養育之恩,所以對父母長輩應多一份體貼,多一份關懷,多一句問候,盡孝心,重人倫,付親情。對得起天地良心,同時給孩子做好榜樣。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及時行樂,不如及時行孝,歡天喜地,享受人間天倫。


所有的奶奶,都想有少平少安一樣的後生

三毛說,”心若沒有了棲息的地方,走到哪裡都是在流浪。”只有在家人面前,我們的心才是完全放鬆,完全安定的。在家的我們才是最真實最快樂的我們。古語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總是習慣性地說“等我有了錢,我馬上孝順老人”“等我……”行孝不是物質奉獻,而是陪伴與呵護。親情永遠“等”不得,世事難料,就應及時行孝,時時行孝。


所有的奶奶,都想有少平少安一樣的後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