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住“糧袋子” 早稻面積只增不減

日前,筆者來到裡雍鎮龍團村、龍江村,看到萬畝良田裡的早稻秧苗已長出一尺多高,鬱鬱蔥蔥,長勢喜人,生機盎然。龍團村貧困戶黃繼遠告訴筆者:“今年清明節過後開始種植早稻,自己種了14畝早稻,有農技專家下村來指導,現在全村的早稻長勢都不錯。”

穩住“糧袋子” 早稻面積只增不減

據瞭解,為積極應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裡雍鎮早謀劃、早部署,採取了一系列有效舉措,大力推進春耕生產、早稻種植,今年全鎮早稻種植面積達1.64萬畝,同比增長11%,全面穩定了糧食生產,有力保障了“糧袋子”豐盈。

提早宣傳動員,確保春耕不誤農時

今年立春時節,裡雍鎮在抓緊抓實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利用小喇叭、移動音箱進行廣泛宣傳,引導村民克服恐慌心理,科學有效防控,在做好自我防範的同時,搶抓農時恢復生產,有序開展春耕備耕、田間作業。

穩住“糧袋子” 早稻面積只增不減

農技跟蹤服務,力保夏糧穩產豐收

受低溫多雨氣候影響,今年部分早稻出現立枯死苗及延遲出苗等現象,裡雍鎮組織協調農技人員多次深入各村屯田間地頭,開展病苗診治和種植技術指導服務,引導村民噴施農藥防治病蟲害,逐步實現病苗恢復正常,秧苗茁壯生長。

穩住“糧袋子” 早稻面積只增不減

嚴守耕地紅線,穩定糧食種植面積

用足、用活、用好各項農業扶持政策,大力宣傳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政策,廣泛動員農民種植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精準核實耕地面積,確保耕保補貼落實到位,充分調動農民種植糧食的生產積極性。同時,加強基本農田保護工作,每月對各村屯基本農田開展巡查4次以上,堅決遏制各種破壞耕地耕作的行為,最大限度地減少耕地撂荒現象,千方百計穩定糧食種植面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