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死前,左良玉手握80萬大軍,卻按兵不動,為何還被稱為忠臣?

崇禎十七年,當李自成的部隊氣勢洶洶、一路凱歌攻入北京後,大明王朝一片潰敗。在萬念俱灰之中,崇禎皇帝在一棵歪脖子樹上,結束了自己的一生,也結束了朱家270多年的歷史。此時,大明的武將左良玉,手握80萬大軍,卻沒有來救駕,任由李自成血染北京城。不僅如此,後人還說左良玉是忠臣。這個忠臣究竟是如何忠於大明的呢?

崇禎死前,左良玉手握80萬大軍,卻按兵不動,為何還被稱為忠臣?

崇禎十七年初,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後,即向北京進軍。二月入山西,僅在寧武一戰,即破太原等地。三月,大同、宣府、居席降,迫至京師城下。十七日,官軍三大營先降,十八日,守城太監開門獻城,十九日,破皇城,朱由檢自縊。可見龐大的大明首都,幾乎毫無抵抗居然是一路投降。距離最近的山海關吳三桂都沒有來得及勤王何況遠在武昌的左玉良,然而大明需要自問,為何天下人心不向他朱家。

崇禎死前,左良玉手握80萬大軍,卻按兵不動,為何還被稱為忠臣?

從崇禎五年開始,左良玉屢屢擊敗農民起義軍,已經成為明軍陣中的名將,到了崇禎晚期,隨著眾多名將的先後離世,左良玉更是成為軍中數一數二的名將,一時風頭無二。崇禎十五年,左良玉擊敗張獻忠,收復武昌,從此坐鎮武漢三鎮,擁兵數十萬,後來兵力發展到了八十萬,號稱百萬之眾。

崇禎死前,左良玉手握80萬大軍,卻按兵不動,為何還被稱為忠臣?

其實,左良玉這個人其實也算不上特別厲害的將軍,他打仗勝負完全看對手,其實就是一個比較平庸的人。比如說他面對張獻忠的時候屢戰屢勝,但是在和李自成的戰鬥中卻每次都被打得落荒而逃,或許這也是左良玉不願意發兵勤王的一個原因吧!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說他經常打敗仗,但是崇禎卻沒有責怪他,反而還給他加官進爵。

崇禎死前,左良玉手握80萬大軍,卻按兵不動,為何還被稱為忠臣?

左良玉所謂的八十萬大軍,其實招攬的軍隊大多都是投降的士兵和明朝晚期各地的潰軍以及地匪兵賊兵,不成體系,和起義軍差不多,部下並不是完全聽從於他,因此左良玉選擇按兵不動,也是可以理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