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凱旋門遭到破壞,著名的藝術品被砸毀!

今天,不少中國網民都從媒體報道上看到了法國巴黎這個世界藝術之都呈現出的一副宛如末日的場景。

那裡,著名的凱旋門遭到破壞,著名的藝術品被砸毀,著名的香榭麗舍大道上全是被點燃的汽車,還有憤怒的抗議人群以及用高壓水槍對付他們的警察,以及被迫關門、並且不得不用鋼鐵護欄保護自己店面的各家奢侈品門店…..

一些西方小報甚至驚呼:法國又爆發“大革命”了!

耿直哥先給大家上一組圖,給不太瞭解巴黎到底發生了啥的吃瓜群眾們感受一下:

法國凱旋門遭到破壞,著名的藝術品被砸毀!


法國凱旋門遭到破壞,著名的藝術品被砸毀!

法國凱旋門遭到破壞,著名的藝術品被砸毀!

法國凱旋門遭到破壞,著名的藝術品被砸毀!

法國凱旋門遭到破壞,著名的藝術品被砸毀!

法國凱旋門遭到破壞,著名的藝術品被砸毀!

法國凱旋門遭到破壞,著名的藝術品被砸毀!

法國凱旋門遭到破壞,著名的藝術品被砸毀!

法國凱旋門遭到破壞,著名的藝術品被砸毀!

嗯,以上就是目前巴黎的情況。目前法國警察已經逮捕近400人,還有100多人在衝突中受傷,更有3人喪生。

可為什麼這些身穿“黃背心”的抗議者會如此憤怒,以至於他們要用損毀文物、砸毀店鋪、甚至損壞他人的財產這些極端的手段來宣洩情緒呢?

用《紐約時報》等媒體的話說,因為法國總統馬克龍已經讓他們“活不下去”了。

法國凱旋門遭到破壞,著名的藝術品被砸毀!


不僅僅是油價問題

目前,不少報道此事的國內自媒體,都在簡單地把此事歸咎於馬克龍決定繼續抬高法國的汽油和柴油燃油稅,結果才逼得老百姓上街抗議。

法國凱旋門遭到破壞,著名的藝術品被砸毀!


可美國《紐約時報》指出,不斷增加的汽油和柴油開支,只是壓垮這次暴力抗議的法國中低收入群體的“最後一根稻草”。而他們實際的困境是,他們目前的收入根本不足以支撐法國高漲的生活成本,不少人的月薪甚至只夠自己的家庭支撐20天,接下來的10天就不知道該怎麼過了。

“我們接下來該吃啥?”

法國凱旋門遭到破壞,著名的藝術品被砸毀!


所以,當馬克龍前不久宣佈為了環保將繼續提高汽油和柴油燃油稅,導致法國的汽油和柴油價格漲到了約合人民幣差不多12元一升的時候,這些謀生離不開汽油和柴油等能源的低收入群體終於爆發了。

法國凱旋門遭到破壞,著名的藝術品被砸毀!


《紐約時報》就稱,他們用最後的錢支付前往巴黎的路費,之後便在那裡和許多與他們一樣從貧窮的鄉村地區湧來的法國人一道自發組織起來,要求馬克龍這位代表精英和富人、卻從不考慮貧困人群感受的總統下臺。

換言之,這次法國所遭遇的自1968年以來最嚴重的暴亂事件,其根源是法國日趨嚴重的貧富差異,而馬克龍繼續增加燃油稅的政策,只不過是把炸藥桶點燃了而已。

法國凱旋門遭到破壞,著名的藝術品被砸毀!


沒有領袖,沒有黨派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這次抗議完全是許多“過不下去”的普通人通過社交媒體自發串聯起來的,因此這次抗議的人群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組織者,而且除了大家都穿“黃背心“外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組織,更沒有表現出支持法國任何一個黨派或政治勢力的政治傾向。

實際上,據多家西方媒體的報道,這些人也根本不信任任何政客,認為他們都是隻做承諾卻從不兌現的騙子——天下烏鴉一般黑。

法國凱旋門遭到破壞,著名的藝術品被砸毀!

但也恰恰是因為這種純粹的“草根”和“無組織”特性,他們的訴求實際上又很“樸素”和“雜亂”。

彭博社的一篇專欄文章就指出,除了最初把他們聚到一起的“抗議油價過高,要求停止太高燃油稅”的訴求,這些抗議者的訴求還包括降低交通違章罰款金額、降低食品稅、給政府官員降薪、以及更好的公共服務、解散議會和馬克龍下臺…..

法國凱旋門遭到破壞,著名的藝術品被砸毀!


這篇文章進一步指出,這些雜亂訴求背後的不滿和憤怒情緒,同樣也被這次抗議的純“草根”和“無組織”特性不斷放大,進而出現了凱旋門被損毀、歷史文物被砸等極端暴力的行為。

這篇文章甚至因此得出了一個結論,這種由社交媒體串聯組織起來的活動,可能不僅不是一種民主的表達,反而是對民主的衝擊,因為社交媒體太容易放大和極端化人們的不滿情緒了。

法國凱旋門遭到破壞,著名的藝術品被砸毀!

法式悲劇

不過,法國的民眾倒不這麼看。多家西方媒體的報道指出,不少法國人很支持這些“黃背心”抗議者的遊行,而且這些支持他們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還是之前投票選馬克龍當總統的人。

那大家一定會問了,這馬克龍是不是幹了什麼特別“傷人”的事情啊?不然怎麼之前支持他的人現在都紛紛倒戈了?

對此,耿直哥查閱了西方媒體對於馬克龍過去這些天、過去幾個月、以及他上臺以來這幾年的報道後總結出了一個原因:馬克龍今日的困境,源於他一顆想急切改革法國的心。

比如,這個“自命不凡”的年輕總統居然敢對前幾任法國總統都不敢動的領域開刀。他打算取消政府對鐵路的補貼,還要減少對農業的補貼,甚至還要增加對外國農產品的進口,提升國內的競爭力。

法國凱旋門遭到破壞,著名的藝術品被砸毀!

法國凱旋門遭到破壞,著名的藝術品被砸毀!

法國凱旋門遭到破壞,著名的藝術品被砸毀!


同時,“野心勃勃”的他還堅持要把美國總統特朗普退出的“巴黎氣象協定”推行下去,為此不惜花大力氣遏制汽油和柴油的使用。

但這些“改革”恰恰是“傷人”的。而且年輕氣盛的馬克龍因為當年在總統大選中贏得太容易,結果他不僅把“改革”的進程設置得很快,在面對利益受損的普通公眾的質問時,他還一臉“嚴肅”地斥責他們沒有遠見,拒絕向他們“妥協”。

法國凱旋門遭到破壞,著名的藝術品被砸毀!


相信大家可能都看過馬克龍的演講風格,確實是充滿了政治激情,也能從中感受到他強烈的政治抱負。這也是美國的自由派媒體為啥總愛用馬克龍去嘲諷特朗普的原因,因為馬克龍的演講中還體現出很多對於人類命運的思考,而特朗普只知道“讓美國強大起來”。

法國凱旋門遭到破壞,著名的藝術品被砸毀!


可馬克龍卻似乎不清楚任何革命,除了有勇氣和魄力,還需要十足的耐心。比如勞工政策改革雖然長期對法國的就業有利,並不會在短短1-2年內就給法國9%的失業率帶來太大改善,可在改革的紅利還沒被大家感受到的時候就立刻推出奪人飯碗、損人福利的其他改革,這自然只會激起社會強烈的反彈情緒。

同時,加拿大《環球郵報》的一篇文章還指出,馬克龍和很多歐洲自由派的領導人一樣,並沒有意識到諸如“巴黎氣象協定”這種看似很宏大的人類命運題目,或許在富人、精英和明星們看來很重要,可在普通的“低收入群體”看來其實並沒有意義。後者要的是更好的福利、更高的底薪和就業機會、更低的稅負以及更低的物價。

法國凱旋門遭到破壞,著名的藝術品被砸毀!


他甚至沒有意識到平時也說“關心環境”的法國中產階級,並不希望為此搭上自己的利益,居然跑去教訓不能接受油價上漲的他們“嬗變”。

法國凱旋門遭到破壞,著名的藝術品被砸毀!


於是,當馬克龍在境外享受著美國自由派媒體的歌頌時,他在法國國內的人設卻已經崩塌,成了一個“傲慢”“自以為是”和“嚴重脫離群眾”的官僚。“Aloof”、“Out of touch”這兩個英文單詞,是耿直哥看到西方媒體在描述馬克龍在法國國內形象時最常被用到的。而且在社交媒體和草根政治時代,這更是一個政客的大忌諱……

法國凱旋門遭到破壞,著名的藝術品被砸毀!


所以,馬克龍目前已經陷入了一種“法式悲劇”之中。英國路透社的報道就指出,如果馬克龍此刻向抗議者們低頭讓步,那麼他就會被視作又一個軟蛋總統,以後的“改革”恐怕都將開展不下去;可如果他拒絕低頭,這場“大革命”就會繼續鬧下去,他就必須想其他辦法去“撲滅”。

而不論他怎麼選擇,在路透社採訪的專家看來,這都是一個“雙輸”的局面。他的支持率也已經從去年6月的58%,一路跌倒了如今可憐的23%......

法國凱旋門遭到破壞,著名的藝術品被砸毀!


最後,從目前媒體的最新報道來看,馬克龍還是選擇了讓步,已命令他的總理暫停提升燃油稅。

法國凱旋門遭到破壞,著名的藝術品被砸毀!


英國小報《每日郵報》也立刻用西方國家諷刺法國人時最常玩弄的“投降”梗取笑了馬克龍:馬克龍向暴徒【投降】了!

法國凱旋門遭到破壞,著名的藝術品被砸毀!

法國凱旋門遭到破壞,著名的藝術品被砸毀!


可法國真正的危機,真會這樣簡單地解除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