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夾溝鎮的歷史,十里青山繞夾溝,計程兩驛到徐州

宿州市北去60裡,有鎮,曰“夾溝”。夾溝,史稱青龍鎮。

宿州夾溝鎮的歷史,十里青山繞夾溝,計程兩驛到徐州

《扈從晚宿夾溝》

明代 王英

初雨過符離,雲霞望欲迷。

垂鞭信馬去,傍輦聽鶯啼。

山繞行營外,溪回帳殿西。

夜深聞鼓角,天近月華低。


《夾溝驛》

明代 曾棨

東風吹暖柳枝柔,十里青山繞夾溝。

馬上行人相借問,計程兩驛到徐州。


明代對官道的記載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詳細,宿州至徐州150裡,50裡一個的驛站有4個,10裡一個的鋪舍有16個,因官道跨越三地,這些分別由《徐州志》、《宿州志》和《蕭縣誌》記載。四大驛站是睢陽驛(宿州城東,據考證,睢為濉水的意思,非睢陽縣、今商丘睢陽區)、夾溝驛、桃山驛、東岸驛(徐州城東)。

宿州夾溝鎮的歷史,十里青山繞夾溝,計程兩驛到徐州

明朝嘉靖年間《宿州志》

馬上行人相借問,計程兩驛到徐州。夾溝很古老,夾溝鎮境內漢朝置甾丘縣,東魏置辛豐縣,唐、宋、元各朝為兵之古百戰道,六百年前為傳遞皇上聖旨和官府文書的驛站,為宿州大驛站之一。史載:“夾溝驛,在宿州城北六十里,洪武初開設正廳,穿堂,後堂,各五間,抱廈、庫房各三間,東西廂房各七間,中門鼓樓各三間,東西馬房各十間。”

宿州夾溝鎮的歷史,十里青山繞夾溝,計程兩驛到徐州

過夾溝驛向北過閔賢集(當時為閔子鄉閔子鋪集)經過桃山驛就到了徐州。

可見夾溝在明朝時期,也是商賈雲集之地。

夾溝交通十分便利,境內有五柳風景區、龜山、泰山廟、芳巖寺、龍泉寺、二郎寺、鎮頭寺、徐王墓、王績墓、明皇后馬娘娘的故居(有爭議)等,夾溝的特產很多,有:香稻米、大紫紅芋、馬陵瓜等。

宿州夾溝鎮的歷史,十里青山繞夾溝,計程兩驛到徐州

夾溝由於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為歷代文人所青睞,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有詩《題流溝寺古松》:

菸葉蔥蘢蒼廛尾,霜及剝落紫龍鱗。

欲知松老看塵壁,死卻題詩幾許人。


《亂後過流溝寺》

九月徐州新戰多,北風殺氣滿山河。

惟有流溝天下寺,門前依舊白雲多。


夾溝境內有宿州八景之“徐園芳樹”

松杉十里卷秋濤,山勢重圍比殿高。

霜露滿庭深院閒,居人指點說前朝。


還有古宿州八景之“煙寺晨鐘”

紅塵飛不到,古寺鎖秋煙。

塔影浮空界,鐘聲試曉天。

敲殘僧帶夢,驚醒鶴參禪。

誰向雲中訴,悠悠復斷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