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這二十二所國立抗戰中學,有你家鄉的嗎?

一個民族的滅亡,首先是其民族文化的變異與消失。而青年學生,則是民族文化的未來與希望。

【抗戰時期】這二十二所國立抗戰中學,有你家鄉的嗎?

  1938年2月,陳立夫主持的教育部頒發了《國立中學暫行規程》。1939年又規定,將內遷的中學按成立的時間順序命名。從1938年到1942年,國民政府在抗戰的大後方先後成立了22所國立中學。

  這二十二所國立中學是:

  國立一中:河南淅川上集鎮(後遷到陝南)

  國立二中:四川合川

  國立三中:貴州銅仁

  國立四中:陝西安康

  國立五中:甘肅天水玉泉觀

  國立六中:四川綿陽

  國立七中:陝西洋縣

  國立八中:湖南花垣

  國立九中:四川江津

  國立十中:甘肅清水

  國立十一中:湖南邵陽

  國立十二中:四川長壽

  國立十三中:江西吉安

  國立十四中:貴州貴陽

  國立十五中:四川榮昌

  國立十六中:四川永川

  國立十七中:四川江津

  國立十八中:四川射洪

  國立十九中:江西石城

  國立二十中:湖南芷江

  國立二十一中:安徽界首

  國立二十二中:安徽阜陽

  在這二十二所國立中學中,十五中、十六中和二十中是保育中學,專門招收由戰區難童組成的保育院和慈幼院送來的小學畢業生。我的父親就是國立二十二中的學生。

  國立中學直屬教育部,教學品質高,師資隊伍強,學校的經費和待遇也比地方的學校好得多,教職員中不乏名牌大學的教授、講師,在地方上都具有較高的威信。此外,國立中學的社會地位也很高,校長均為知名人士,如國立八中的校長是原安徽省教育廳廳長揚濂,國立二十二中的校長是二十八集團軍李仙洲司令;國立十二中的校長陶堯階是國民黨cc派在教育界的骨幹,辦學中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他可以直接去找蔣介石和宋美齡。

  但因抗日戰爭情況的千變萬化,今天還是後方,明天就成了戰爭的前線。有些中學,歷盡千辛萬苦剛剛遷到一個地方,師生還來不及喘口氣,新遷校舍又置於戰爭的炮火之下,因此不得不再度遷移,有的學校竟反覆遷移達數次。遷移中,因“事變倉卒不及準備,其圖書儀器設備能擇要轉運內地者僅屬少數,其餘大部隨校舍毀於炮火,損失之重,實難估計。”

  據不完全統計:29萬所小學損失12萬多所;3000多所中學損失1900多所;108所大學,被轟炸破壞的達91所,其中25所不得不暫時停頓,繼續維持的僅83所。至於學校多年積累的珍貴資料的損失,更是無法用數字來計算。

  國立中學的西遷途中,由於日軍天上飛機的轟炸,地下步兵追趕,地方土霸趁火打劫,道路遙遠險惡,使內遷的學校蒙受了慘重損失。

  國立六中的前身——山東聯合中學,從河南西遷四川途中橫渡漢江時,因木船觸礁沉沒,有30名女生不幸溺水身亡,因病死亡者就有20多人。

  1943年秋,宋美齡創辦的中正中學由安徽黃山遷至湘西芷江柳樹坪,改名國立第二十中學。1944年3月,學校挑水工勾結土匪100餘人,將女生部的錢、物洗劫一空,並野蠻地姦汙女生,擄走女生14人,殺害教師1人。案發後,蔣介石、宋美齡十分震怒,嚴令特警隊剿匪,救出女生10人。受此劫難,師生長期處於驚恐狀態,不得不於同年秋遷往重慶。

  1945年抗戰勝利後,國立中學除了一中、七中和二十二中就地解散外,絕大多數都在1946年返回原籍,恢復原校名與建制,或組建成新的學校,國立中學的歷史宣告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