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企業,如何跟隨消費升級的步伐前進?

隨著2019年大消費的持續火熱,消費不論是升級、降級、還是分級,全部都在加快線上和線下的結合。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心智、感官等維度不停的接受著衝擊和洗刷,使得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偏好正在悄無聲息的發生著變化。在滿足了消費者的基本需求(缺乏感)外,還將注重產品本身的高質量(絕對值),以及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當然,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還更加註重購物體驗。

線下實體店相比網店,更具有服務和體驗方面的優勢。因此線下實體店在近幾年的浪潮中逐漸恢復到了創業者和機構的視野中。


零售企業,如何跟隨消費升級的步伐前進?

對於零售企業而言,整合線上線下渠道資源是品牌發展的最佳可實施方案: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可以快速解決傳統店內產品的種類和數量問題,還可以將線上線下的優勢互補,給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購物服務。

So,通過在線數據結合線下商業進行整體優化將是品牌線下發展的新趨勢。

隨著消費者需求的演變。消費品零售企業在零售網絡規劃及優化方面,將存在新的挑戰和機會。

1、線上、線下共存關係的平衡

線下門店的集、急趨勢:隨著線上用戶增長逐漸放緩,數字化賦能線下商店呈現出了上升勢頭。為了快速獲得行業中的市場份額,品牌開設線下實體店的需求不斷增長。

成本結構的平衡:隨著互聯網紅利逐漸減少,平臺獲取客戶成本持續增加,這些成本最終的導線都是傳遞給了品牌。例如,天貓經常組織各種在線營銷活動以維持其自身的增長率和MAU,這些活動會提高品牌的收入,同時也會增加品牌的運營成本。

不過對於大多數的中小品牌而言,很難有能力能夠承受強密集度且高質量的策劃方案。更何況可能需要多平臺運營,而每個平臺的運營方式差異化還是非常大的,就像淘寶和抖音。這無疑又考驗了中小品牌的在決策能力上的判斷。

企業的線上和線下業務應該是合作共生的模式。在零售行業的發展中我們看到,線上並不能替代線下。事實上,在消費升級和新零售的趨勢下,線下體驗式消費更有助品牌佔據消費者心智,實實在在的線下體驗價值正在被更多品牌認可和重視。

零售企業,如何跟隨消費升級的步伐前進?

2、來自經銷商的扭曲效應

品牌方攻入線下新市場的最快方式,通常情況都是尋找當地經銷商。尤其服裝和食品為代表的領域最為常見。這種方式的好處在於,只需攻克一個經銷商,就能獲取大量的本地資源,在早期起量上看似獲得的很大的優勢。


但真正的含金量其實是有待衡量的。

品牌進入城市時,多以經銷商為主導(介紹)進駐城市和商圈。因此,在開店節奏規劃和運營中,經銷商會跟進自身資源給予匹配資源,而品牌方由於對本地信息的缺乏,通常會嚴重依賴經銷商。這之間就存在一個信息漏洞。也許經銷商推薦的資源並不是最具性價比的方案,而是一個利己的方案。它會導致品牌方在線下開店需求錯位和門店資源錯配的現象。如果在這個環節,品牌方失去自身對門店的判斷,很有可能發生線下業務佈局與理想的未來市場容量之間容易出現較大的差異,從而錯誤的評判了一切數據。

3、缺乏與零售相關的系統數據和分析

在新零售趨勢下,品牌對自己業務的“主要戰場”的認知還是不夠的。主要表現在:區分購物中心、商業區、城市,順序的重要性以及各自未來潛力方面的考慮情況。核心團隊和落地部門執行人員對上述的排名是不一致的,通常會源於戰略的佈局對業績的壓力的博弈。

而在戰略層次在做分析時。大多數消費品創業團隊會選擇跟隨業內知名品牌&競爭對手開設門店:大品牌肯定把各個因素分析了,權衡了利弊,咱們不用考慮了,直接他們開哪,咱們跟隨就OK;因為競品公司在這裡開,我也要在這裡開。

零售企業,如何跟隨消費升級的步伐前進?

從產品線到重點商圈的門店分佈、到營收目標都是以跟隨或趕超對標競爭對手為目的。

只有少數公司具備自己的數據分析系統,能夠保持清醒且自上而下的做細緻分析。門店選址SaaS等第三方數據服務機構,將是未來更多數創業者可以選擇的通道。

*參考資料:德勤《品牌驅動,數據賦能的門店佈局優化方案》

零售企業,如何跟隨消費升級的步伐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