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鄉愁 記住文昌閣——我的外祖父綦官晟


記住鄉愁 記住文昌閣——我的外祖父綦官晟


記住鄉愁 記住文昌閣——我的外祖父綦官晟


記住鄉愁 記住文昌閣——我的外祖父綦官晟

車過沙梁大橋,走上大沽河的河堤,放眼北去,不遠處便是平度市沙梁村,這裡是我母親的老家。漸漸走近,沙梁村中央的文昌閣頂上隱隱傳來風鈴聲,聽母親講,文昌閣是外祖父遵從曾外祖父綦橚齡的願望而建。

從沙梁村走出的民族商人

我外祖父綦官晟(1876-1952),字得臣,是從平度沙梁村走出的民族商人。綦官晟自幼聰穎,只因家境不富裕,讀了5年書就輟學了。下學後,他在家幫父親種地,親身感受到在舊中國農村,農民終年辛苦不得溫飽,靠種地是無前途,於是決心棄農經商。常聽母親講,開始他與鄰人結夥去蒙古販馬。當年,路途遙遠、風餐露宿,有一次遇上黑店,他不動聲色吩咐夥計們不解衣帶,近半夜長鞭一揮,頭馬也警覺了,闖開黑店的柵欄門呼嘯而去。憑他的機警數次逃脫險情,買賣不好做,又加上兵荒馬亂,就停手改行了。他的兩位族叔綦香巖、綦西垣兩人在本村開了一爿豫豐號土產店,見官晟志於經商又很精幹,就將其留在店內。不久,綦官晟善經營的才能便脫穎而出。有一天趕沙梁大集,他見岔河村的喬吉豐騎馬趕來且那馬渾身有汗,岔河村離沙梁村不過三里路,喬騎的馬又怎能如此汗水津津呢?於是就觀察他的行蹤,見喬一直在銀子市上轉悠,外祖父便想到喬在膠州城銀號做事,可能是銀子要漲價了。因此,他立即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條件,與之爭相搶購。果然,不幾天銀兩價格大漲。這一著使他從中賺了大筆錢。又一次,正當小麥盛長的春季,有一天夜裡發生了一場嚴重的霜凍。外祖父於翌日早晨見狀,當即建議本店囤積糧食。不久,糧價大漲,使他又做了一筆賺錢的生意。兩位族叔見官晟確有經商的才能,就鼓勵和支持他去青島開辦新的商號。

記住鄉愁 記住文昌閣——我的外祖父綦官晟

綦書田(後排右一)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時與同學合影

記住鄉愁 記住文昌閣——我的外祖父綦官晟

綦書田(後排右一)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時與同學合影

綦官晟是青島開埠初早期進行開發房地產的人。1916年,外祖父聽從兩位族叔的意見,同兩名夥友一起,在青島東鎮租賃了三間小房,以僅有的少量資金,辦了一爿門號“泰豐益”的小店鋪,開始僅能勉強維持三人的生活。因此,外祖父一直有著別的謀劃。這時,正值青島商埠在大力開發,各地商賈雲集,移民驟增、房屋緊張。外祖父立即下定決心,向銀行貸款,購買地皮,經營房產,獲利甚厚。

資金擴大了,綦官晟等決定轉為糧油土產品貿易。原“泰豐益”號店面已不適用,於是由東鎮遷至膠州路新址。業務再次擴大又搬遷到北京路45號。在這裡新立“同豐益號”,原泰豐益全資合入,主要代辦土產品買賣。經過一年的經營,同豐益號的各股東均為綦官晟的業務活動能力所傾倒,第二年就公推綦官晟任總經理。後來,同豐益號做大做強。據家鄉傳說,當年青島生油價格完全由同豐益號控制。

那時,青島港口停泊的運輸糧油土產的外輪,多為同豐益號代理的業務。同豐益號每年淨賺白銀幾十萬兩銀元,還能與日商三菱、三井、東和等財團相抗衡,盛極一時,成為青島赫赫有名的商戶。

綦官晟集巨資決定建文昌閣

我外祖父綦官晟遵從曾外祖父的願望,喚鄉民之文明、集巨資建文昌閣。當年聽母親說,他放下青島同豐益號的生意,親自座鎮家鄉。聘請青島棧橋廻瀾閣的設計師,同濟大學土木科畢業的著名工程師劉銓法和即墨王村島裡著名的工程師王旭春設計施工。1935年3月15日開工,7月正式落成。

記住鄉愁 記住文昌閣——我的外祖父綦官晟

上世紀70年代末,徐立信和三舅綦書在(右)在文昌閣前留影

當地村民習慣將文昌閣叫作“望兒樓”。當時,外祖父、外祖母常常想念在外參軍,多年杳無音信的二舅。豈知,當年文昌閣建成時,二舅綦書田已經在長征途中犧牲,年僅29歲。2007年國家民政部才頒發了革命烈士證書,二舅綦書田是青島地區為數不多的參加長征的紅軍將士。

文昌閣的閣體呈八邊形,分上下兩層高,牆體為表裡雙壁構築。外牆部分採用打磨的青磚綿紙壓縫,砌壘而成。牆裡層採用混凝土與外牆一體澆築。據說基礎深度與閣的高度一樣。閣底部原來是嶗山紅花崗岩五級臺階,現已被歷史的塵埃掩埋,只有三步臺階。

記住鄉愁 記住文昌閣——我的外祖父綦官晟

恐怕很少人知道劉銓法是中國混凝土預製構件的專利人,他設計的文昌閣頂起八稜斗拱,全部採用混凝土預製構件。設計風格既保持中國樓閣建築的傳統工藝又吸取了歐式的建築元素。文昌閣的門窗周邊,都鑲嵌著歐式圖案工藝精湛的磚雕,結構自然合理。每個門窗上方,都有一方寓意深刻的磚雕。閣正南面二層外廊欄杆下底磚牆上嵌著一塊黑色花崗岩匾額篆書“佑我文明”,是浙江紹興人諸邦靖(號拜宸)書寫,他是清代舉人,民國時居於青島,工書法尤善篆書。閣二樓正南斗拱下立式匾額榜書“文光射鬥”字體渾然大氣、骨力畢現,是江蘇人陳筍禪書寫,他是晚清民國時期居住在青島的著名書畫家。在文昌閣的八角柱頭上各塑“克、昌、厥、後、斯、文、在、茲”八個篆文,每字頂上塑有一朵蓮花。表明了修建文昌閣的目的和寓意。

記住鄉愁 記住文昌閣——我的外祖父綦官晟

文昌閣正北牆上嵌著一塊黑色的花崗岩的石碑。碑文是綦氏本家書法家綦保齡撰文並書。全文介紹了修建文昌閣的緣由,和新建文昌閣的概貌,及“登其上而遠眺,茫茫陂田萬頃,村落棋佈”的勝景。讚美外祖父綦官晟之功德,綦香巖、綦西恆等人之好義。文革期間,村中有聰明人為保護這塊碑,不受破壞,用黃泥厚厚地抹蓋了它。多年前,不知誰又將碑上的黃泥清除了,歷盡劫難,碑文仍然完好清晰。

在外祖父生意的鼎盛時期,日本政府電令青島日本憲兵隊,動用各種手段陰謀搞掉同豐益號。1939年,藉口青島蘭山路禮堂炸彈一案,日本當局先後將同豐益號15名主要業務骨幹連我三舅綦書在,全部抓進青島日本憲兵隊,單單將我外祖父留在櫃上。外祖父不惜一切代價,三次拿錢贖人。後來人回來了,聽母親述說三舅放回來時,衣裳和血都粘在一塊,已成血肉模糊的人了。最後同豐益號多年的資金也耗費殆盡,1940年同豐益號徹底破產。外祖父氣急中風,臥床十二年。1952年初,在嚴寒的冬天,他在家鄉去世。外祖父一生愛國家愛家鄉,被平度市有關部門記載並稱其為“愛國商人”。注:本文參閱《青島文史資料·第七輯》和平度《南村鎮志》(原文刊登於《青島畫報》2015年12月刊 責任編輯:賀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