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的“營子”多

在呼和浩特,坐公交車的時候,常常聽到很多的站點名字中,都包含一個“營”字,復興營、孔家營、南營子、賈家營、范家營、田家營、班定營……

内蒙古的“营子”多

地圖上,部分以“營”命名的地點

不僅是呼和浩特,內蒙古全區,很多城市都有以“營子”“營”命名的村鎮。內蒙古的“營子”為什麼這麼多?

内蒙古的“营子”多

搜索“內蒙古營子”可以看到很多以“營子”命名的地點

據考證,“營子”起源於古代。作為農耕地區與遊牧地區過渡地帶的土默川(今呼和浩特地區),這裡往往成為兩種利益衝突的戰場,為了維護各自的利益,分屬不同部落或民族的首領都會在重要的位置設置哨卡,以防禦敵人的襲擊,這樣的哨卡發展為屯兵之處時,就被稱做“營”。後來由於這些地方相對固定,並由單一的屯兵發展為有居民居住的村落,經過民間口語演化,就被稱之為“營子”。比如:攸攸板鎮的孔家營、桃花鄉的新營子、楊家營、田家營、賈家營,小黑河鎮的南營子;巧報鎮的帥家營、巴彥鎮的後營子等。

“營子”命名的村莊還有以下幾大特點:

第一,這些營子中,以姓氏命名的居多。如楊家營、郭家營等,以這種形式命名的村子佔大多數,它們大都是由於某姓人家最早到此地定居,或在這個地方某姓氏最多,於是就用該姓氏作村名,比如喬富營就是直接以此村最早定居人喬富的名字來命名。

第二,這些營子中,重複的村名有很多。比如:以“新營子”命名的村莊竟有8個之多,這些村子多是與“舊村落”、“舊營子”相對應,後來改名為“新營子”,意為迎接新生活的到來,其中寄託了村民渴望新生的理想,同時也代表了普通老百姓的心聲,因而產生了許多個“新營子”。

第三,這些營子中,往往有成對出現的村名。比如,上(下)石頭新營、東(西)喇嘛營。這些村名或上下相對,或者東西相對,兩村得名互相勾連。在歷史上它們原為一村,但隨著後來村子慢慢發展壯大,於是便分為兩村,為顯示區別,大家就用方位或者大小來冠名。

内蒙古的“营子”多

後來,營子逐漸引申為村莊,從搜索詞條可以看出,人們認為“營子”就是“蒙古人對村莊的稱呼”。所以,隨著蒙古民族的遷徙發展,在內蒙古各地,都有各式各樣的“營子”。

記者:王坤

校對:王皓

内蒙古的“营子”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