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總覺得自己很沒用、一無是處,是一種危險的人格

有些人很喪的時候,會給自己“洗腦,覺得自己“很沒用”、“一無是處”,哪哪兒都不好,學習、工作、戀愛、健康,好像沒有一樣東西是拿得出手、值得稱讚的。總之,就是不喜歡自己、甚至討厭自己。

心理學家指出,如果一個人經常以這樣消極的眼光看待自己,說明他的自尊極低,是非常危險的。


心理學家:總覺得自己很沒用、一無是處,是一種危險的人格

現在,很多心理疾病都跟低自尊有很大的關係。比如,以下4種。

1、抑鬱症

每個人都可能會得抑鬱症,正如每個人都可能會感冒。

但顯然,不停地給自己消極暗示的人,諸如“很沒用”、“一無是處”的評價,會使得人更容易患上抑鬱症。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幾乎所有抑鬱症患者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低自尊”。

總覺得自己這不好,那不行,把焦點都放在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上,看不到自己的優點,也不能長期發揮自己的優勢。

一次、兩次、三次消極的評價不足以患上抑鬱症,但每次遇到點麻煩和困難,就開始貶低和抨擊自己,那麼量變就會產生質變,養成一個難以攻破的負面思維習慣,從而越想越消極,越想越抑鬱,越想越討厭、憎惡自己。

美國作家威廉·斯泰倫在《面對黑暗》這裡本就曾說過:“抑鬱症的表現多種多樣,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其中最為普遍常見的症狀就是憎恨自己,或者說得婉轉一點——缺乏自愛,隨著境況的惡化,愈發覺得自己是無用的廢物,感覺不堪忍受”。

心理學家:總覺得自己很沒用、一無是處,是一種危險的人格

2、高敏感

有些人的脾氣“一點就著”。要麼暴跳如雷,要麼委屈地哭個不停。

“一點就著”說明了,這個人本身就是“易燃易爆”物品,用一種高級的心理學詞彙來講,就是“高敏感”。

假如一個人覺得自己這不行,那不行,那麼這些“不行”的地方,都有可能會成為他們情緒的“引爆點”。

雖然低自尊的人潛意識裡覺得自己“不夠好”,但他們仍然對外界寄予一種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人告訴他,“你這樣想是錯的”,“你其實挺好的”,這種讓人接受的安慰方式,既維護了他們脆弱的自尊心,同時對於極度缺乏肯定和讚揚的他們而言,是一種莫大的鼓舞,給予他們前進的力量。

但相反,如果是不好的評價,就如同“捅了馬蜂窩”,碰觸到了他們原本就有的“傷口”,他們自然會變得抗拒,難以接受,感覺受傷,很快就會以激烈的情緒的方式表現出來。

換句話說,是“傷口”本身存在,所以別人碰觸的時候,才會疼;如果這個“傷口”已經復原、已經結巴,那麼即使你拍一拍、捏一捏,也無大礙。

相比那些內心強大、高自尊的人,面對別人的批評、詆譭、否定,內心也會感到相當不舒服,但他們並不會對這些負面評價形成“認同”,所以即便給他們煽風點火,他們也很難“著”起來。

一個有底氣、自信、認為自己有價值的人(是發自內心地覺得,且能找到行動的證據),更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自然情緒就會比較平穩,不會因為獲得一點點小小的成就,就覺得自己厲害無比,也不會因為遭遇一點點小小的失敗就感覺自己“一無是處”。

心理學家:總覺得自己很沒用、一無是處,是一種危險的人格

3、神經症

心理學家卡倫·霍妮在《我們時代的神經症人格》指出,神經症是指由心理失調導致的行為偏差。

比如,有些神經症患者對愛有一種病態的需求,他們會不加選擇地去愛人,只要那個人喜歡自己,或者對自己友善一點、獻點殷勤,他們就能夠立馬墜入愛河,並且只要對方不提分手,就死死地“賴”著對方,即便被出軌、被家暴、被欺騙,也絕無半點怨言,甚至還在那裡痴痴等候。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裡的松子就是典型的代表。

神經症患者對愛的病態需要,一方面反映他們內心極度缺愛,另一方面反映了他們內心根本缺乏愛人的能力,他們根本不懂得如何愛自己,或者他們根本就不愛自己。

不愛自己的人的潛臺詞往往是“我不夠好,我不值得被愛”,這恰恰是低自尊的表現。


心理學家:總覺得自己很沒用、一無是處,是一種危險的人格

4、人格障礙

在心理學人格的分類裡,有一類人叫做“邊緣型人格障礙”。

這類人的特點是,人際關係、自我形象和情感很不穩定,而且伴隨著顯著的衝動。

可以說,他們也是“高敏感一族”,尤其在感情的世界裡,他們對排斥和被拋棄有一種“難以容忍”的敏感。

說他們“難以容忍”,是因為相比普通高敏感族,他們在失戀或受批評後,會採取一些令人難以預料的衝動行為,比如自殘或其他傷害行為,以此來威懾對方。

正因為如此,他們很難和別人建立正常的、持久的關係,他們自身也深受其害、非常痛苦。

根據心理臨床觀察,患有邊緣人格障礙的病人對自己的評價極低,他們非常厭惡自己,自尊極度脆弱。

心理學家:總覺得自己很沒用、一無是處,是一種危險的人格

總歸來講,低自尊的人非常缺乏關愛和肯定,這和他們童年的養育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當然,也和他們成年後,沒有主動學習“愛”、沒有主動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以及堅持不懈地自我療愈有關。

根據心理學研究,自我暗示對自尊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所以以後不要再說“我很沒用”,“我根本就一無是處”之類的話了,這樣做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危險,你越經常這樣說,你的人生就越容易朝著你所認為的方向發展。

多跟自己說點“好話”,多給自己一些積極暗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