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無所依,戳痛了誰的心?

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很注重孝道的國家,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是很多人生兒育女的一個心願。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外出工作,家裡留下了越來越多的空巢老人。

據全國老齡辦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已有老齡人口1.69億,佔總人口數的12%, 到2030年,中國空巢老人將超過2億。

也就是每6個人中就會有一個老年人。

老無所依,戳痛了誰的心?

空巢老人不僅身體各項機能在日漸衰退,面臨著無人照料的問題;更讓他們感到憂慮的是精神上的孤寂,尤其是喪失老伴的獨居老人。

子女常年在外地工作,平常工作又忙,偶爾才給家裡老人打個電話或回一趟家。

家裡的老人們就像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等待兒女回家,兒女們回去的那一天對於他們來說就是節日,簡直比過年還要高興。

為了那一天,卻要度過無數個孤寂、難以入眠的夜晚。想打電話給兒女,又怕他們忙,打擾到他們工作,就小心翼翼地守著家裡的電話等兒女打來。

網上有時經常會看到獨居老人在家中去世多日甚至是幾個月之後才被人發現的新聞,總感到很難過。

“養兒為防老”,但最後卻發現是“子欲養而親不待”。這不僅是子女之痛,更是社會之痛。

老齡化進程的加快,不僅給家有一老的人敲響了警鐘,更給社會敲響了警鐘。

記得前段時間和爸爸去鄉下看爺爺奶奶,發現隔壁的李奶奶正拿著一根長竹竿在打棗。

李奶奶今年已經78歲了,雖然身體還算硬朗,但因為丈夫早年去世,她好不容易拉扯三個孩子長大,受了不少苦。現在身子佝僂的厲害,頭髮也幾乎全白了。

我問她,李奶奶你打棗幹什麼呀?她說想讓兒女們回來的時候吃。但其實李奶奶都不知道兒女多會回來。

平常她就去爺爺奶奶串串門,解解悶。奶奶和我說,隔壁的李奶奶太可憐了,子女們都在大城市工作,很少能回家來。她又不想搬去和子女住,怕給他們添麻煩。

就在前兩個月,自己還不小心摔了一跤,在床上躺了半個月,還不讓告訴她的孩子們。奶奶就經常去她家,幫她送些吃的,用的。

奶奶說李奶奶是一個很要強的人,年輕的時候一個人拉扯三個孩子都硬挺過去了,老了老了,有什麼事還不願麻煩子女。說著說著奶奶也不由地嘆起氣來。

我看著李奶奶佝僂著打棗的身影,不禁鼻子有點發酸。對她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兒女好,不給他們添麻煩。可是自己呢?

像李奶奶這樣的獨居老人還有很多很多,辛苦操勞了一輩子,到老了也盡為兒女著想,不願給他們添麻煩。

老無所依,戳痛了誰的心?

可是我們作為子女的呢?記得有一次,我跟我爸從奶奶家回來後,他突然特別感慨地和我說:“等以後我老的像你爺爺奶奶那樣了,你要是能多回來看我幾次我就滿足了。”

我當時還信誓旦旦地在我爸面前保證,我肯定會的。但是自從我工作後,卻發現自己回家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了,不是加班,就是約了朋友出去玩。

老媽幾次打電話來說她做了我愛吃的飯菜,讓我有空回家去,我都說工作太忙走不開。

其實也不是每次都忙,就是有時候嫌回去老媽嘮叨,隔壁家張阿姨家女兒上個月結婚啦,樓上曾奶奶又抱孫子啦,而我一個大齡女青年不結婚就像有罪似的。

父母的關心成了洪水猛獸,再加上工作生活的壓力,我們和他們就好像成了兩個世界的人。

但是有時候在路上、公交上看到那些白髮蒼蒼、身體不便的老人,我就在想:我們也會有老的一天,像那些老爺爺老奶奶一樣,走路顫顫巍巍,還喜歡嘮嘮叨叨,到那會,誰來照顧我們呢?

老輩人常說:孝道也是一代一代往下傳的。你這一輩不關心孝順父母,那麼等你老了,你的下一代也不會孝順你。

希望別等我們老的那一天才領悟這句話的含義。所以別讓父母現在就老無所依,老無所養。

有空多回家看看父母,多陪他們聊聊天,我們不是真的沒有一點時間,而是要想想在你心裡,你把父母看的有多重?

父母在,我們尚有來路;父母去,我們只剩歸途。

願每一位老人都能得到子女和社會的善待和關愛,老有所依,老有所養。

老無所依,戳痛了誰的心?

老無所依,戳痛了誰的心?

老無所依,戳痛了誰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