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北票建檔戶張玉榮一家如何演繹幸福生活


看病花不了幾個錢,孩子上學全免費,不僅得產業分紅,還有保潔崗增收入……對於北票市寶國老鎮坎杖子村丁杖子村民組的建檔立卡戶張玉榮一家來說,精準扶貧猶如一場“及時雨”,讓全家嚮往的美好生活充滿了無限希望。

“一年累死累活下來,掙了點兒錢都用在供孩子讀書和看病上了,這日子過的是‘年年光’,老人生病還得四處借錢,拉下了不少饑荒。”48歲的張玉榮心酸地說,“公公小腦萎縮,丈夫這幾年得上了輕微精神障礙,兩個女兒還在讀書,全家單靠一棟大棚和9畝薄田勉強度日。”

2019年7月,寶國老鎮進行貧困戶動態調整,張玉榮一家被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她的生活也由此發生了改變。

“這在以前根本想都不敢想,我是打心裡感謝黨的扶貧好政策啊!”前兩天,張玉榮腳底發現一處囊腫,到北票市中醫院做了手術,住院治療費用3000多元,按照健康扶貧的相關政策個人負擔10%,這樣她只花了300多元錢就治好了病。

張玉榮為我們算了一筆賬,她被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之後,每年可以得到宏發肉雞養殖扶貧農場的產業分紅500元;村裡給丈夫李全保安排了保潔員的崗位,一年能收入3000塊錢。特別是在寶國老初中上學的二女兒,以前學雜費、書本費、校車費還有伙食費一年下來得四五千塊錢,現在實行貧困戶子女就學“零負擔”,這筆不小的支出也省下了。

2018年張玉榮的大女兒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黨和政府扶貧助困不僅幫助了我的家庭,也堅定了我刻苦攻讀報效家鄉的信念。”由於受疫情影響,還未返校的她說。

“現在心裡別提有多敞亮了,這好日子才剛剛開始。”4月初,坎杖子村實施“四區兩基地”建設,建起了12棟、佔地45畝高標準溫室大棚發展設施農業,張玉榮率先承包了一棟。她說:“我不僅要積極響應村裡的號召,更要靠自己的勞動早一天奔小康!”


看北票建檔戶張玉榮一家如何演繹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