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有一種鄉愁,叫乾白菜臘肉丁打滷麵

保定有一種鄉愁,叫乾白菜臘肉丁打滷麵


乾白菜,臘肉丁,打滷麵

早春二月,柿子溝裡春意漸濃。老鄉們開始了在田間的各種忙碌,新的一年就這樣開啟了。

快中午了,女人們匆匆回到家,放下地裡幹活的傢伙事兒,走進廚房開始新的忙碌。

保定有一種鄉愁,叫乾白菜臘肉丁打滷麵

早春的飯菜有點兒簡單,吃了一冬的大白菜已經沒有了。新鮮的蔬菜還沒有下來,房簷和牆角處掛的一溜兒黃綠相間的乾白菜,成為溝里人家的主菜。

頭天晚上煮好的乾白菜,經過半天一宿的泡發已經在水裡舒展開了寬大的葉子,乾菜葉吸足了水份變得柔軟又帶著隱隱地韌勁兒,菜盆裡的水也被這乾白菜的味道浸染,帶著一股乾白菜特有的味道。

保定有一種鄉愁,叫乾白菜臘肉丁打滷麵

保定有一種鄉愁,叫乾白菜臘肉丁打滷麵

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這味道,但我知道這味道是經過了一番風吹日曬才得來的,或者我們可以說這是一棵白菜一生中最豐滿的味道,因為這味道寫盡了這棵白菜一生的時光。而這味道也正是乾白菜的獨特之處,是鮮白菜所不具有的獨特的口感。

女人們撈出乾白菜,擠幹水分,笨重的菜刀在老菜板上一起一落,細細地把乾白菜切碎。再從小甕裡取出一塊兒年前醃製的五花臘肉,切成肉丁。

大鍋裡點起乾柴火,扔進臘肉丁煸炒出油,直到這肉的顏色變成焦黃色,臘肉的香氣從鍋裡溢出來,再加入一塊兒姜、兩瓣蒜、三四段蔥花、五六瓣八角、十來粒花椒,倒入醬油迅速翻炒一下,然後倒入切好的乾白菜再翻炒兩下,加入適量的水。

這乾白菜便又開始了一段新的“時光”,這段短暫的時光我們管它叫做“熬”。

保定有一種鄉愁,叫乾白菜臘肉丁打滷麵

以上圖片,由攝影師葉子提供

這“熬”的過程也很有意思——先是用大火把鍋裡的菜湯燒開,然後轉成小火慢慢地煮,直到這乾白菜變得軟料,鍋裡的湯汁不稀不糨,不多不少剛剛好。

而乾白菜的味道與臘肉的味道融合到一起生成新味道。這味道里有一股醇厚的鹹香,一股濃濃的臘氣,還有清淡的草木香。

白菜本是草本清甜淡香,怎麼來了木質枯香與堅韌的味道呢?我想這大概就是經過幾個月的風吹日曬的緣故吧。對,一定是這樣的!


乾白菜臘肉丁打滷麵

這張口水值太高已經遭遇手動404


其實,關於這臘肉熬乾白菜味道的描述總是覺得不到位。倒是有一個情景可以把這味道分享給大家。那就是每次端起這碗臘肉乾白菜,眼前總能浮現奶奶那熟悉的身影和滿面慈笑的面孔。

想起當年奶奶跟我們說話的樣子——想把關於生活、關於人生的種種說給我們聽,但是卻忽然止語,然後只是對我們笑笑。

保定有一種鄉愁,叫乾白菜臘肉丁打滷麵

保定有一種鄉愁,叫乾白菜臘肉丁打滷麵

以上二圖由攝影師萍提供,這兩碗麵,細看還是有區別的,就是菜多肉少


每一次都覺得回憶中這情景像極了這一碗熬乾白菜——就像這味道,總是想要告訴我們什麼,卻什麼都不說,最終留給我們細細的品味。

細細想來,這白菜的一生和我們的一生又是何其相似。同樣是在時光裡慢慢地“熬”著,經歷著風、經歷著雨、經歷著陽光,經歷著風霜和四季,於是便有了彼此的歲月,有了彼此專屬的味道。

至於這味道如何,我不說,需要你自己來品。

你品,你細品。

作者,滿城柿子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