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回事?小區電動車充電樁成“擺設”

咋回事?小區電動車充電樁成“擺設”

沒有充電樁盼著建充電樁,有了充電樁利用率卻不高。4月25日—26日,記者走訪了臨河部分安裝電動車充電樁的小區,發現“飛線”充電現象很普遍,充電樁卻成了“擺設”。

探訪:高樓“飛線”真不少充電樁受冷落

臨河安居園的充電樁安在車棚裡。記者看到,兩個充電樁共有70多個插座,一次能充70輛電動車,而車棚裡只有一輛電動車在使用充電樁充電。

很多居民把電線從家裡拉到了車棚,現場有兩輛電動車正在“飛線”充電。車棚裡有不同顏色的電線,這些電線都是從樓上拉到車棚裡的,有的電源線耷拉在充電樁上。

居民張女士正準備騎電動車離開,記者問她平時用不用充電樁,她說:“我從來沒用過充電樁,不是我不想用,而是有些人充完電不拔插頭,誰知道是不是還在充電。有的時候想用充電樁,又怕影響到別人,乾脆從家裡拉根線,誰也不影響。至於拉線充電安不安全,我從來沒有考慮過。”

孟大娘負責看管安居園車棚,她說:“平時很少有人使用充電樁,居民們有的不會操作,有的感覺不如拉線充電方便。”

臨河建祥園的充電樁也是安在車棚裡, 4個充電樁上安著40個插座,有4輛電動車在充電。

記者在該小區見到了70歲的李大爺,他住在一樓,從窗戶拉出一根電線,插座耷拉在窗戶外面。

記者問他為什麼不使用充電樁,李大爺說:“使用充電樁還得用手機掃碼,我都這麼大歲數了,不想那麼麻煩,還是拉線充電方便。我們小區都是拉線充電的,我們都習慣了。”

在6號公館,一個充電樁上安著10個插座,只有一輛電動車在充電。

在臨河潤豐園,很多電動車都是“飛線”充電。記者數了一下,小區裡有11個充電樁,每個充電樁有20個插座,一次能充220輛電動車,而現場只有5輛電動車在使用充電樁充電。

相關部門: “任性充電”令人頭疼

臨河安居園、建祥園歸屬臨河車站辦事處恆豐社區。社區書記韓利軍說: “電動車‘飛線’充電屢禁不止。我們多次到這兩個小區檢查,發現有人私拉電線充電便會立即制止,但是我們沒有執法權,只能勸說。這幾天,我們準備聯繫執法部門,清理小區私拉亂接充電行為。”

臨河潤豐園歸屬臨河先鋒辦事處新源社區。該社區的潘書記說:“去年,我們多次到潤豐園治理私拉電線充電行為,但是我們剛離開,居民又買了新的插座,我們也挺頭疼的。我們也沒有好的辦法,只能發現一起阻止一起。”

臨河區供熱供氣物業管理中心副主任張建東說:“我們隔一段時間就和辦事處、派出所、城管等部門對私拉電線充電行為進行集中整治,引導居民使用充電樁,消除安全隱患。”

市市政環境發展有限公司運營部副主任邊浩說:“為防止私拉電線給電動車充電引發火災,我們在臨河的一些小區共安裝了1108個充電樁,共有12000個插座,一次可以滿足12000輛電動車充電,但使用率並不理想。這幾天,我們天天到安裝充電樁的小區做宣傳,希望居民從安全角度考慮,不要拉線充電。在我們的引導下,4月份,充電樁的使用率大幅提升。”(記者 賈君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