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昊:抗疫中,他迎來女兒的降生

“都是一些小事,不足掛齒。”每當被問及下沉社區時的經歷,姚昊總是擺擺手,不好意思地說道。但“戰友”們依然深刻記得2月15日那天大雪,姚昊穿著拖鞋佇立在寒風中的身影。

那天,雪花紛紛揚揚落個不停,給居民送了一上午愛心菜的姚昊鞋襪全部溼透。趁著中午吃飯的空隙,他脫下鞋襪,找來廢舊的防護服做成鞋套,包裹住被凍得通紅的雙腳,好心的社區工作人員借給他一雙涼拖鞋。套著薄如蟬翼的一次性雨衣,在寒冷的社區門崗處,姚昊踩著這雙簡易“防水靴”又堅守了一下午。

戰“疫”人物| 姚昊:抗疫中,他迎來女兒的降生

戰“疫”人物| 姚昊:抗疫中,他迎來女兒的降生


老人的心事,他都懂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姚昊與武漢城郊檢察院的下沉幹部一起,連日堅守在青山區鋼花121社區。值守門崗、排查巡查、宣傳知識、救助居民……姚昊集防控守門員、排查情報員、政策宣傳員多種身份於一身。

疫情暴發初期,天氣寒冷,防護物資有限,姚昊和其他幾個男同志一樣,把厚實的防護服留給女同志,自己穿著薄防護服工作;上門排查時,雖心有顧慮,但他還是主動上前敲響居民的家門;張貼宣傳海報時,貼在哪裡居民能一眼看到,他總要研究一番;巡查社區時,每天3萬步路程已是常態。

社區裡的老人常常跑來找姚昊反映問題,有時語氣態度不好,姚昊還是耐心地勸說,和他們拉家常。“其實這些老人有時並非真的要求給他們解決什麼問題,只是兒女不同住,身邊無人陪伴,想找個人說說話而已。”對於老人們的心理,姚昊心裡非常明瞭,所以只要有空,就會陪他們聊聊。

戰“疫”人物| 姚昊:抗疫中,他迎來女兒的降生


“小家”面前,他選“大家”

2月初,組織一聲令下,姚昊二話不說,和其他黨員同志一樣,挺身而出,奔赴一線。但許多人並不知道,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他的家中還有一位即將臨盆的妻子,踏出家門,就意味著無法照料她和尚未出生的孩子,甚至還存在感染她們的風險。面對妻子飽含擔憂的“埋怨”,姚昊雖心懷愧疚,仍毅然決定下沉社區。在社區服務間隙,姚昊得空會與妻子通個電話,詢問妻子的身體狀況,從電話那頭傳來的溫暖話語中,既透著擔心與牽掛,也傳遞著理解和支持。

直到3月4日,妻子產檢時情況不佳,需要立即住院,姚昊才向社區和單位請假,到醫院排隊為妻子申請床位。3月6日一早,妻子被推進產房後,姚昊的眼睛就沒離開過手術室大門上方的那盞燈,“術前準備”……“手術中”……“手術結束”……當響亮的啼哭和護士呼喚家屬的聲音傳來,得知妻子孩子均無恙,姚昊緊繃的神經才放鬆了下來。

抱著啼哭的女兒,升級成為父親的姚昊心中感慨萬千:“看著小小的她,我不禁想象她長大後的樣子:燦爛的笑臉、自由地奔跑,愉快地玩耍,沒有口罩,也不需要綠碼。我會告訴她,在武漢按下暫停鍵的庚子年初,她出生時,背後有一群白衣天使、志願者、共產黨員……無怨無悔地逆行在武漢三鎮。而女兒會神氣地跟人說,‘我爸爸也是其中的一員。’”

戰“疫”人物| 姚昊:抗疫中,他迎來女兒的降生


妻子出院,他再轉戰場

度過幾天團圓的日子,妻子出院後,姚昊又立即轉赴戰場,前往監管場所開展“必審必談”工作。早出晚歸,白天忙著檢察監督,深夜照料妻子孩子,讓本就疲憊的身體不堪重負,好幾次開車時,姚昊睏意來襲,不禁膽戰心驚。為安全起見,姚昊只得放棄早上和妻兒相處的時光,早點出門乘車去監管場所。

仔細審查出監人員卷宗材料,確保符合出監條件;做好自身防護,避免疫情輸入;提前製作談話模板,保證與刑釋人員談話時信息準確並控制接觸時間。特殊時期的監管場所檢察工作,姚昊更加一絲不苟,嚴謹認真,確保無錯無漏。

回想抗疫期間的事情,姚昊總是先想到他的“戰友們”,心裡記著的都是他們盡職盡責、勇於擔當的畫面。而說到自己,他總是那句 “不足掛齒”。然而,正是有像他這樣默默做著“一些小事”的逆行者們,在面對大災大難時,選擇勇敢前行,選擇守護人民,用實際行動踐行責任與擔當,才換來了疫情的消散,大城的重啟。

戰“疫”人物| 姚昊:抗疫中,他迎來女兒的降生

戰“疫”人物| 姚昊:抗疫中,他迎來女兒的降生

向所有一線抗疫勇士致敬!

供 稿:楊 柳

編 審:周晶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