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軍隊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四大名將,第一位頗有爭議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人為了抵禦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義無反顧的和日本侵略軍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慘烈搏殺,付出了慘重的的代價,他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構築起了一道保衛祖國的鋼鐵長城。在抗日戰爭期間,中國的將領也付出了很大的貢獻,他們在抗日戰爭時期的表現非常優異,抗日戰爭期間表現最好的是這幾位將領。

國民黨軍隊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四大名將,第一位頗有爭議

第一位是白崇禧,白崇禧是新桂系領導人之一,號稱“小諸葛”,和李宗仁合稱為“李白”。白崇禧畢業於保定軍校,和李宗仁一舉推翻了舊桂系的統治,建立起了新桂系軍隊。北伐戰爭時期,白崇禧指揮桂系軍隊從廣西打到山海關。全面抗戰剛爆發,蔣介石就派專機將白崇禧從桂林接到了南京,委任他為軍委會副總參謀長兼任軍訓部部長。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對日作戰的最高戰略方針基本上都是這位小諸葛一手策劃的,每次重大會戰之前,蔣介石都會將白崇禧帶到自己身邊,關鍵時刻還會派白崇禧到戰區去指揮作戰行動。

國民黨軍隊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四大名將,第一位頗有爭議

第二位是薛嶽,抗日戰爭時期,薛嶽的表現是可圈可點的。薛嶽畢業於保定軍校,早期曾擔任孫中山警衛團一營營長,另外兩位營長分別是後來的粵系首領張發奎和新四軍軍長葉挺。薛嶽是員敢打硬仗的虎將,所以當時的人民都稱他為薛老虎。在抗日戰爭初期的時候,中國各大城市都先後淪陷,到日軍攻打長沙的時候,蔣介石都不敢和日軍再進行大決戰,但是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卻指揮部隊連續進行了三次長沙會戰,殲滅日軍十餘萬人。

國民黨軍隊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四大名將,第一位頗有爭議

第三位是張自忠,這是位頗為悲壯的將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同盟國陣亡的最高將領。七七事變之後的恥辱一直都埋在張自忠的心裡,他一直都想以一死來洗刷自己的恥辱。抗日戰爭時期,很多部隊將領都不太服從蔣介石的命令,很多都在保存實力,但是張自忠卻招之即戰,不講任何條件。1940年,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總司令兼任33軍團司令的張自忠遭到日軍伏擊,不幸犧牲。

國民黨軍隊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四大名將,第一位頗有爭議

第四位是孫立人,孫立人在抗戰初期的級別不能和上述幾位相比,甚至在抗戰結束的時候,孫立人也不過是軍長,但是孫立人所部取得戰果卻是很多部隊都不能比的。淞滬會戰,稅警總團四團長孫立人身中十三發彈片,幸虧宋子文愛才心切,及時將他送到了香港養傷。在第一次入緬作戰期間的仁安羌戰役,孫立人以區區800多人的兵力攻入2000日軍包圍的城市,解救了七千英軍。第二次入緬作戰期間,孫立人率領的38師以及後來的新一軍擊斃日軍3萬餘人,擊傷日軍7萬餘人,這樣的戰果在整個抗日戰爭時期也是很罕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