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赫:《情比山高》,到底有多高?

餘秋雨老師曾經在書中寫過這樣一句名言,“拼命搶救於無救,是世上最大的悲劇。”在電影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主人公或者主人公所愛的人深陷困境不能自拔,旁人竭盡全力也不能挽救,從而迫使觀眾動了惻隱之心。但是我今天分享的這部朋友邀約的電影,不是作家編寫的劇本,而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令人絕望的困境:日軍步步緊逼,文化對話困難、開山築路舉步維艱……在這樣的背景與場景下,滇西20萬普通老百姓,在僅僅8個月的時間內,用雙手挖出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二條長城”——滇緬公路,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情比山高》。


劉勇赫:《情比山高》,到底有多高?

1、雙層價值觀。這部歷史劇情片,讓觀影的人們陷入沉思,一方面是愛國情懷,一方面是人生價值,能夠同時達到這雙重效果的作品並不常見。《情比山高》的可貴之處在於,它沒有像普通愛國電影一般,運用衛道士的道德視角與嚴肅口吻去說教,而是同時將百姓需要與民族需要平實供於觀眾面前,讓觀眾感到真實、信服。對於主人公的兩次選擇,觀眾也能夠很自然地理解。

劉勇赫:《情比山高》,到底有多高?

2、影片視角獨特。歷史題材、愛國題材、抗日題材,相信將這三個關鍵詞放一起,很多觀眾都可以自己腦補劇情。然而,《情比山高》給了我們一個新的視角,不是我們印象中的同仇敵愾、萬眾一心的抗日神劇,它選擇了十四年抗戰史上一處很小的片段,遼闊祖國的一個偏僻的角落,一群很普通的少數民族百姓在深受戰爭的影響下,一步一步將個人生死與整個國家的命運緊密聯結捆綁於一體。

劉勇赫:《情比山高》,到底有多高?

3、再現珍貴史料。有人覺得在電影中使用珍貴史料是導演投機取巧,我不這麼看,因為一些今日拍攝的內容無法再現昨日之情形,比如萬人開山的場景,倒不如史料來得更有衝擊力與厚重感。如果說藝術為我們帶來了審美的愉悅,而真實自有千鈞之力,那是在藝術感染的餘味後帶給我們的靈魂思考和精神力量。

劉勇赫:《情比山高》,到底有多高?

4、陣亡名單引起強烈共鳴。在影片中,有一個片段催人淚下,軍官面對全村百姓,念出了將士陣亡名單,參軍的孩子全部陣亡。在我印象中,以往的電影作品,尤其是中國的電影作品,不太在意“小人物”的情緒情感表現,而在這個影片中“小人物”的表情與心理活動被聚焦、放大。“小人物”的成功刻畫,也是其榮獲國內外22項電影大獎的重要原因。


5、親子一起觀看的愛國電影。作為親子教育工作者,之前我關注較多的,是中國動畫電影,如《大聖歸來》、《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之一日成才》,事實上,親子電影並不是與動畫電影劃等號的。如今天我們分享的《情比山高》,屬於內容與主題上極其適合親子一起觀看的電影。在孩子升入小學之後,它需要接受價值觀的教育,這份教育既來自家庭、也來自學校和社會,三者缺一不可。在社會教育中,我認為觀看高品質的親子電影對孩子的影響是最直接的。家長與孩子一起來重溫歷史,談論眼前,憧憬未來。

個人與民族,家庭與國家,山與情誰高誰低,相信你看了影片,自有分曉。

文/劉勇赫(著名親子教育專家、暢銷書《撓腳怪來了》作者、“親子游戲大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