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丹犧牲後,周公題詞:“上下五千年,要數劉志丹”

“正月裡來是新年,陝北出了個劉志丹,劉志丹是清官,他帶上隊伍上橫山……”

這首歌裡唱的劉志丹,就是陝北人永遠都不會忘記的大英雄。

劉志丹犧牲後,周公題詞:“上下五千年,要數劉志丹”

1903年10月4日,劉志丹出生在陝西保安縣(今志丹縣),親眼目睹了民不聊生、餓殍遍野的舊中國現狀,“救國救民”就成了劉志丹一生的追求。

1926年,劉志丹毅然決定棄筆從戎,考進了黃埔軍校第四期,跟林總、伍中豪、張靈甫、謝晉元等人成為同學。

大革命的失敗,讓劉志丹深刻地意識到“沒有槍桿子,就沒有自主權”,於是,他開始進行武裝起義。

領導渭華起義,就是劉志丹領導創建革命軍隊的開始,渭華起義也是繼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和廣州起義之後,我黨開展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武裝起義。

渭華起義失敗後,劉志丹回到了家鄉,擔任陝北特委書記。

劉志丹犧牲後,周公題詞:“上下五千年,要數劉志丹”

1929年,劉志丹主持召開了陝北特委會議,提出了白灰紅“三色”革命理論,認為不但要發展自己,還要轉變土匪,策反敵人,在“三色”革命理論的指導下,陝甘根據地發展越來越壯大。

劉志丹在創建革命根據地的過程中,對於民間部分情況複雜的武裝,比如亂世保家的“哥老會”,嘯聚山林的“山大王”等等,都儘量拉攏過來,劉志丹說:“革命需要建立統一戰線,敵人越少越好,朋友越多越好,我們增加一份力量,敵人就減少一份力量。”

在陝北根據地,劉志丹定下了一條紀律:凡是貪汙的,決不輕饒,貪汙5元開除,貪汙10元直接槍斃!

這個紀律可不是嚇唬人的,有一次,劉志丹司令部的一個馬伕因為偷了一隻雞,劉志丹知道後,不管這個馬伕怎麼求饒,最後還是被槍斃了。

劉志丹知道百姓生活艱苦,最痛恨那些搜刮百姓血汗錢的人,他經常在會議上提醒大家說:“群眾最痛恨貪官,所以我們一開始就要注意這個問題,窮要有骨氣,要講紀律,受凍受餓也不能取不義之財!”

劉志丹犧牲後,周公題詞:“上下五千年,要數劉志丹”

劉志丹不管是對自己部下還是家人,都一視同仁。國民黨知道劉志丹參加革命後,就抄了劉志丹的家,劉志丹知道後,並沒有派人去接自己一家老小,反而是他的父親,走投無路,只好來投靠劉志丹。沒想到,劉志丹卻把自己的父親拒之門外,因為部隊有規定,不能帶家屬。

很多部下都勸劉志丹,說您身份特殊,而且父親找上門來了,總不能不接收吧?但是劉志丹是個嚴於律己的人,怎麼勸都勸不動,部下只好找了個地方,安置好劉志丹的父親。

可惜天妒英才,1936年,劉志丹參加東征戰役回師途中,不幸中彈犧牲,年僅33歲。

劉志丹的陵園建立後,主席親自出席,為其題詞:“群眾領袖,民族英雄。”周公也題詞:“上下五千年,英雄萬萬千。人民的英雄,要數劉志丹。”

試想,如果劉志丹沒有英年早逝,作為陝北紅軍的代表人物,是足以授元帥軍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