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待懂酒的客人時,瓶身上若有“這行字”,還是別拿來丟人現眼

我們中國人喜歡喝白酒,一方面是因為白酒的歷史很長了,在中國已經根植在日常生活和文化中,另一方面就是因為白酒的口感是很豐富的,大家基本上都能從中找到自己喜歡的口味,而且好的白酒都是糧食釀造的,喝起來非常舒爽。白酒在中國地位很高,在招待客人的時候,一般我們都會用白酒來招待,以突顯主人家對客人的重視,不過如果對白酒不是很懂的話,可就要多留點心眼了。招待懂酒的客人時,瓶身上若有“這行字”,還是別拿來丟人現眼了。


​招待懂酒的客人時,瓶身上若有“這行字”,還是別拿來丟人現眼

白酒在中國的歷史已經很長了,釀造的原料和工藝本身就存在區別,到了現在因為各種釀酒設備的出現,白酒的釀造變得更加複雜和精確,幾乎每一種白酒都有各自的釀造方法,或多或少都存在區別。但是總歸來說,按照釀造時白酒的狀態可以分為3種,分別是固態法,液態法,固液法,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差別,固態法主要就是使用固態基質釀造的白酒,比如常見的糯米,大米,高粱釀造白酒都是採用這種辦法,而液態法則主要就是勾兌酒,將基酒和香料進行調製獲得的,固液態法則是兩者綜合起來進行調製,屬於混合制酒的工藝。


​招待懂酒的客人時,瓶身上若有“這行字”,還是別拿來丟人現眼

總體而言,固態酒才是最正宗的釀酒方法,做出來的酒味道是最好的,在中國市場上銷售的白酒,都要標註白酒的釀造方法,固態法釀酒採用的標準很多,不同的原料有所不同,液態法釀造的白酒標註的是GB/T20821,而固液法釀造的白酒標註的是GB/T20822,如果在白酒的瓶身上看到有這2種標註,最好是不要買,因為酒的口感會比較差,液態法釀造味道白酒喝起來還會辣喉嚨,燒胃。除了留意白酒的釀造標準以外,還可以通過幾個小妙招2來分辨白酒的優劣。


​招待懂酒的客人時,瓶身上若有“這行字”,還是別拿來丟人現眼

第1就是看白酒的滲透性,我們可以將2瓶不同的白酒滴一滴放在白紙上,觀察白酒的滲透率,白酒大部分成分是各種有機物和酒精,它的滲透率明顯低於清水,因為裡面含有的脂類成分有一定的黏性,會阻止白酒的滲透,通過查看白酒的滲透率可以看出白酒的優劣,如果滲透率過大說明白酒中含有的各種有機物偏少,很可能是勾兌酒。第2就是查看白酒的黏性,聞白酒的氣味,方法很簡單,將白酒滴在手上,然後雙手進行揉搓,如果感覺白酒有明顯的黏性,感覺比較滑,聞起來有很舒服的香味,說明白酒中含有較高的脂類物質,一般而言就是屬於糧食酒。


​招待懂酒的客人時,瓶身上若有“這行字”,還是別拿來丟人現眼

招待客人,我們肯定是優先選擇質量高的好酒,尤其是招待懂酒的客人時,瓶身上若有“這行字”,GB/T20821或者GB/T20822,還是別拿來丟人現眼了,因為這種酒都是屬於勾兌酒,酒香不濃郁,味道也比較差。

下面講一個不是主流款的千元品質百元價格的醬香口糧酒,有興趣的酒友可以繼續往下了解。

眾所周知,茅臺酒品質是好,但是價格太高,平時喝的話消耗太大,且容易買到假貨,那麼平時想喝醬香酒的時候就需要一款替代品了,也是我講的這款

​招待懂酒的客人時,瓶身上若有“這行字”,還是別拿來丟人現眼

坤沙工藝釀造,六年窖藏款的53度正宗醬香酒,對醬香酒白酒瞭解多的朋友就不用解釋坤沙了吧?之前文章有專業的講到過,老粉認真看了都知道我再簡單的講一下吧,在茅臺釀酒工藝中可以分為四個等級分別是:坤沙(也可以叫捆沙)、碎沙、翻沙、串沙酒。其中坤沙酒出酒率最低,酒質口感是最好的。坤沙酒釀造時長為一年,端午制曲、重陽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高溫堆積、七次取酒、釀造而成。工藝是非常細膩的,飛天就是坤沙酒質,喝起來有飛天味道。

​招待懂酒的客人時,瓶身上若有“這行字”,還是別拿來丟人現眼

價格的話比較優惠的,廠家拿貨合100多出頭,說白了因為沒有茅臺的名氣,市場效應和炒作,所以賣的不貴。我也是偶然去茅臺鎮接觸到這款酒的。

想了解品嚐的朋友可以附加公眾號:酒聚天下匯

​招待懂酒的客人時,瓶身上若有“這行字”,還是別拿來丟人現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