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率先“試水”獨資控股期貨公司 多派系競爭格局日趨激烈

摩根大通率先“試水”獨資控股期貨公司 多派系競爭格局日趨激烈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姍 國內首家外資獨資的期貨公司有望誕生。

4月29日,摩根大通宣佈,經與合資方及相關主管機構協商,旗下期貨和期權業務已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提交申請,有意將其在摩根大通期貨有限公司中的持股比例由49%增持至100%。這是2020年1月1日起,取消期貨外資股比限制以來,率先“試水”的公司。

據記者瞭解,摩根大通期貨在業內只能算“三流”的期貨公司,在往年的期貨公司淨利潤排名中居於中後位置,在業內一直十分低調。而其背靠世界知名機構摩根大通,卻讓這家小公司平添了不少知名度。

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在接受經濟觀察網採訪時表示,外資收購目標一定會集中在估值低、規模小的期貨公司,從外資機構業務佈局和收入結構來看,最重要的是獲取一張國內的期貨牌照,而不是市場體量和規模。從這方面來講,摩根大通期貨具有代表性。

他認為,隨著2020年金融開放更進一步,未來外資進入中國成立控股或全資經營機構會成為一個重要趨勢。

排名靠後

據中國期貨業協會(下稱“中期協”)官網信息顯示,摩根大通期貨前身是金沙期貨經紀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1999年,公司名稱由“金沙期貨經紀有限公司”變更為“廣東泰峰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2005年,公司名稱由“廣東泰峰期貨經紀有限公司”變更為中山期貨經紀有限公司。至2008年,摩根大通從公司原股東深圳凱瑞達處接盤參股中山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公司名稱也變為摩根大通期貨有限公司,該公司也是經中國證監會批准的中國首家合資商品期貨經紀公司。

天眼查顯示,目前,上市公司盛屯礦業控股的珠海市邁蘭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摩根大通期貨50%的股份,摩根大通持有49%,剩餘1%股份由江蘇威望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有。

據瞭解,摩根大通期貨僅在上海擁有一家營業部,公司擁有金融期貨經紀,商品期貨經紀牌照。從中期協可查詢的期貨公司年度財務信息披露情況來看,2014-2016年公司淨利潤分別為1859.44萬元、1933.74萬元和1389.02萬元,在149家期貨公司排名均在50名開外。可見,摩根大通期貨目前在國內期貨公司競爭格局中並無優勢。

王紅英認為,摩根大通期貨在國內發展主要受限於三方面。一方面是受限於現行制度,比如資本項下,資金還不能夠自由進出,導致摩根大通境外客戶參與中國期貨市場有一定製度性障礙;其次,摩根大通在銀行、信託、債券體系上發力較多,期貨期權業務還未被重點關注;第三,摩根大通的優勢在於服務專業化的投資機構和大型現貨企業的套期保值,而目前我國企業相關理念接受程度還有待加強,摩根大通在這方面的優勢相對削弱。

“摩根大通的特殊性在於國際化和專業化,以及服務客戶的機構化,那麼,與目前中國期貨市場散戶化存在一定差距。目前來說還是有一些水土不服。”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中期協對149家期貨公司的分類評級中,摩根大通期貨被評為A類,僅次於AA類公司。據瞭解,分類評級結果作為一種信用資源,具有更強的品牌效應。優勢公司不僅可以在申請創新業務方面先人一步,同時還是獲得股東資金支持的重要依據。

“多派系”競爭格局

目前,中國期貨公司相對國外金融機構來說,實際上存在“老破小”的特點,包括資本、技術、人才等一系列現實問題。導致國內期貨公司收入仍主要依靠經紀業務。“經紀業務層面很難體現出專業研究的價值,所以目前中國整個期貨市場的業務模式相對國外機構仍比較原始和落後。”王紅英說道。

他進一步表示,純外資期貨公司進入中國之後,將給中國期貨市場帶來全球先進的交易技術、風險管理理念和新的業務模式等,對於提升整個中國期貨市場的質量以及多元化的經營都能起到促進作用。但是,外資機構的進入,也將與傳統期貨公司形成競爭關係,有可能出現人才的虹吸現象以及大機構客戶的流失問題。

王紅英認為,外資更願意收購那些相對業務量發展不是特別大,公司殼資源比較乾淨的這一類排名靠後的公司。與國內期貨公司依賴經紀業務收入不同,國外這類機構的主要收入不在於此,而在於對客戶的多樣化服務,比如點價、風險管理、供應鏈流程體系設計等服務性收入,主要表現在諮詢服務收入、理財收入、共同投資基金收入等模式。“所以只需要一張牌照就可以,並不願意去涉及發展規模相對較好的大公司之間的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股指期貨上市,便加速了“券商系”期貨公司崛起。那麼,2020年1月起取消期貨外資股比限制後,期貨行業的格局是否會轉變為傳統系、券商系、外資系三分天下的局面呢?

王紅英表示現在還不好說。但他認為,在銀行逐步混業背景下,以後甚至可能出現“四足鼎立”的格局。“未來銀行系期貨公司不容小覷,它可能在業務推行當中憑藉網點和客戶規模優勢,有可能在後期‘一統江湖’。”

在華動作頻頻

摩根大通全球清算亞太區主管David Martin對媒體表示,“憑藉摩根大通在全球期貨市場的領先地位和業務專長,以及與全球投資者的緊密合作關係,我們將能夠為客戶進入中國日趨成熟的期貨市場提供更好的渠道和流動性,併為助力中國金融業的進一步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摩根大通在華動作頻頻,已先後入局券商和資管公司。

今年3月20日,摩根大通宣佈由其控股的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正式開業,為中國以及國際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投資諮詢以及證券承銷與保薦。

4月3日,摩根資產管理宣佈與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旗下控股公司上海國際信託初步達成一項商業共識,將擬收購取得合資企業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權至100%。摩根資產管理有望成為首家絕對控股中國公募的外資資管公司。

“作為大金融機構,摩根大通在全球的佈局一定是深思熟路的結果。”王紅英表示,從全球來看,過去十年,美國市場在流動性的推動下,資產價格日趨泡沫化,在今年一季度新冠疫情衝擊下,整個股市出現了崩潰局面。而且,在未來可預見的兩三年內,甚至更長時間裡,美國實體經濟會處於衰退或萎靡狀態。

“而摩根大通作為管理數萬億美元資產的全球性金融機構,在全球尋找一些價值低估的地區或國家的金融市場去投資,成為其獲取商業利潤的抓手。而中國,無疑是當前最好的選擇。”王紅英認為,中國資本市場無論是股市還是大宗商品市場,實際上都處於相對比較低估的階段,而且中國作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功能發揮越來越明顯,並有望在未來趕超美國和歐洲國家。

“致力於全牌照綜合商業服務模式的建立,摩根大通將未來利潤增長的重要一部分放在中國金融市場當中,可以說是非常明智的全球化佈局的一個選擇。”王紅英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