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張敏講“銀行網點優質服務之道”


3月28日晚七點,張敏老師在天騏直播間講課,題目是:銀行網點優質服務之道。課程大綱主要包括:服務意識的兩個關鍵;服務行為的三個到位;服務體驗的四重進階。張老師主講的課程涉及禮儀、服務質量管理、溝通與團隊合作等方面,如“商務禮儀、服務禮儀、政務禮儀”,“廳堂服務與管理、銀行服務能力提升、醫護服務管理與溝通”,“高情商溝通、團隊合作與溝通藝術”等。現將此次課程聽講要點及點滴思考略做梳理如下。

1.產品決定來不來,服務決定了來幾次。老師用自己一次匯款的故事做開場。當被引導到自助機辦理匯款後,發現因手續費被扣導致匯達的款項數字會少、會讓收款方不易查找,於是很生氣,並暗自下決心再也不來這個網點了。這顯然是一次很差的服務體驗。為什麼會這樣?是因為引導員服務不細,想當然地認為客戶應該知悉這些細節。可見這個網點服務的水平算不上很好。老師總結到,產品是本,服務為翼、為輔,是圍繞著產品這個本發揮作用的,沒有產品,客戶不會來,但沒有好的服務,客戶不會再來,甚至來了也會走。我們常說拉戶不保戶、邊拉邊跑戶,講的是服務與營銷的關係,服務與產品,也是同理。可見服務之重要性。平時感覺不到,一旦缺失了,才知其價值、知其不可或缺。

2.銀行服務提供的三個階段。老師總結為標準化、個性化、價值化。一是服務標準化。這是基本的。好比酒店,語言、動作都很規範、得體,會微笑,禮儀做的好。但這還只是形式的層面,如果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客戶不會買賬,甚至會產生審美疲勞。二是服務個性化。比如低櫃服務。就是服務功能好,能幫助客戶解決實際問題、具體問題。這個可以讓多數客戶達到滿意。三是服務價值化。做到這一步可讓客戶達到感動。就是讓客戶感到超預期、物超所值,甚至是不可或缺的。能設身處地換位思考,真正地以客戶為中心,關注客戶極致體驗。從讓客戶滿意到讓客戶感動,可以說是服務工作一個飛躍,也是終極的努力目標。

3.好服務是設計出來的。這是此次課程老師一個核心的觀點。老師講了招商銀行深圳某網點服務環境設計的案例。是一個招行3.0網點,體現出“因您而變”理念。環境、動線、人的行為,都是可以設計的。老師強調了一個服務在客戶未開口之前的意識,比如遇老年客戶,就準備老花鏡,遇空調涼的情況下女士穿裙子,就送上毛毯,廳堂人人訓練有素,即使保安也擅長服務禮儀,等等。說到底是一個用心的問題。從整體設計上用心,比如招行,在具體動作中也用心,人人用心,比如海底撈。這樣,好的服務、超值服務、價值化的服務就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發生。

4.服務意識的兩個關鍵。一是做做客戶情緒的管理者,二是做客戶服務的藝術家。大家經常會說,員工缺主動服務的意識,認為自己只是個打工的,認為服務低人一等,怎麼辦?就是要把大家向這兩個關鍵來引導。比如一個網點負責人在處理客戶抱怨時,大約有這樣幾步:第一步,微笑詢問,亮明自己的身份,問,發生了什麼?有什麼我可以幫到您?這是早發現。第二步,是早隔離,請跟我來,我幫您解決,移步到休息區,把有抱怨客戶與業務區相隔離。第三步,做安撫,請坐、請喝水,送上一杯水,消消氣。第四步,傾聽,弄清到底發生了什麼。第五步,說出自己的意見、解決方案,您看這樣行不行?這樣一步一步的牽著客戶走,就舒舒服服地消了氣。事實上,好多客戶的抱怨並不是因為事情本身,而是對事情的態度、是服務意識問題。“我笑,定是能打動人的,任他是誰”,這話很對。老師總結了三點:服務是快樂的,服務是藝術的,服務是管理的。確實服務是篇大文章,服務是無止境的,做好服務有極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5.關於服務行為的三個到位。一是表情到位,二是動作到位,三是語言到位。表情到位,主要是要微笑。但這並不是簡單的露六到八顆牙齒的問題,這個意義不大,重要的是應當因人而異,應當發自內心。但微笑本身力量巨大,確實是很重要的。動作到位,包括站姿、坐姿、行資、蹲姿,當然主要的還是手勢。要靠手勢指揮廳堂秩序,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語言到位,就是說話術要訓練好。這三個到位,都體現出一個主動服務的意識。我們經常講的五聲服務,大致是說:來有迎聲、問有答聲、誤有歉聲、助有謝聲、走有送聲。還要再加上一個:疑有問聲。比如說銷戶,客戶來辦理銷戶,要主動問一聲,為什麼要銷戶呢?可給出若干理由讓客戶選擇。銷戶之後,還要加上一句有溫度的話:感謝你一直以來的關信任,希望今後能有機會繼續為您服務。這樣就比較完美了。

6.關於531服務法則。就是要研究一下5米之外,服務的表情、動作、語言應當是怎樣的,3米之外、1米到1.5米,又分別應當是怎樣的。定出規範,遵照去執行。總體上是要因人而動、“因您而動”,一切都是活的,可以收放自如。這一點恰恰是服務精神的精髓所在。

7.關於服務體驗的四重進階。主要是四個方面:亮度、溫度、速度、力度。第一,亮度,主要指形象,包括個人形象、網點形象。形象要走在行為前面。每個人的現象都要注意 因為服務是群舞、不是獨舞,要懂得100減1等於0的道理。有一個首因效應定律,就是客戶印象的來源,55%來自外表,38%來自自我表現(包括語音、語調、動作等)另外7%才是來自語言。也就是說,你說什麼不重要,你怎麼說才重要。第二,溫度,主要是指要有溫度的服務。有一個銀行開展了一個很有意義的工作,就是在冬天為每一位客戶送上一杯溫水。做到這個動作並不難,但是堅持每天做、對每一個客戶都做到,就很不容易。研究表明一個人來自物理的溫度,可以刺激心理溫度和情感溫度,在服務管理上很重要。講溫度還有個三多三少,值得借鑑:多用徵詢語,少用指令語;多用肯定語,少用否定語;多用專屬名,少用泛尊稱。比如要多問,我說明白了嗎?少問或不問:你聽明白了嗎?這二者之間有很大差異。第三,速度。據說超5分鐘辦不完,客戶就會煩躁。渣打很早就提出“快速響應8分鐘”,就是客戶從來到走,不超過8分鐘。這大約是客戶體驗方面一個規律性的東西。 第四,力度。做工作的力度要夠。比如大堂經理,人、機、料、環、信,五個方面缺一不可(對產品質量管理要素的一個借鑑)。

8.關於銀行網點未來。老師講到,在新零售時代,銀行網點會以更好的形式存在,就是凸顯優質服務的魅力。在產品同質化情況下,服務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也是不可複製的,大有可為。目前已進入消費升級時代,人們從應付生活轉向經營生活、享受生活。銀行網點服務做好了,可以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助一些力。

(2020.4.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