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GDP-9.5%,降幅僅次於湖北,天津還能逆天改命嗎?

一季度GDP-9.5%,降幅僅次於湖北,天津還能逆天改命嗎?

海河邊的津灣廣場和環球金融中心 來源搜狐城市

近日,已有25個省市公佈了2020年一季度GDP數據,從結果來看,全部負增長。特別是湖北降幅高達-39.2%,全省經濟活動幾近停滯。除了湖北,沿海發達地區普遍下滑幅度較大,比如北京一季度GDP-6.6%、上海-6.7%、廣州-6.8%、深圳-6.6%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經濟增長低迷的天津再次爆出"大新聞",一季度GDP降幅高達-9.5%,是全國除湖北以外降幅最大的地區。至此,天津經濟總量首次被新疆(3055.51億)超越,GDP排名也較去年同期下降一位。此前,社長在 文章中分析過天津經濟失速的深層次問題,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擊鏈接查看。

一季度GDP-9.5%,降幅僅次於湖北,天津還能逆天改命嗎?

那麼,此次天津經濟再次大幅下滑,原因是什麼呢?天津市統計局給出的解釋是:化工、汽車行業普遍受到衝擊。而石油、化工、汽車合計增加值佔天津規上工業的比重超過四成,銷售佔限上銷售額近三成。這些相關行業均出現下行,帶動影響天津市經濟下滑,其程度與其他地區相比更加顯著。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今年1~2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5%,其中汽車製造業下降31.8%、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下降12.3%。因此,在全國汽車、石化產業大幅下滑的背景下,高度依賴石化、汽車等重工業發展的天津無疑受衝擊最大。

另一方面,天津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不足降低了經濟抗跌能力。根據2019年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告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天津的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14%和20.8%。

這一比例不僅遠遠低於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甚至落後同為直轄市的重慶。我們先看看一線城市的情況。2018年北京高技術產業增加值佔新經濟比重是69.7%,廣州先進製造業佔工業增加值比重是58.4%,兩者都遠遠高於天津。

而這幾年是大家公認增長最好,經濟最活躍的深圳,2019年的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72.1%和67.3%。要知道,2016年深圳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只有7199.47億,略低於天津的 7238.70億。然而,到了2019年深圳規上工業增加值已經突破9000億,成為全國唯一一個超過9000億的城市。這其中,先進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功不可沒。

一季度GDP-9.5%,降幅僅次於湖北,天津還能逆天改命嗎?

來源第一財經

我們再來看看的重慶情況。重慶2020年一季度GDP下滑-6.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0.6%,具體來看汽車製造業下降10.4%。雖然受大環境影響重慶的汽車產業也遭受到較大沖擊,下降幅度也達兩位數,但重慶的另一大支柱產業電子行業增速超過兩位數,達28.3%,對沖了工業下行壓力,另外重慶的高技術新興產品也增勢迅猛,使得經濟抗跌能力要比天津更強。

此外,民營經濟不強也是天津急需補齊的短板,這次佛山也給天津上了一課。疫情之下,全國外貿行業哀鴻遍野,進出口遭到無情暴擊。然而,正是在不景氣的大背景之下,佛山的外貿行業卻逆勢增長,比上年同期增長10.3%(同期廣東省下降11.8%),增量貢獻度居廣東第一。

那麼,佛山為什麼能取得此次成績?與其發達的民營企業和活力的市場機制有極大關聯。佛山的民企主要集中在傢俱、燈具、陶瓷等行業,在疫情衝擊下,民企表現出了靈活性強、主觀能動性大的一面,紛紛展開自救,利用直播帶貨等新興消費形式將出口產品轉內銷,從而帶動了外貿行業的增長,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民營經濟的韌性強。

總結一下,天津的出路在哪裡?正如我在 文中所說,只有加快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先進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等高附加值綠色產業,利用京津冀一體化政策安排,主動承接北京高端產業外溢,同時釋放民營企業活力;長期來看開放膽子要更大一點,做北方開放之城,以開放倒逼改革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