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向我們提出了 羊性國民劣根性 距離文明還有多遠?

《狼圖騰》是一本我不想看下去的書,不想看下去不是它與我無緣,而是我捨不得把它一氣呵成的“撫摸完畢”,就像人在美好的事物面前,有些時候先思考的不是如何得到,而是生怕自己的魯莽破壞了事物的本質和美麗。狼圖騰即是給我這樣的感受。當我仔細凝望它的時候,裡面的每一個字似乎躍然紙面,我跟著他們策馬奔跑,引頸高歌。

毫無疑問《狼圖騰》是一本讓我熱血沸騰的小說,也是一本讓我忍不住流淚的小說,還是一本讓我哭過以後陷入深深思考的小說,這是狼圖騰的魅力所在。西班牙作家薩豐,在他的《天使遊戲》裡闡述對書籍的理解,他是這樣說的:“作者寫下的每一個文字都是有靈魂的,當你翻開一本書的時候,也是在與作者進行深入的靈魂對話。”都說文如其人,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狼圖騰》向我們提出了 羊性國民劣根性 距離文明還有多遠?

姜戎先生的《狼圖騰》在講述故事的時候,向我們提出了深刻的話題。


《狼圖騰》講述了狼的故事,它也是一本講述男人生存的好書:

《狼圖騰》由十幾個狼的故事組成,讓我們在與狼對話時,體會到蒙古草原狼的堅韌、耐性、殘忍、智慧、瘋狂、血腥、溫情。

這是我能想到形容狼的詞彙,華夏文明在形容狼時,多用這些詞彙,狼心狗肺、狼子野心、鬼哭狼嚎、狼狽為奸等。這些詞無疑都是貶義詞,甚至沒有一箇中性詞語,可見在漢民族文化裡,人是有多麼的恨狼,甚至想要把遇到的每一條狼抽筋拔骨才算解恨。

就連童話書裡都這樣描寫狼,狼騙了小紅帽,冒充小紅帽的奶奶想要吃掉小紅帽。狼可以為了食物不擇手段,這便是人恨狼的原因。可是如果狼沒有食物,便會因為飢餓、體弱,生病而死。狼從來不會出賣自己的群體利益,母狼會為了小狼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我也看到在某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兒子是會出賣父親的,學生是會打罵老師的,一些人會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不惜用各種手段得到某些他想要的東西。這是一個只講結果,不計過程的時代。

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在英國倫敦有家動物園,動物園裡有各種珍奇的動物,人們在觀賞珍奇物種的時候,不由得連連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物種的奇異多元。在動物園的最裡面,豎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這是世界上最殘忍的動物”很多人覺得奇怪,想要一探究竟。而牌子的後面是一面鏡子。讀者們,當我寫到這裡,難道還無法引起你們的深思嗎?


《狼圖騰》向我們提出了 羊性國民劣根性 距離文明還有多遠?

每一頭成年狼都是經歷了幼年期。


狼性與羊性是生存和死亡的對話:

《狼圖騰》實是信奉狼圖騰的草原遊牧民族,與有著幾千年華夏文明的農耕民族之間的對話。也是創造了物質文明的華夏文明,與人內心真正需求的精神文明之間的對話。是生存與死亡的對話,是人類的劣根性與狼性的對話,是狼性與羊性的對話。

無論學校的地理書、歷史書、或是語文書上,都這樣介紹中國。華夏文明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四大發明是中國的標誌,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我想每一箇中國人,看到這樣的介紹,都會為身為華夏文明的後代而驕傲。

可是我們也不得不看到,在中國歷史上,是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打到了多瑙河附近,建立了中國歷史上土地面積最廣闊的朝代——元朝。中國最末一個朝代——清朝也是馬背上得天下的民族。無論是元朝的蒙古族,還是清朝的滿族的血液裡都存有狼性。存有這種性格的民族我不會否定他的缺失,但我更不會否定他的優點。

身為文明人的我,在遇到很多問題的時候,會這樣想,或許拳頭是最有利的武器。武力在很多時候真的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因為我們都知道,當你面對愚蠢與不可理喻,任何語言和道理都是無效的,因為根本就無法溝通。不同世界的人都不願意面對,親人戀人尚且如此。何況不同理念民族之間的對話。

我想到魯迅先生因為對我們的國民失望,所以棄醫從文。我想起了革命者夏瑜為了革命拋灑熱血,而華小栓吃了革命者夏瑜的人血饅頭,並沒有治好肺癆。想到這裡,我心裡湧現的感受何止可用“心酸”二字可以形容。

我想到了幾個日本人統治下的村莊,我想到了日本人在屠殺手無寸鐵的國人時,沒有人反抗。否則,僅僅七千多萬的日本人怎麼敢在擁有四億五千萬中國人口的土地上橫行了八年之久。如果我們從日本人進駐東北開始,何止八年?如果沒有美國人在廣島長崎投放了兩顆原子彈,如果沒有俄羅斯的支援,沒有國共兩軍的合作,日本人何時戰敗還是個未知數。


《狼圖騰》向我們提出了 羊性國民劣根性 距離文明還有多遠?

中國歷史悠久,有著5000年的華夏文明。


笨是天生的,而愚蠢卻真的可怕:

我看到在《狼圖騰》中,綿羊群裡的一頭羊被狼吃掉時,周圍那些綿羊們圍著觀看的情景。和二戰時日本人屠殺中國人時,那些觀望的國人何其相象。有時候,愚蠢比笨還要可怕。愚蠢是不可理喻的,而笨是天生的。

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少戰爭,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安寧過。無論是人的世界還是狼的世界。在殘酷的競爭世界中,一個民族首先需要猛獸般的勇氣和性格,無此前提,智慧和文化則是無以附加的,民族性格一旦衰弱,在強手如林的歷史舞臺上,這個民族或許就會沒落。

我不敢說華夏文明的種族是個笨蛋,因為這個民族的好多人創造了勾兌酒精的美酒,轉基因的大豆和番茄,等等種種我不想羅列。我看到講究原則的貴族精神的沒落。誰敢說能製造出原子彈,去探月的國人笨,我不敢,你也不敢。可是流淌在這個民族血液裡的劣根性,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

我曾經看到過在這樣一則新聞,一個年輕醫生被一個憤怒的男人殺害。好多網友紛紛叫好。我雖沒有叫好,但是心裡安安覺得解氣。我忘記了,並不是那個年輕醫生造成了男人妻子兒女的死亡,我卻把對醫生的不滿都發洩在這位年輕醫生身上。我犯了以一類同的錯誤。當我意識到這個錯誤的時候,我覺得難過,我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我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這難道不是劣根性的一種表現?和書中觀看一頭綿羊被狼掏吃的群羊們有什麼不同。我感到汗顏。

微信朋友圈裡,有這樣一個故事引起了我的注意。講得是一個村霸調戲了婦女A,婦女B無意中看到了村霸調戲A的過程,A與B是朋友,可是在為B保密的情況下,B無論如何都不願意為A作證,後來B婦女也被村霸調戲,她卻站出來四處告狀,講述自己的遭遇,希望得到同情,給自己一個說法。道義在這裡得不到發揚。對自己利益的看重超過任何事情。

當年安利公司的產品在中國市場投放時,曾有一個這樣的規定,你覺得不好用的產品可以退換。所以很多主婦買了安利產品後,用掉一大半,然後去安利公司售後退換。安利公司上海售後部門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美國人很是不解。


《狼圖騰》向我們提出了 羊性國民劣根性 距離文明還有多遠?

狼和羊能夠和平共處,是需要先決條件的。


羊性國民劣根性距離真正的文明還有多遠?

我們都同情窮人,認為他們是社會最底層的人,付出了很多,但沒有得到應得到的部分

。我問過一個人,假如我們把一個富人法辦,他的財產分給窮人,你會去領麼?答案是肯定的。打土豪分田地,睡地主的小老婆的時代一去不復,那些分到土地的窮人們,和強權奪取別人財富的人有什麼不同嗎?後者在於掌握武力,前者在於貧窮更加愚昧和自私。

窮人普遍對於自己的蠅頭小利看得比命都要重要,卻對社會的普遍道義全然漠視。窮人和富人相比,並沒有什麼道德優勢可言,相反他們只是更加愚蠢和兇殘。

窮人和權貴在上下兩端牢牢的鉗住這個社會,讓發展走向固化。兩者互動在於,陰謀家更容易得逞,因為傻子足夠用,足夠騙。而一個文明社會的發展在於聰明人太多,傻子明顯不夠用。

這篇文章寫到這裡,我發現很多語言都無法完全表達我的想法,而且我的思維有些凌亂。好在我還清醒,姜戎先生在《狼圖騰》裡提出狼性和羊性兩個詞彙,我想他的本義是這個兩個詞彙後面的豐富內涵。是羊性國民性背後的劣根性。是讓我們疼痛的愚蠢和自私的殘暴。是狼圖騰與華夏文明龍圖騰之間永恆的秘密。

當華夏文明人缺失的某些品質得到完善的同時,我們血液裡流淌的羊性和劣根性便會消退。我們距離文明和貴族精神會越來越近,這需要多少代人的努力,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如果我們骨子裡缺失的部分無法彌補,我們這個民族將要再次面臨一些不可而知的狀況。那時,在過反省或許已然已晚。


《狼圖騰》向我們提出了 羊性國民劣根性 距離文明還有多遠?

文明距離國人絕不是一本書的距離。


我是喜歡電影的鑿壁小妖,我同樣喜歡讀書,和我一起聊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