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狼為報復人殺他們的馬,怪狼太凶殘還是怪人太貪婪?

前兩日晚間,夜已黑,我在家裡的書櫃前站了兩分鐘,期間還能聽見樓下人們散步的聲音,本來想找一本東野圭吾的懸疑小說打發時間,不知怎的,眼睛卻盯上了一本黑色封面,從側面看見了書名:《狼圖騰》。

猶豫了兩秒,我還是將它拿了下來。書的封面已經佈滿了灰。

我用酒精猛往上面噴,再用紙巾擦拭乾淨,就用最近普遍的消毒方式,給它把臉洗乾淨。

當我翻開第一頁,紙張已經有些泛黃,這才想起來,這可能是好多年前買的書,猶記得當年隨潮流買下了它,卻僅僅看了幾十頁就放下了,當時覺得不好看。

今次再翻開它,不想一眼便入了迷。

白日上班時的閒暇,我突然想起了它,便與同事說,昨晚我翻了一本書出來,叫《狼圖騰》,上面全是灰,我還用酒精前前後後的擦洗了幾遍,真是髒死了,不知道是我多少年前買的,但書真的好好看!

我就用這樣的方式,打了自己的臉。

現在我仍然只看了幾十頁,準確地說應該是隻來得及看這幾十頁,便迫不及待想寫下點什麼。


《狼圖騰》:狼為報復人殺他們的馬,怪狼太兇殘還是怪人太貪婪?


01 狼的血性

昨日恰好看到了狼報復人的故事。

事情是這樣的:

一群狼在頭狼的帶領下打圍了一群黃羊,那時黃羊群已在一片肥沃的草場吃飽了。

黃羊是草原上的野羊,它們不是人馴養的。那年,額侖草原上的黃羊數量太多,成千上萬的黃羊與人馴養的馬和羊爭奪草場,在草原人的心中,他們相當於害蟲。

狼群用計將黃羊趕進山樑後的大雪窩中,那裡是為它們量身定做的天然冰庫。上千頭黃羊走投無路跳下雪窩後,除了體量特別輕的黃羊能夠僥倖不陷下去,逃到遠處冰層厚些的地方,大多數已經吃得肚肥體圓的羊會有什麼下場可想而知。

書中有一段話的描寫是這樣的:那道山樑後面是額侖草原出了名的大雪窩。斜對面這面草坡是迎風坡,白毛風一起,這面坡上的雪就站不住,全刮到山樑後面去了,山那邊就成了大雪盆,背風窩雪,最邊上有半人深,裡面最深的地方能沒了旗杆。待會兒,三面狼群把黃羊趕過去山樑,再猛勁往下一壓,那是啥陣勢。

就這樣,狼群將羊群趕進大雪窩中,享受美食之後,還能利用這一處"冰庫"儲存糧食,來年開春飢餓的狼群還有肉吃。

白毛風:是我國自治區群眾對這種天氣的地方性稱呼,指大風、降溫並伴有降雪的天氣,在氣象上又稱"吹雪"或"雪暴"。出現白毛風時,草原積雪,大風又把地面的雪和雲中下降的雪漫天翻卷,地面和天空一片白茫茫,能見度極壞,對畜牧業、交通運輸影響嚴重。(來自百度)

書中記:蒙古古代有一個薩滿法師曾說,白毛風,白毛風,那是披頭散髮的白毛妖怪在發瘋。

狼群只要有食物,就不會來騷擾人畜。但是偏偏有些人不明白這個道理。

在狼群打圍的第二天,人群、狗群、八九輛牛車上裝著工具,一起去了大雪窩勾黃羊,人們勞作了一天,痛快了一天,把牛車裝得滿滿當當,最後滿載而歸。

但這只是羊群的一小部分,草原人知道草原的規矩,人可以吃狼食,佔狼的便宜,但不能趕盡殺絕,就像我們漢人的一句俗語: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但生產小組在收購站賣黃羊的熱鬧陣勢,讓那些民工盲流,外來戶紅了眼,他們千方百計從獵手的口中套出了凍黃羊的準確地點,並搶先一步將所有的凍黃羊全部運走,不管好的壞的,爛的臭的統統一網打盡,一點也沒給狼留下!

盲流:

1、為逃荒、避難或謀生,從農村常住地到城市、無穩定職業和常住居所的人們,稱為盲流入人口,簡稱"盲流"。有歧視色彩和歷史遺痕。

2、在我國特指1953年到1989年30多年間,農業剩餘勞動力或其他擺脫當時戶籍管理自發遷徙到城市謀生的人們。和戶籍管理雙元制有關。(來自百度)


《狼圖騰》:狼為報復人殺他們的馬,怪狼太兇殘還是怪人太貪婪?


那時,還有著名的一年一度掏狼崽活動,據說那年因為獎勵比往年高很多,狼崽皮的收購價也特別高,被掏的狼崽也就特別多。

書中有一段這樣的側面描寫:輕柔漂亮,高貴稀罕的狼崽皮,是做女士小皮襖的上等原料。此時已成為北方几省官太太們的寵愛之物,也是下級官員走後門的硬通貨。

被偷光食物的餓狼和痛失狼崽的母狼怒了、瘋了、不要命了,它們決意報復,它們一定要報復!

它們決定圍殺一批軍馬群。

於是它們計劃了一場閃電戰,在一頭熟悉草原地勢環境的頭狼的帶領下,計算天氣——利用草原的白毛風天氣,讓馬群和養馬官都看不清前路的天氣;利用地勢——大泡子,乾溼的泥塘能順利困住馬群;善用計策——逐個擊破,將負責看守軍馬的軍馬官逐個趕走,最後只剩下一個巴圖,然也無力迴天。

狼群不惜以自殺的方式,也要殺光這群馬。

此處,我不能把書中所有的情節都複述,但為了讓讀者可以理解我的體會,也許這段描寫能夠讓您明白一二:

一頭一頭大狼,特別是那些喪子的母狼,瘋狂地縱身躍起,一口咬透馬身側肋後面最薄的肚皮,最後以全身的重量做拽力,以不惜犧牲自己下半個身體為代價,重重地懸掛在馬的側腹上……一條被馬蹄踢破腹部的,踢下了馬餓瘋了的公狼,齜牙咧嘴地捲縮在雪地上嗥叫,可它還是拼命地用兩條前腿掙扎著,爬向倒地未死的馬,撕咬生吞那匹囫圇個的大馬,絕不放棄最後一次機會。只要它的嘴還在,牙還在,它就不管自己有沒有肚子,照吞不誤……

四五十頭餓狼圍殺七八十匹軍馬,馬全軍覆沒,狼大獲全勝,四個馬倌三個走散,剩下一個靠著祖傳的殺狼打狼絕技活了下來,可是卻被凍得遍體鱗傷,他騎得那匹異常勇猛的大黑馬幾乎成了殘廢。

狼的狠厲、兇殘、聰明、機智、貪婪、無畏、驕傲、孤注一擲在這一場戰役中體現得淋漓精緻。它們不怕犧牲,無畏犧牲,甚至願意以犧牲為前提為群狼鋪路,為死亡埋單。

它們必須用這場自殺式的報復才能抹平偷糧之仇,奪子之恨!

英國政治家、哲學家托馬斯·霍布斯說:人對人是狼。

是否是說,人性中可窺見狼性,狼性中可窺見人性。

那麼,狼的血性,是否存在於人的靈魂當中?


《狼圖騰》:狼為報復人殺他們的馬,怪狼太兇殘還是怪人太貪婪?


02 榮耀不需要華麗的辭藻

這兩日張偉麗擊敗喬安娜衛冕UFC世界冠軍的事火了。


《狼圖騰》:狼為報復人殺他們的馬,怪狼太兇殘還是怪人太貪婪?


我去了解了一下事情的經過,賽前,喬安娜曾在ins上po出一張戴防毒面具的海報,疑似暗諷讓中國這段時間備受其擾的新型冠狀病毒。


《狼圖騰》:狼為報復人殺他們的馬,怪狼太兇殘還是怪人太貪婪?


三月六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UFC首位中國冠軍張偉麗與波蘭選手喬安娜見面,兩人一見面局勢就顯得非常緊張。喬安娜對張偉麗言語上極度挑釁,說出類似"我會在週日完爆你!""我向你保證,你從來沒遇見過我這麼厲害的對手"這樣的話。

張偉麗一直面帶微笑,最後回以"閉嘴"二字。

三月八日,張偉麗擊敗對手喬安娜成功衛冕。

之後,喬安娜刪帖並道歉,她解釋自己只是覺得好玩,才發了這樣的照片開玩笑,並沒有惡意。

有些人認為,喬安娜是在侮辱對手,侮辱中國;有些人認為她後來刪除了照片並道歉解釋,本意不壞。但這些不是我今天想討論的重點,我想說,在張偉麗的身上我看見了和狼一樣的耐性和血性。

在拉斯維加斯,面對喬安娜的挑釁和辱罵,她始終微笑,雖然看起來笑得也不是那麼開心,但始終沒落風度,之後以"閉嘴"二字回擊,更像是忍無可忍之下的雲淡風輕。

口舌上的勝利不算勝利,拳頭上的贏才是真的贏!

最後,她在賽場上不負眾望贏得了比賽,為國爭光,為全世界的中國人掙了臉面,更是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人狠話不多,形容的就是她這樣的人。

我想,如果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用在這裡應該很合適,因為魯迅說過嘛,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榮耀不需要華麗的辭藻堆砌,而是需要自己捍衛!

人的血性用在該用的地方,如同張偉麗,叫做"精神",叫做"品質",叫做"為國爭光",若是用在不當的地方,只能稱之為"衝動"、"武斷"、"不自量力"……

張偉麗的成功,證明了中國人骨子裡的血性是多麼沸騰,多麼跳躍,無時無刻都渴望燃燒,就像草原上的狼。

魯迅說過一句話: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話。

我希望你做一個骨子裡帶有血性的人,對生活迎難而上,對夢想堅持到底,雖然我們可能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偉大夢想,但這種期盼,我很確定是出自骨血,只要血液還在流動,生命還在繼續,就一直一直不放棄。


《狼圖騰》:狼為報復人殺他們的馬,怪狼太兇殘還是怪人太貪婪?


03 關於那群馬

在我看得這個短暫的故事中,軍馬群被狼群圍殺,一匹馬都不剩,全去見了草原的天神騰格里。

但你不要以為這是一群束手就擒的馬。

書中寫到:原來已經被狼群衝亂的隊形便突然向頭馬快速集中,肩並肩,肚靠肚,擠得密不透風。幾百只馬蹄不約而同地加重了向下的力度,猛踩、猛跺、猛踢、猛尥……被裹夾到馬群中馬肚下的狼……有的被密集的馬蹄踩瘸了腿、跺斷了脊樑、踢破了腦袋,發出淒厲的鬼哭狼吼……

我看見的是一群與狼群搏殺的戰馬!

它們恨狼,恐懼狼,也殺狼。

這就是戰馬的血性,為了自己的生命而戰。

正因為人的血性,狼的血性,馬的血性,萬物生靈的血性,才讓這個世界生機勃勃,蒸蒸日上。

就像王小波筆下那隻"特立獨行的豬",正因為它是一頭特立獨行,有血性的豬,它不甘於被人圈養,最後才能從家豬蛻變成野豬,找到了自由,掌握了命運,免於變成人們餐桌上的回鍋肉。

有句話說,人有時候就是需要一點運氣;

其實,人很多時候,還需要一點"血性"。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