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章內容中,已經講到質量管理的崗位,那這些崗位的職責究竟是什麼呢?接下來就進行介紹:
1. IQC的崗位職責:
1. 負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進料檢驗和相關數據的記錄;
2. 負責將使用檢驗工具儀器的定期送去校正(內校、外校);
3. 負責對檢驗產品的標識、隔離,如合格品標識、不合格品標識、特採標識等;
4. 負責跟蹤進料不良品的處理結果;
5. 負責對長期存貯的進料產品進行復檢,確認其狀態;
6. 負責本區域的5S工作;
7. 完成上級交的其他工作
(注:因為現在很多企業的IQC很少具有數據的統計和分析能力,所以這些職責不寫在此,當然如果IQC有這些方面能力,可以納入,IPQC、FQC和OQC也是一樣;)
2. IPQC的崗位職責:
1. 負責製程加工產品的首件、巡檢、末件的檢驗和相關數據的記錄;
2. 負責將使用檢驗工具儀器的定期送去校正(內校、外校);
3. 負責對檢驗產品的標識、隔離,如合格品標識、不合格品標識等
4. 負責對製程檢驗中產品的問題及時發現和提出,告知操作員,並跟蹤改善結果;
5. 負責跟蹤製程不良品的處理結果;
6. 負責本區域的5S工作;
7. 完成上級交的其他工作;
3. FQC和OQC的崗位職責:
1. 負責對成品或出貨產品的檢驗和相關數據的記錄;
2. 負責將使用檢驗工具儀器的定期送去校正(內校、外校);
3. 負責對檢驗產品的標識、隔離,如合格品標識、不合格品標識等;
4. 負責跟蹤不良品的處理結果;
5. 負責對長期儲存成品、半成品進行復檢,確認其狀態;
6. 負責按照客戶的要求對產品的包裝運輸方式、ROHS標籤、出貨標籤等確認;
7. 負責本區域的5S工作;
8. 完成上級交的其他工作;
4. QE的崗位職責:
1. 負責編制製程檢驗、來料檢驗、CCD選別、出貨檢驗的檢驗規範(SIP);
2. 負責異常和不良品的質量問題分析、處理,並做出相應的改善;
3. 負責編制與品質相關的文件和表單;
4. 協助部門負責人處理客訴,組織品質會議檢討,並給客戶回覆8D報告;
5. 完成部門數據的統計分析,協助部門負責人做好品質週報、月報、年報總結;
6. 協助部門負責人完成部門人員的培訓工作;
7. 協助部門負責人管理日常工作安排;
8. 協助部門負責人對品質區域5S工作的監督、檢查;
9. 完成部門負責人交辦的其他任務;
5. SQE的崗位職責:
1. 負責新供應商的審核評價;
2. 負責將IQC檢驗的不良反饋給供方,跟蹤供方的返工結果和改善報告;
3. 負責對供應商來料情況的分析,並推動異常點的改善;
4. 負責供方提供新品的樣品、承認書等資料的審核、管理;
5. 協助部門負責人做好供應商的品質週報、月報、年報總結;
6. 完成部門負責人交辦的其他任務;
6. QA的崗位職責:
1.負責監控工藝狀態和產品全程質量;
2.負責推動相關部門對問題產品的及時解決,並改善質量控制;
3.負責制定新產品質量管理計劃,並監控實施,使新產品質量水平達到預定目標;
4.負責配合研發部、技術部對新產品進行試製和質量控制;
5.負責分析最終產品及過程產品失效原因,並提出改善方案;
6.完成部門負責人交辦的其他任務;
(注:小企業可以將QA的工作分給QE去做,可以不要這個崗位!)
7. 品質經理的崗位職責:
1.負責部門日常重要事務的處理和績效考核審核;
2.負責制定部門年度的質量目標;
3.指導QE(QA)對部門規範、文件的編制,審核;
4.負責客訴的處理,參與品質會議檢討,並給客戶回覆8D報告;
5.負責組織其他部門人員對產品質量標準、控制方法等規範和文件的學習;
6.負責品質週報、月報、年報總結,根據異常點制定質量改善方向;
7.負責按照年度培訓計劃對部門人員進行培訓;
8.負責供應商的管理;
9.負責與其他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
10.負責部門區域5S工作的監督;
(注:一般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由品質部負責,品質部經理就需要負責體系的運行、修訂、審核等工作!)
(PS:基礎知識寫到今天應該也差不多完了,這一章結束後需要停更幾天,一來是規劃下後面的內容;二來是準備開一篇短篇小說,這段時間真心的謝謝大家的支持,謝謝!後面希望大家繼續支持下!)
閱讀更多 蟻文化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