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豹斷尾,吉利接盤,長豐獵豹將淪落為代工廠?

該來的總會來,該走的也無法挽留。

華泰、眾泰、獵豹、力帆,中國車市的“破產預警四大金剛”,讓市場操碎了心。

就在4月27日,又有一則關於獵豹的消息塵埃落定。吉利控股集團與湖南省人民政府、長沙市人民政府在長沙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託管湖南省省屬國有企業長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屬湖南獵豹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長沙工廠,從事新能源汽車整車的生產和銷售。

獵豹斷尾,吉利接盤,長豐獵豹將淪落為代工廠?

于吉利而言,此舉是其逆勢擴張的一步,獵豹長沙工廠將成為其新能源大局上的一塊拼圖。

近年來,吉利的新能源版圖一再擴張。品牌方面,吉利目前旗下已擁有吉利品牌新能源,定位高端純電動的幾何汽車,與沃爾沃汽車合資打造的、定位新潮高端的領克汽車,以及4月新鮮出爐的、主打低端並承載著吉利出行業務野心的楓葉汽車。在生產方面,吉利近年來與陝西西安、浙江長興縣、浙江寧波市等多地簽署新能源整車工廠、變速器、零部件產業園等生產合作協議,總投資規模超過千億,已有產能高達百萬輛。

託管後,吉利將對獵豹長沙基地現有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導入新能源汽車產品及技術、授權使用吉利品牌和商標、在獵豹汽車公司產品目錄上擴展吉利商標和新能源汽車產品公告、進行技術和質量管理、組織進行生產經營等整套解決方案,利用“長株潭”汽車產業聚集效應,從事吉利品牌的新能源汽車整車的生產和銷售。

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一如以往的有信心,他表示,復工之後,吉利的產業鏈供應鏈趨於穩定,生產經營相關指標已恢復到正常水平。吉利將積極幫助長豐獵豹早日擺脫困境、實現新的發展。

獵豹斷尾,吉利接盤,長豐獵豹將淪落為代工廠?

於獵豹汽車而言,這仍是一次斷尾求生。

作為破產預警四大金剛中唯一有國資背景的,長豐獵豹也曾有過輝煌。扉旅汽車查閱公開資料顯示,早在1995年,長豐便與日本三菱汽車合作,引進三菱帕傑羅的技術,隨後投資3.2億元進行技術改造,並於1999年建成了年產3萬輛的輕型越野車生產基地。2001年,長豐獵豹由軍隊移交湖南省政府管理,憑藉“軍工品牌”的勢頭,一度成為SUV車型銷冠。2009年以來,長豐集團與廣汽集團合作,引進了廣汽菲亞特、廣汽三菱兩大整車項目,但與此同時重組卻使長豐失去了上市公司融資平臺和長沙整車生產基地等資源。2014年起,長豐獵豹重新獲得了汽車生產資質陸續推出獵豹Q6、CS10、CT7、CS9等車型。2017年,獵豹汽車實現整車銷售12.5萬輛,實現銷售收入113.2億元,達到了品牌的高光時刻。

逆轉出現在2018年。2018年年初,躊躇滿志的獵豹汽車曾制定了2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然而就在此時,隨著中國汽車市場深度調整、SUV市場紅利的逐漸消失、國五排放標準轉國六等多方面因素同時發酵,獵豹汽車形勢急轉直下。2018年末,獵豹全年銷量僅為8.64萬輛,不僅沒有實現20萬的目標,較上年相比仍有大幅下滑。

此後,獵豹為了求生,也做過諸多調整。品牌上換過LOGO,也推出過高端車型,但結果都不盡人意。2019年,隨著汽車市場整體產銷進一步下滑,獵豹全年共實現銷量3.32萬輛,暴跌61.6%。

降薪、人事調整,甚至“被破產”,獵豹徹底陷入泥潭。此前有媒體報道,為擺脫困境,獵豹汽車不得不計劃出讓旗下四大生產基地,只保留旗下永州基地,滁州基地將進行出讓,荊門基地移交政府,長沙工廠則將交由吉利。如今,吉利托管長沙工廠已成定局,獵豹何去何從仍無定論。

車市大勢之下,強者未必恆強,但弱者卻很難再積貧積弱的處境中翻身。獵豹之後,下一個斷尾者又將是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