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路”遊蹤:煙花三月去揚州看一個城市的風骨


“疫路”遊蹤:煙花三月去揚州看一個城市的風骨

煙花三月的揚州/張國勇攝

小時候喜讀明清小說,馮夢龍的"三言”是必讀書目。而我以為,揚州就是明清小說的故事背景。

“疫路”遊蹤:煙花三月去揚州看一個城市的風骨

揚州東關/張國勇攝

突如其來的疫情,幾十天,人與人,城市與城市,省際與省際的隔離,需要時間去疏通。疫情平穩,大江南北的花期已至,人沉鬱的心情也需要醫治、理療、疏通,這時候,去哪兒呢?

“疫路”遊蹤:煙花三月去揚州看一個城市的風骨

揚州瘦西湖/張國勇攝

此時,最好的花開在揚州。煙花三月的揚州,花不繁,枝不密,春風,正適合自由自在的穿過樹葉,清清爽爽的吹在臉上。

“疫路”遊蹤:煙花三月去揚州看一個城市的風骨

揚州的玉蘭/張國勇攝

我喜歡這種花影婆娑的感覺,瘦西湖最早不是湖,而是一條河,叫保揚河。

“疫路”遊蹤:煙花三月去揚州看一個城市的風骨

古保揚河畔/張國勇攝

隋唐到明清,官宦、鹽商、富賈、名流……沿河修建了一些亭臺樓閣,從而形成了今天瘦西湖現在的格局。

“疫路”遊蹤:煙花三月去揚州看一個城市的風骨

瘦西湖園林/張國勇攝

無論白天在瘦西湖,還是夜晚到古運河邊的東關古巷,人們彷彿置身於市井氣息極濃的明清小說裡。

“疫路”遊蹤:煙花三月去揚州看一個城市的風骨

揚州古典園林/張國勇攝

來往於揚州市井,沒絲毫俗氣,歷經千年的揚州風骨,內斂、沉穩、雅緻。與我所經歷的其他城市不一樣。

“疫路”遊蹤:煙花三月去揚州看一個城市的風骨

瘦西湖一景/張國勇攝

穿越東關古運河邊那條千米古街,既能嗅到杜十娘、董小宛清奇的脂粉氣息,也能感覺到鑑真、石濤等高僧律已的禪意。

“疫路”遊蹤:煙花三月去揚州看一個城市的風骨

揚州古典園林/張國勇攝

揚州八怪吃過這裡吃過酒,唐宋八家,詩詞名流,古代賢達也都是這條街的常客。

“疫路”遊蹤:煙花三月去揚州看一個城市的風骨

揚州東關街/張國勇攝

就連古代帝王,上到隋朝的隋煬帝,下到清王朝的康乾二帝,收了傲視天下的威儀,千里迢迢來到揚州賞花拂柳。

“疫路”遊蹤:煙花三月去揚州看一個城市的風骨

揚州瘦西湖/張國勇攝

他們脫下莊嚴肅穆的朝服,換上百姓衣裳,在揚州流連忘返,停下來,過幾天人間煙火的日子,不想拘謹。

“疫路”遊蹤:煙花三月去揚州看一個城市的風骨

揚州的古典民居/張國勇攝

在人們的印象中,揚州似乎很軟。

“疫路”遊蹤:煙花三月去揚州看一個城市的風骨

揚州瘦西湖上的花影/張國勇攝

躺下來,一切都能放空,頭腦中繁雜,離亂,麻煩,都從身體中抽離出來,閉上眼睛,就不想醒來。

“疫路”遊蹤:煙花三月去揚州看一個城市的風骨

揚州茶舍/張國勇攝

在揚州的醉生,但不夢死。那些恍然如夢的歷史,如今都被繁華和平和包裹起來。

“疫路”遊蹤:煙花三月去揚州看一個城市的風骨

瘦西湖花徑/張國勇攝

也有不軟的時候,那些揚州骨子裡的堅硬,縱是十日利刃不停,縱然是血流成河,人們也要用不屈服,捍衛俗世的寧靜。

“疫路”遊蹤:煙花三月去揚州看一個城市的風骨

揚州夜景/張國勇攝

這些故事都寫在王秀楚的《揚州十日記》中。

揚州的溫婉平和,骨子裡並不缺少男人的血性,煙花三月的揚州,有人們不易察覺的風骨,歷經千年,成為這個城市的性格。

“疫路”遊蹤:煙花三月去揚州看一個城市的風骨

揚州遊蹤/張國勇攝


“疫路”遊蹤:煙花三月去揚州看一個城市的風骨

揚州遊蹤/張國勇攝


“疫路”遊蹤:煙花三月去揚州看一個城市的風骨

揚州遊蹤/張國勇攝


“疫路”遊蹤:煙花三月去揚州看一個城市的風骨

揚州遊蹤/張國勇攝


“疫路”遊蹤:煙花三月去揚州看一個城市的風骨

揚州遊蹤/張國勇攝


“疫路”遊蹤:煙花三月去揚州看一個城市的風骨

揚州遊蹤/張國勇攝

“疫路”遊蹤:煙花三月去揚州看一個城市的風骨

揚州遊蹤/張國勇攝


“疫路”遊蹤:煙花三月去揚州看一個城市的風骨

揚州遊蹤/張國勇攝


“疫路”遊蹤:煙花三月去揚州看一個城市的風骨

揚州遊蹤/張國勇攝


“疫路”遊蹤:煙花三月去揚州看一個城市的風骨

揚州遊蹤/張國勇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