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路”游踪:烟花三月去扬州看一个城市的风骨


“疫路”游踪:烟花三月去扬州看一个城市的风骨

烟花三月的扬州/张国勇摄

小时候喜读明清小说,冯梦龙的"三言”是必读书目。而我以为,扬州就是明清小说的故事背景。

“疫路”游踪:烟花三月去扬州看一个城市的风骨

扬州东关/张国勇摄

突如其来的疫情,几十天,人与人,城市与城市,省际与省际的隔离,需要时间去疏通。疫情平稳,大江南北的花期已至,人沉郁的心情也需要医治、理疗、疏通,这时候,去哪儿呢?

“疫路”游踪:烟花三月去扬州看一个城市的风骨

扬州瘦西湖/张国勇摄

此时,最好的花开在扬州。烟花三月的扬州,花不繁,枝不密,春风,正适合自由自在的穿过树叶,清清爽爽的吹在脸上。

“疫路”游踪:烟花三月去扬州看一个城市的风骨

扬州的玉兰/张国勇摄

我喜欢这种花影婆娑的感觉,瘦西湖最早不是湖,而是一条河,叫保扬河。

“疫路”游踪:烟花三月去扬州看一个城市的风骨

古保扬河畔/张国勇摄

隋唐到明清,官宦、盐商、富贾、名流……沿河修建了一些亭台楼阁,从而形成了今天瘦西湖现在的格局。

“疫路”游踪:烟花三月去扬州看一个城市的风骨

瘦西湖园林/张国勇摄

无论白天在瘦西湖,还是夜晚到古运河边的东关古巷,人们仿佛置身于市井气息极浓的明清小说里。

“疫路”游踪:烟花三月去扬州看一个城市的风骨

扬州古典园林/张国勇摄

来往于扬州市井,没丝毫俗气,历经千年的扬州风骨,内敛、沉稳、雅致。与我所经历的其他城市不一样。

“疫路”游踪:烟花三月去扬州看一个城市的风骨

瘦西湖一景/张国勇摄

穿越东关古运河边那条千米古街,既能嗅到杜十娘、董小宛清奇的脂粉气息,也能感觉到鉴真、石涛等高僧律已的禅意。

“疫路”游踪:烟花三月去扬州看一个城市的风骨

扬州古典园林/张国勇摄

扬州八怪吃过这里吃过酒,唐宋八家,诗词名流,古代贤达也都是这条街的常客。

“疫路”游踪:烟花三月去扬州看一个城市的风骨

扬州东关街/张国勇摄

就连古代帝王,上到隋朝的隋炀帝,下到清王朝的康乾二帝,收了傲视天下的威仪,千里迢迢来到扬州赏花拂柳。

“疫路”游踪:烟花三月去扬州看一个城市的风骨

扬州瘦西湖/张国勇摄

他们脱下庄严肃穆的朝服,换上百姓衣裳,在扬州流连忘返,停下来,过几天人间烟火的日子,不想拘谨。

“疫路”游踪:烟花三月去扬州看一个城市的风骨

扬州的古典民居/张国勇摄

在人们的印象中,扬州似乎很软。

“疫路”游踪:烟花三月去扬州看一个城市的风骨

扬州瘦西湖上的花影/张国勇摄

躺下来,一切都能放空,头脑中繁杂,离乱,麻烦,都从身体中抽离出来,闭上眼睛,就不想醒来。

“疫路”游踪:烟花三月去扬州看一个城市的风骨

扬州茶舍/张国勇摄

在扬州的醉生,但不梦死。那些恍然如梦的历史,如今都被繁华和平和包裹起来。

“疫路”游踪:烟花三月去扬州看一个城市的风骨

瘦西湖花径/张国勇摄

也有不软的时候,那些扬州骨子里的坚硬,纵是十日利刃不停,纵然是血流成河,人们也要用不屈服,捍卫俗世的宁静。

“疫路”游踪:烟花三月去扬州看一个城市的风骨

扬州夜景/张国勇摄

这些故事都写在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中。

扬州的温婉平和,骨子里并不缺少男人的血性,烟花三月的扬州,有人们不易察觉的风骨,历经千年,成为这个城市的性格。

“疫路”游踪:烟花三月去扬州看一个城市的风骨

扬州游踪/张国勇摄


“疫路”游踪:烟花三月去扬州看一个城市的风骨

扬州游踪/张国勇摄


“疫路”游踪:烟花三月去扬州看一个城市的风骨

扬州游踪/张国勇摄


“疫路”游踪:烟花三月去扬州看一个城市的风骨

扬州游踪/张国勇摄


“疫路”游踪:烟花三月去扬州看一个城市的风骨

扬州游踪/张国勇摄


“疫路”游踪:烟花三月去扬州看一个城市的风骨

扬州游踪/张国勇摄

“疫路”游踪:烟花三月去扬州看一个城市的风骨

扬州游踪/张国勇摄


“疫路”游踪:烟花三月去扬州看一个城市的风骨

扬州游踪/张国勇摄


“疫路”游踪:烟花三月去扬州看一个城市的风骨

扬州游踪/张国勇摄


“疫路”游踪:烟花三月去扬州看一个城市的风骨

扬州游踪/张国勇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