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回憶2019

2019/1/7

海的回憶2019


今晚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打開了N年沒有用過的QQ空間,居然發現了整整十年前Jane寫的一篇《海的回憶》。

仁者愛山,智者愛水。

這句話不是說我,因為我愛水,卻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但是喜歡海是真的。

第一次見到海,是在1999年,漫步在淺水灣的沙灘上,看著嬉鬧的孩子在興奮的挖金色的沙,平靜的海面上撒著餘暉的淡金色的閃爍光芒,那個時候已經是夕陽西下時分。只是匆匆的停留了半個小時,對海的驚鴻一瞥,讓我留下的回憶是金色的。

直到八年後,再次站在南中國的海邊的時候,我對自己說:大海,終於擁你入懷。在西衝略顯粗糙的沙灘上,我終於有時間像八年前見到的海灘上的孩子們那樣,興奮的挖沙,找螃蟹,揀貝殼,然後把漂亮而整潔的貝殼收集成一個小堆,埋在一塊大礁石的後面,興奮的說“十年後我再來找它們”。

住在那個海濱城市的時候,總在休息的時候想去看海,或是游泳,或是曬曬太陽,或是沿著海邊狼牙交錯的岩石攀爬走完整個半島,用自己流氓的話說“那個夏天不是去海邊自我蹂躪幾回”,忘記了要坐3個小時給公交,忘記了被岩石割傷手掌的疼痛,忘記被曬得發紅脫皮的可憐模樣,還是興奮的想去海邊。

最刺激的一次,是參加驢友的自虐活動——海岸線穿越,在驢友自虐係數裡是最低的,但是還是讓我有很大的成就感,在陡峭的礁石峭壁上爬上爬下,抓著藤蔓植物四腳並用,用相機拍攝碧浪的大海,灰白的礁石,浪花拍打崖壁撞出的白色泡沫……

最傻逼的一次,是拿了一個新的救生圈,在海邊傻子一樣的用嘴吹氣,吹得臉紅脖子粗半小時後,被朋友搶過去,拿到附近賣救生圈的小店,5塊錢,自動加滿氣,要知道,這是一個直徑1.5米的大大救生圈,估計等我吹到肺都炸了,太陽都落山的時候,救生圈還是癟癟的……

最浪漫的一次,是在快要太陽快沉入海平面的時候,沙灘上人群漸少,只有兩個人光著腳散步的時候,沙子軟軟的陷進腳丫裡,很舒服很愜意,偶爾撿起一個貝殼,孩子氣的把它扔進海里,在夕陽的金色天空裡劃出一個漂亮的拋物線……

後來來到一個近海卻看不到海的城市,據說上海的海是灰色的,沙灘是人工的!?這樣的海,實在讓我提不起興趣。

2009年,我們也有一個看海的計劃,嗯,是南下好呢還是北上好呢?好像還沒看過北方的海,希望能增加腦海中對海的回憶,再一起去撿貝殼,把它埋在沙灘上,做孩子氣的傻事情。

——2009.1.13

---跨越十年的分割線---

“仁者還愛著山,智者依然愛水。”

這句話是從2009版《海的回憶》中抓過來改良的:我也愛水,雖然不夠聰明,但也喜歡大海。

作為一個山區長大的孩子,本人第一次見到海,是在2002年,來到一個近海卻看不到海的城市,上海的海的確是灰色的,沙灘也的確是人工的!當時和幾個同學朋友一起從市區單程倒騰了2個多小時的公交車,到達了最南端的灰色的海灘。吹著冷風興奮的把沙灘上的泥巴塗在臉上拍照,裝作自己是一個土著。

在那之後,隔了4年多的時間,才第二次在南中國海邊再次看到大海。這次是真正的大海,有沙灘、有礁石、有浪花、有小螃蟹。最重要的是,有最親密的人一起看海。雖然當時什麼物質條件都沒有,也是轉了好幾趟公交車倒騰了2個多小時才到。在那個時刻,快樂就是這麼簡單。

接下來的每一次看到海,好像生活都有了比較顯著的變化。

有兩人攜手一起看浪漫的海,2013年的廈門,兩個人在鼓浪嶼欣賞落日的餘暉。

有奔忙過程中匆匆看到的海,那是各自在工作差旅途中:青島、馬賽、海口……

最讓人感動的,是2018年,在《海的回憶》這篇文章之後的9年,一家4口又一次來到了深圳的同一片海灘。

時間就是這麼可愛,在非常不經意間給你一個驚喜。

——2019.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