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大戰如此重要,劉備卻偏偏不帶上諸葛亮,爲何?

用戶65219092966


夷陵之戰劉備是打孫權,孫權一度被諸葛亮視為盟軍,在諸葛亮的眼裡,曹操才是他們共同的敵人,所以,當劉備提出來打孫權的時候,諸葛亮是不同意的。這也就是劉備不怎麼待見諸葛亮的原因。

當時劉備比較倚重的謀士是法正和龐寵,可是,這兩個人偏偏在打夷陵之戰的時候,就已經死翹翹了。劉備賬下的重要謀士,也就剩下諸葛亮了。

既然諸葛亮不贊成他,他當然有事也不帶上諸葛亮了。

劉備為什麼要急於和盟友孫權打仗呢?

因為關羽在敗走麥城的時候,被孫權給殺掉了。關羽在敗走麥城前,是為劉備守護著荊州這個地盤的,關羽一死,這下好了,整個荊州都是孫權的了。

對於劉備來說,自己死了弟弟,還失去了土地,這個仇他不報的話,他怎麼能咽的下這口氣去呢,所以,他集結好大軍後和張飛約定好一起來伐吳。

可是,張飛並沒有來的急和劉備集合,他就被自己的部下給殺了。

劉關張兄弟三人,已經有兩人陣亡了,就剩下劉備一個人了。劉備必須要去幹掉或者說是收回荊州,畢竟這裡本來就是他的地盤。

當時劉備率領了五萬大軍來到吳國,吳國這邊是派了書生陸遜來應戰的。

陸遜這個人,本就是一個書生,甚至之前劉備連他的名字都沒聽說過,再加上陸遜率領的人馬和自己差不多。劉備斷定自己打敗陸遜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可是,劉備真的小看了陸遜,陸遜可是一位儒將,誰要是小看他,誰就等著倒黴吧。

陸遜知道劉備報仇心切,他此次前來肯定是銳不可挫。

面對這樣的現狀,陸遜選擇的是避其鋒利,只是小規模和他作戰,並不發動大的戰爭,他是想先消耗掉劉備的銳氣。

劉備可是等不及的,他開始派先鋒去陸遜大帳前挑釁,大罵陸遜縮頭烏龜,但是,陸遜就是鐵了心,無論你如何罵他,他自是不出營,不應戰。

起先一直都是劉備佔有主動權,可是劉備畢竟是來攻擊的一方,他這邊隨著時間的推移,士兵的士氣漸漸的也消沉了下去。

再加上到了夏天,天氣越來越熱了。

當時他們是在長江邊上打仗,那個天氣士兵真的受不了了,再加上人家陸遜根本就不屑於他們,他們也是沒辦法。

在極其無奈的情況下,劉備只能命令水軍,把營寨建在密林當中,畢竟這裡風大涼爽,在這裡可以避過炎熱的夏天,等到秋天天涼了,再去打陸遜。

就這樣劉備的大軍,在密林裡安營紮寨了有二三百里地長,還是作一字式展開,這個情景,就如同當年曹操赤壁之戰時連在一起的戰船。

陸遜這邊不應戰的做法,被他們自己人很是看不起,畢竟敵人都上門來罵娘了,陸遜根本不敢應戰。當時陸遜的手下都是對他大家指責。

可是,對於這些流言蜚語,陸遜是毫不在乎。

當他看到劉備的大軍在密林的兩百多里地的範圍內駐紮了幾十座大寨的時候,他意識到機會到了。

於是,陸遜開始召集部下,趁著夜色,舉著火把去燒劉備的軍營。

就這樣第一個,第二個......。

幾十座劉備的軍營全部燃燒著了,劉備的士兵燒死了大部分。劉備也是狼狽的逃跑,就在逃到白帝城的時候,他生病了,而且是很重的病,他意識到自己大限已到了,所以,他趕緊把諸葛亮叫到白帝城來託孤。

陸遜這邊,因為他打了一個大勝仗,他的那些部下對他佩服的更是五體投地。沒想到僅僅用火,就輕而易舉的打敗了劉備的大軍。

至此,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勢,已經牢牢的不可逆轉了,劉備一死,諸葛亮開始在蜀國撐起了一片天,他開始用智謀和孫權,曹魏來周旋了。


史學達人


夷陵之戰中劉備的用人之謎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為大家帶來夷陵之戰的八卦分析。前兩期我們指出了蜀國發動這場戰爭是必要而迫切的,而蜀國內部的核心集團至少是不反對的,那麼為什麼在這麼關鍵的一戰中,諸葛亮和趙雲都沒有在最前線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索一下劉備在夷陵之戰中的用人之謎。

夷陵之戰中雙方參戰的主要將領名單如下:

吳國:陸遜、孫桓、朱然、潘璋、徐盛

蜀國:劉備、馮習、張南、傅彤、吳班、黃權

可以看到,吳國的高級將領基本都參與了,而蜀國方面,我們熟悉的馬超、魏延、諸葛亮、趙雲都沒有參加。這裡說明一點,黃忠此時已過世,而張苞關興的問題大家可以參考《蜀國的衰亡或源於“不孕不育之症”》一文,這二人在歷史上是沒有多少表現的。我們刨除這幾位演義裡面出場的主要將領後,再來說明馬超等四人的問題。

馬超未參加此戰,一般被認為是要防禦北方的魏國,並且不受劉備信任。這兩點都有一定的道理,此外馬超此時的身體可能已經不太好了,夷陵之戰開始於公元221年,而馬超在公元222年末去世,並且從其《臨沒上疏》可以看出其晚年心緒可能很有問題,因此馬超可能已經不適合遠征了。

魏延不參加此戰,原因很明顯,作為漢中太守的他要堅守蜀國的北線防禦。

那麼諸葛亮和趙雲為何沒有前往夷陵之戰的前線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諸葛亮的問題。劉備在世之時,諸葛亮直接參與軍事戰鬥的記錄只有一次,即是劉備伐蜀圍攻雒城時,與張飛趙雲共同入蜀。除此之外,諸葛亮通常都是坐鎮後方,為劉備籌措軍餉、管理內政,這一點與曹魏的荀彧是很相似的。而與張飛趙雲入蜀,除了支援劉備外,可能也有使其處理蜀地佔領區域政務的考慮吧。因此夷陵之戰中,諸葛亮留守成都,穩固後方,這是非常重要的任務,並且此時蜀國內部的反對派還是很多的,比如夷陵之戰後,漢嘉太守黃元就發動叛亂,而諸葛亮也很好的處理了這次危機。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趙雲的問題。夷陵之戰中,從嚴格意義上說,趙雲是參加了的。只不過其職責是總督江州軍務,籌措軍糧。這其實也是很重要的責任。江洲作為蜀國的戰略要衝,向東可以接應永安方向的戰鬥,向北可以抵禦魏國的入侵,向南可以威懾南中地區的少數民族。

因此必須要有值得信賴的人來駐守。而以當時的情形來看,趙雲未必是最佳人選,但對於人才凋零的蜀國來說,卻是唯一可用的人選了。

實際上,如果我們將吳蜀在這一戰中戰略部署和人員配置做對比,我們發現魏延、諸葛亮、趙雲這三人所做的工作與孫權在吳國所擔任的責任是相似的。

那麼在人員如此匱乏的情勢下,劉備為何還敢於發動這場戰爭呢?原因有三:

第一、對自己軍事能力的自負

劉備對自己打仗的能力是非常自信的,事實也確實如此,他親自率兵打下了蜀國的每一寸土地。在劉備心裡,軍事上能和自己有一拼的估計就只有呂布、曹操等幾個人。而這種自信到他的晚年可能已經變成了自負,因此他覺得只要自己還能上戰場指揮,就沒有不能打的仗。

第二、對吳國武將群臣的蔑視

這一點也是很奇怪的一種現象,蜀國從劉備到關羽,似乎始終覺得東吳沒人能打仗。孫策周瑜死後,他們的這種錯誤認識就更根深蒂固了。劉備對呂蒙還稍有忌憚,而呂蒙一死,他就更覺東吳朝中無將了。

第三、對自己提攜的“荊州系”青年將領的自信

這一點是支撐劉備敢於發動這場戰爭的最重要原因。參與此戰的主要將領,馮習、傅彤、張南等都是從荊州開始跟隨劉備的,吳班也算是劉備的小舅子,黃權也是劉備極為看重之人。這些人既是劉備瞭解也是劉備信任的人。

我們總被演義或遊戲中的一些設定所迷惑,理所當然的認為黃忠魏延能力強,馮習傅彤之流不過三四流的將領,但實際上,沒有入蜀和漢中之戰,黃忠魏延也不過籍籍無名之輩。武將們的名聲、戰功都是親冒矢石、浴血奮戰而獲得的,而沒有所謂天生的名將。若夷陵之戰蜀國取勝,或許馮習、傅彤等人就會成為新的“黃忠”、“魏延”,封侯拜將亦未可知。

縱觀劉備一生用兵,每逢出征,往往都是親率一軍衝鋒,留信任之人據守後方,而劉備也敢於在戰爭中拔擢新人。

因此,夷陵之戰中,劉備的用人是符合其一貫作風的。馮習等人雖然沒有在這場戰爭中功成名就,但也都沒有出現太大的錯誤,而他們最後的死節,也算沒有辜負劉備的信任吧。而對於蜀國而言,如果這一仗必須要打,人才選擇範圍又比較狹窄,那也就不能唯結果論的討論劉備在這一戰中用人的對錯問題了。

那麼,如果劉備在這一戰中的用人並沒有太大的紕漏,那麼劉備為何會在這一戰中敗得這麼慘,陸遜又是怎樣戰勝了連曹操都忌憚的梟雄劉備呢?請繼續關注公眾號“工學博士三國考”,我們將繼續為大家帶來精彩內容。


孫博士侃歷史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這場戰役由劉備禦駕親征,但是沒有帶上諸葛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

第一,劉備這次出征東吳是“以怒興師”,恃強冒進,無論諸葛亮如何勸阻都不行。當時吳國偷襲荊州,俘殺關羽,劉備聞之大怒。無論從戰略上講(二路出兵),還是從道義上講(為弟報仇),劉備都是要奪回荊州的。只不過,當時荊州已失守,而蜀漢政權也建立未久,更重要的是在內部穩定,需要休養生息。諸葛亮也是考慮及此所以勸阻,但是劉備不聽,於是,劉備在憤怒之餘,也沒有帶反對東征的諸葛亮。

第二,當時的政治形勢和環境變了,這時候的蜀漢是一個國家,而非當年還是流寇形式的作戰,需要一個穩定的後方。諸葛亮這時被拜為丞相,需要輔佐太子,以穩定後方,併為前線提供足夠的軍馬和糧草。這種重任,也只有身為丞相的諸葛亮才能夠擔當。

第三,諸葛亮並非將帥之才。陳壽在《三國志》裡,對諸葛亮有這樣一番評價:“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可以看出,諸葛亮長於治國,而非行軍打仗。《三國演義》過於神話諸葛亮在軍事上的才能。所以,劉備沒有帶諸葛亮出征,也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

第四,劉備對自己過於自負。要知道,劉備在當時是一等一的英雄,連曹操都稱:“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他和關羽犯了同樣的毛病,對東吳過於輕視,此時周郎已死,在他眼裡,東吳不足為懼。他一生戎馬倥傯,得知東吳大將是陸遜,更是藐視其為一書生。這種自負,讓其也沒有帶諸葛亮隨徵。


國家人文歷史


先主外出,(諸葛)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這就是答案。

赤壁大戰之後,諸葛亮獲封軍師中郎將,這是諸葛亮出山以後獲得的首個正式頭銜,他的職責是負責零陵、桂陽、長沙三郡的賦稅徵收,保證軍隊供應。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劉備入蜀,留諸葛亮和關羽鎮守荊州。早在“隆中對策”之時,諸葛亮就為劉備謀劃了“跨有荊益”的戰略佈局,但此次行動,諸葛亮也並不在首發名單之中。直到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劉備才調諸葛亮與張飛、趙雲等入蜀支援。平定成都後,諸葛亮被任命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從此“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

在此之後的漢中之戰,劉備與曹操反覆拉鋸,互有勝負。諸葛亮留守成都,源源不斷的為前線輸送兵馬錢糧,戰況最為緊急之時,蜀中名士楊洪(後取代法正擔任蜀郡太守)甚至向諸葛亮提出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口號。最終,憑藉著諸葛亮強有力的後勤支持,劉備逼退了補給困難的曹操,佔據漢中,取得重大勝利。

漢中之戰劉備力挫曹操,威震天下,成為劉備後來稱王乃至稱帝的重要政治資本。此戰的勝利也在劉備集團內部進一步明確了劉備統軍出征,諸葛亮鎮守後方的戰略分工。

而從反面的教訓來看,關羽北伐之時,後方無重臣留守是荊州易手的重要原因。

劉備伐吳之時,曹魏在北方虎視眈眈,南方的少數民族又極難駕馭,隨時可能發動“南蠻入侵”。劉備在益州的統治也並不十分穩固(劉備去世後,蜀中叛亂此起彼伏即是明證。),在此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大舉伐吳,後方的穩定攸關蜀漢政權的存亡。論才能、威望,放眼整個蜀漢政權能擔此重任的唯有諸葛亮。

劉備大舉伐吳,戰事絕非一夕之功,劉備不僅需要諸葛亮在後方供軍需、給糧餉,保證後勤供應,更需要一個可靠的重臣為他鎮國家、撫百姓,確保後方無虞。這就決定了諸葛亮不可能隨軍出征東吳。

考諸史籍,不難看出在夷陵之戰(準確的說是蜀漢伐吳之役)中,劉備出征,諸葛亮留守是劉備系統內部磨合多年,行之有效的戰略分工。體現了劉備對諸葛亮的充分信任和高度認可,是沒有任何疑義的合理安排。


雄州霧裂


公元221年7月,剛稱帝不久的劉備為復奪荊州和報關羽被殺之仇,不聽諸葛亮極力勸阻,不顧群臣反對,堅拒孫權求和,親自率領5、6萬大軍出川順江東下擊東吳,自巫峽建平到彝陵(今湖北宜昌)界160多里,紮營40餘座,樹柵連營700裡。吳、蜀雙方相持、對峙了6個月後,吳將陸遜施以火攻之計,大破蜀軍於虢亭(四川奉節以東)。彝陵之戰,蜀軍大敗虧輸,大部分兵馬被陸遜殲滅,戰船、器械、糧草等作戰物資基本損失殆盡。劉備率殘軍狼狽逃回白帝城,他羞愧難當,憂心如焚,加上疲累過度與年老多病,終於一病不起了。

起初,劉備準備大舉出兵伐吳時,因此次軍事行動關係重大,引發了蜀漢朝野的普遍關注。丞相諸葛亮和翊林將軍趙雲都認為此時不應興兵伐吳,於是極力勸阻。

諸葛亮剛出山時就制定了“東和孫權,北拒曹魏”的戰略國策,如今他見劉備被憤怒衝昏了頭腦,急欲空國而出討伐東吳,替關羽復仇 ,於是極力諫止,勸劉備以大局為重,不要擅自破壞吳、蜀的盟友關係,給曹魏以可乘之機。

翊將軍趙雲更是心直口快,他勸諫劉備道:“國賊是曹魏,不是孫吳,如果能先滅了曹魏,孫權自然會屈服。目前曹操雖死,其子曹丕篡漢,天下人心不服,若我們能趁此機會,進攻關中,佔據黃河、渭河上游,進而討伐凶逆曹丕,則關東地區忠於漢室之士必會乘機反擊曹氏,裹糧策馬以迎王師。把伐魏這等大事擱置一旁,先和原本是盟友的孫吳作戰,是很不明智的,而且會很不利,何況戰爭一旦發動後難以收拾,絕不是智士所為啊”!

劉備對諸葛亮、趙雲的苦勸不置可否,仍執意伐吳。益州學士秦宓和諸葛亮的意見一樣,認為不可輕易和盟友交惡,他也乘勢進諫,用天象不祥來勸誡劉備切勿輕啟戰端、攻伐東吳。劉備聞言大怒,以秦宓妖言惑眾,擾亂軍心為由,下令將他逮捕下獄治罪。幸諸葛亮力勸,替秦宓說情,才被劉備赦免。從此,再也無人敢於站出來反對劉備伐吳了。

之後,劉備稱曹丕剛剛登極稱帝,正忙於穩定內部,無暇南顧以及自己已經完成了伐吳的各項軍事準備,於建安26年(221年)7月,命丞相諸葛亮留守成都輔佐太子,親自率領5、6萬大軍,浩浩蕩蕩東征孫權,以奪回荊州,同時報關羽被東吳誅殺之仇。

劉備臨行前命車騎將軍張飛率萬餘精銳自閬中會合江州。不料喜歡醉酒鞭笞健兒的張飛突然被部將張達、範強(一說範疆)殺害,並帶著他的首級順流東下找孫權邀功去了。劉備聞訊,自是悲痛萬分,對孫權的仇恨又增加了幾分,於是立即傳旨御駕東征。不久,蜀國大軍抵達江州,劉備命趙雲留下來,據守江州。命大將吳班、馮習為先鋒,率軍兵出三峽。不久,彝陵之戰爆發......

假如諸葛亮隨徵的話,或許就不會有連營700裡白給人家燒的昏招,蜀軍也不至於敗得如此之慘,就不會遭遇幾乎全軍覆沒的厄運。

【寫作辛苦 剽竊必究】【插圖源於網絡】


鐵馬冰河wu


君臣心存間隙,當時形勢迫不得已,劉備過度自負等。個人揣測這三方面可能是夷陵大戰劉備沒帶諸葛亮的原因。

夷陵大戰可以說是蜀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陸遜一把大火燒了劉備七十萬大軍,從此讓蜀國開始日薄西山。

那麼為什麼如此重要的戰役,劉備沒有帶上諸葛亮呢,盤點從演義到史料,妄自揣測幾點。

一,劉備從諸葛亮已經心存芥蒂。

劉備為什麼要舉全國之兵攻打東吳呢?其實是有兩方面原因的,一個是國仇,一個是家恨,大家知道,關羽走麥城被呂蒙斬殺,而張飛也是被投吳叛徒斬殺。

這二人個人,那可是劉備的一窮二白的時候就義結生死的兄弟,劉備以仁義著稱,兄弟被殺,豈能不復仇?這是家恨,而統一天下本是劉備大志,當時東吳相比曹魏比較弱,所以討伐東吳成了劉備的第一步。

但是諸葛亮其實是反對伐吳的,隆中對中諸葛亮談到是要聯吳抗曹的,諸葛亮的下一步是北伐,所以這是劉備和諸葛亮的不和根本。

劉備宣佈伐吳之初,諸葛亮,趙雲等就反對,但是無奈擋不住劉備的伐吳之心。所以這可能是劉備不帶諸葛亮的原因之一。

二,蜀漢初立,諸葛亮需坐鎮大後方。

西川益州本是劉璋之地,急需諸葛亮管理,屯集糧食,以供戰需,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

盤點劉備身邊的人才,能但此大任的也就諸葛亮了,如果龐統不死,可能又另當別論了,所以也只有諸葛亮坐鎮大後方,劉備才能放心出戰。所以夷陵大戰沒有帶諸葛亮也是迫不得已的。

三,劉備稱帝后太多自負。

當諸葛亮,趙雲聽聞劉備戰敗後。趙雲曾道:“難道陛下忘了新野之役嗎?”,諸葛亮回答:“陛下稱帝后,自信天下無敵。”

從這段可以看出,後期稱帝的劉備已經由自信轉為了自負。細數當年的十八路諸侯,僅存劉備一人而已,他自信曹操死後,自己已經天下無敵,連東吳大都督陸遜劉備都稱之為乳臭未乾的黃口小兒,但是也就是陸遜,一把大火讓他一命嗚呼了。

劉備藐視東吳戰將,可能這股自負也是他沒帶諸葛亮的原因之一。

所以綜上所述,以上三方面是劉備在夷陵大戰中沒有帶諸葛亮的原因。


青梅煮史


夷陵大戰如此重要,劉備卻偏偏不帶上諸葛亮,為何?

第一個觀點,夷陵之戰是一場戰役,前後經歷了一年帶一個月。所以情節一拉長,就沒那麼精彩了。所以從打仗開始,劉備絕對沒想到輸得那麼慘。

官渡之戰的時候,袁紹是打算建立新政權的,往許昌去的路上,他不斷收到來自曹營將領和許都文官的私下投降信件。他帶了很多制度典籍的書。他根本沒覺得曹操有任何大敗自己的可能。

赤壁之戰的時候,荊州望風歸降,曹操沒費一兵一卒就佔領了荊州,原本在北方小水塘裡訓練了半年的八萬所謂水軍,基本沒派用場。益州劉璋派張松過來談判歸降適宜,劉備被自己的虎豹騎攆得孩子都丟了。東吳群臣都在討論如何歸降,連老將黃蓋都送來了投降信。眼看天下就要歸於一統了,自己將建不世之功。

夷陵之戰的時候也是如此,劉備從被人攆著跑,一下子擁有荊州,益州,漢中。還稱了帝。關羽出荊州打得曹操都想遷都。但東吳小人偷襲荊州,讓自己失去了荊州和萬人敵關羽。但好的是,自己提拔起來的一幫荊州小將們都成長起來了,大家對東吳的行為都特別義憤,化悲痛為力量,所謂眾志成城!自己的軍隊絕對強大到可以滅吳奪回荊州的能力。而孫權怕得都弄死了呂蒙。還送還了殺張飛的兩個小人的人頭。所以劉備認為這仗沒有道理不贏。

但這三個戰爭都有同樣的結局。

劉備不認為這樣一場仗需要帶諸葛亮去。他需要諸葛亮管理大本營,負責後勤,自己幾無後顧之憂。

第二個觀點,三國有個很大的疑案沒有解答。劉備諸葛亮如此君臣深誼。為什麼劉備死前諸葛亮從來沒有指揮過一次戰爭,沒有掌握過一次軍權?這個或許大家會說,諸葛亮是謀士麼,荀彧郭嘉也沒掌握過軍權。但我的疑問是,劉備稱帝后,諸葛亮被拜為丞相。但劉備卻不允許諸葛亮開府治事。這個問題陳壽沒告訴我們原因,羅貫中也沒有。所以我有個很不好得想法,劉備越是成功就越是防範諸葛亮,所以夷陵之戰的事情根本沒有和諸葛亮商量過,只是決定打了,你諸葛亮執行命令就行。


炒米視角


夷陵之戰是三國中很出名的戰役,其起因小部分是因為劉備為自己的二弟關羽報仇,而大部分的原因是想借著這個理由奪回荊州,甚至是消滅孫權。但是勝負如此重要的戰役為什麼不帶著諸葛亮去呢?

原因要從兩方面來分析,第一就是從諸葛亮出發,第二從劉備本身出發。



關羽據守的荊州被呂蒙奪回,而且關羽還慘遭殺害,那時候的劉備還在川蜀之地,蜀國剛剛建立政權,還是處於很不穩定的狀態,而且還失去了荊州這個要地,所以劉備要求討伐吳國諸葛亮是不贊同的,需要穩定之後從長計議,但是劉備並不會聽諸葛亮的話。

如果劉備和諸葛亮都去了討伐孫權,誰來主持蜀國,誰來負責後備糧草器械的運送,雖然劉備沒有帶諸葛亮去,但是留在蜀國管理國家又有誰會比諸葛亮更加合適呢?而且治國本來也就是諸葛亮的強項,在劉備死後,蜀國的大小事宜幾乎都是諸葛亮來決斷,後來北伐不也是諸葛亮的全權負責嗎?



從劉備身上出發,劉備關羽張飛幾兄弟情意甚是親兄弟,所以關羽慘遭殺害,劉備必然是要去報仇的。而且這個時候建立的蜀國的劉備已經不把諸葛亮放在眼裡了,一路走來似乎忘了在諸葛亮的幫助,以為自己可以穩操勝券,但是最後兵敗入山倒,自己也鬧得病死白帝城。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劉備小看了孫權,但是吳國除了周瑜之外還有一位陸遜。那時候的劉備也是想趁著自己還在就想建功立業,拿下東吳,而後在進兵曹賊,早些把天子救出,但是一切都操之過急了,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但是話說回來,如果帶著諸葛亮也許可以打敗東吳,但是就怕曹賊坐收漁夫之利,沒有諸葛亮在蜀國,曹操可以直接進攻蜀地,到那時劉備就真的回到瞭解放前了。


一個看歷史的小矮人


夷陵大戰,陸遜積極防禦,以逸待勞,火燒連營七百里,而劉備帶領的蜀漢軍隊一敗塗地。蜀國元氣大傷,劉備也於夷陵之戰次年去世於白帝城,這才有了歷史上有名的“白帝城”託孤。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著名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之一,也可以說是蜀漢國運的分水嶺,此戰之前,劉備的蜀漢從無到有、國力蒸蒸日上,雖然丟了荊州,但影響不大,而此戰之後,蜀漢從此

幾乎一蹶不振。

那麼,這麼重要的戰役,劉備為什麼不帶上諸葛亮呢?這要從夷陵之戰的背景和當時的蜀漢國內外形勢等幾個方面來說:

第一,夷陵之戰是劉備率軍伐吳期間的一場重要戰役,而劉備伐吳的起因是:東吳向蜀漢索要荊州未果,於是趁關羽與曹魏作戰之時搞突然襲擊,由呂蒙白衣渡江突襲成功,取了荊州,又在麥城生擒並殺害了關羽父子。關羽是劉備的結義兄弟,也是蜀漢創建的重要功臣,關羽被殺,劉備痛不欲生,發誓要討伐孫吳,為關羽復仇。而後來劉備在為伐吳進行準備時,張飛被手下將佐範強、張達殺害,兩人攜帶張飛首級投奔吳國,這就更加深了蜀漢與東吳的矛盾。於是,蜀漢伐吳已是迫在眉睫之勢了。

第二,在討伐吳國的問題上,當時蜀漢內部有著較為嚴重的分歧。劉備和張飛是關羽的結義兄弟,與關羽感情較為深厚,他們堅決主張討伐吳國,為關羽報仇,他們的意見得到了一部分人特別是武將勢力的支持。而諸葛亮認為,在魏蜀吳三國中,曹魏勢力最為強大,對蜀國的威脅也更大,應該堅持“東和孫權,北拒曹操”的戰略。在關羽被殺、荊州被奪的問題上,應以國家利益為重,不宜立即討伐東吳、使曹魏坐收漁利,對東吳應該通過以外交為主、軍事為輔的手段,恩威並施加以堅決,討回一些利益。但總體上還是應該對東吳採取統一戰線。諸葛亮的主張得到了蜀漢內部較多數文臣武將的支持。但劉備在面對兄弟被殺,土地被奪的情況下,理智戰勝了情感,特別是後來張飛又被殺害,劉備報仇的心裡更加堅決,因此,在諸葛亮提出不應武力報復的觀點時,劉備是十分不快的。向來對諸葛亮言聽計從、頗為尊重的劉備,這次不僅沒有聽從諸葛亮的建議,而且對諸葛亮也有意疏遠,伐吳時根本就沒有帶諸葛亮前去。

第三,當時蜀漢初建,劉備稱帝不久,可以說內外形勢都很嚴峻:從國內看,蜀漢的領土特別是益州的大片土地都是奪自劉璋之手,人心不穩;南方的少數民族地區還未平定,後方不穩定。從國外形勢看,強敵環伺,北方的曹魏虎視眈眈,東邊的孫吳已勢同水火。所以,當劉備率軍伐吳時,國內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人主持軍國大事。而從當時的情況看,諸葛亮是丞相,統領文武百官,在蜀漢建國的過程中又立下了汗馬功勞,威信又極高,所以由諸葛亮留守大本營,是最為明智的選擇。

第四,劉備一生戎馬倥傯,從討伐黃巾軍開始,到 蜀漢建立,大小歷經數百戰,有著較為豐富的軍事鬥爭經驗。因此,劉備本人對自己的軍事造詣和謀略較為自負,認為即使沒有諸葛亮輔佐,自己也能夠率軍討伐東吳並取得勝利,何況還有其他文臣武將的輔佐呢?所以,在討伐東吳時,劉備決定不帶諸葛亮前去,這是他因為自負造成的人生悲劇的開始。


老眼讀書


謝邀。夷陵之戰劉備為何不帶上諸葛亮?這個問題要看是演義還是歷史。

按演義來說,劉備之所以不帶上諸葛亮,首先是諸葛亮反對劉備東征。劉備東征,是蜀漢內部分歧爭議相當大的一次戰爭,所以劉備帶去的都是贊同東征的,留下的是反對東征的,趙雲就沒帶去。

其次,劉備自恃兵力強大,擁有75萬大軍,還有猛將黃忠、關興、張苞等。而東吳方面,當時周瑜、魯肅、呂蒙都已經去世,留下的一群將領如韓當週泰等,在三國演義前期沒什麼表現。真正很牛的是陸遜,但那時候陸遜還深藏不露,劉備很看不起他。也就是說,在劉備看來,自己憑藉強大兵力,要掃平東吳是並不難的。實際上演義中,夷陵之戰前期,劉備確實也是勢如破竹,接連擊敗了孫桓、韓當、周泰等,殲滅數萬吳軍,殺死潘璋、甘寧、譚雄、李異、謝旌、馬忠等吳將,更凌遲了糜芳、傅士仁、範強、張達等。換言之,如果沒有陸遜,劉備確實可以很容易地掃平江東。既然如此,他當然就沒必要帶上諸葛亮了。

而在歷史上,並沒有真正記載諸葛亮反對劉備東征的文字(倒是趙雲確實有明確勸諫)。劉備之所以不帶諸葛亮去東征,則是屬於正常的分工。歷史上的諸葛亮在劉備手下,並不是擁有全權的軍師,而是負責後方鎮守的丞相人才。單論帶兵打仗,劉備是在諸葛亮之上的。另一方面,劉備這麼大規模的征戰,當然需要一個可靠的人幫忙鎮守後方,調度後勤,這個任務就是諸葛亮來幹。在漢中之戰對付曹操的時候他們就是這樣分工的。現在夷陵之戰對付東吳,當然也是這樣分工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