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原因讓老牌帝國主義放棄了對非洲的殖民統治?

作者 萬瑜

非洲的去殖民化發生在1950年代中期至1975年,隨著殖民地政府向獨立國家的過渡,非洲大陸的政權突然發生了劇烈變化。這是沒有組織的,充滿了暴力和政治動盪。北部和撒哈拉以南的殖民地普遍存在動亂,並且有組織的起義,特別是在法屬阿爾及利亞,葡屬安哥拉,比屬剛果和英屬肯尼亞。

是什麼原因讓老牌帝國主義放棄了對非洲的殖民統治?


1870年至1900年之間的爭奪非洲結束以後,幾乎整個非洲都受到少數歐洲國家的控制。為了爭奪儘可能多的土地,同時避免彼此之間的衝突,1885年的《柏林協定》確認了非洲地區的劃分。到1905年,西歐各國政府宣佈控制了幾乎所有非洲土壤,唯一的例外是利比里亞(解放黑奴以後,美國政府出錢買下的非洲土地,把美國黑人送回非洲成立了一個國家)和埃塞俄比亞(1936年被意大利佔領)。英國和法國擁有最多的土地,但德國,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時和葡萄牙也有殖民地。由於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大多數非洲國家喪失了主權和對黃金和橡膠等自然資源的控制權。圍繞地方經濟的帝國政策的出臺,由於對資源的剝削和廉價勞動力的出現,導致地方經濟的崩潰。直到20世紀中葉,獨立的進展一直很緩慢。到1977年,共有54個非洲國家脫離了歐洲殖民統治者。

外部原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非洲士兵應徵入伍。這導致了更深刻的政治意識以及對更大的尊重和自治的期望。在1941年的大西洋會議期間,英美兩國領導人開會討論了戰後世界的想法。羅斯福總統增加的一項規定是,所有人都有自決權,這激發了英國殖民地的希望。

是什麼原因讓老牌帝國主義放棄了對非洲的殖民統治?


1941年2月12日,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與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舉行會議,討論了戰後世界。會議結果就是《大西洋憲章》。這不是一項條約,也沒有提交給英國議會或美國參議院批准,但事實證明它是一個廣受讚譽的文件。羅斯福提出的一項規定是帝國殖民地的自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和非洲殖民地向英國施加壓力,要求他們遵守《大西洋憲章》的條款。戰後,一些英國人認為非洲殖民地是幼稚且不成熟的,英國殖民者在殖民地的地方一級引入了民主政府。英國被迫同意,但丘吉爾拒絕接受自決權對所有前殖民地的普遍適用。他還說,《憲章》僅適用於德國佔領國,而不適用於大英帝國。

內部原因

對於早期的非洲民族主義者來說,去殖民化是道德上的當務之急。1945年,第五屆泛非代表大會要求結束殖民主義。代表包括加納,肯尼亞,馬拉維的未來總統。

是什麼原因讓老牌帝國主義放棄了對非洲的殖民統治?


殖民地經濟剝削導致歐洲國家抽取了加納的採礦利潤,而不是用於所在國的建設發展,這引起了當地社會經濟的嚴重不滿。當減少了向歐洲的原材料輸送後,當地的工業和城鎮得到了擴展。城市社區,工業和工會也增強了,普遍性的提高了素養和教育水平,支持獨立的報紙也辦起來了。

是什麼原因讓老牌帝國主義放棄了對非洲的殖民統治?


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殖民者培養了一些當地的精英領導,有時是無意中在西方大學中受過教育,並且熟悉諸如自治之類的思想。在通往獨立之路的某些情況下,還與殖民大國達成了安定的安排。這些領導人開始領導爭取獨立的鬥爭,其中包括一些主要的民族主義者,例如喬莫•肯雅塔(肯尼亞),誇梅•恩克魯瑪(黃金海岸,現加納),朱利葉斯•尼雷雷(唐納卡,現在坦桑尼亞)。

經濟遺產

殖民主義的經濟遺產很難量化,但有可能是負面的。現代化理論強調,殖民大國建立了將非洲融入世界經濟的基礎設施,但是,它的建立主要是為了開採目的。非洲經濟體系的結構使殖民者受益,任何盈餘都有可能“流失”,從而扼殺了資本積累。依賴性理論表明,獨立後,大多數非洲經濟體仍在世界經濟中處於從屬地位,它們依賴於諸如贊比亞的銅和肯尼亞的茶葉等主要商品。儘管繼續依賴和不公平的貿易條件,對18個非洲國家的經濟分析後發現,三分之一的國家在獨立後經歷了經濟增長。

是什麼原因讓老牌帝國主義放棄了對非洲的殖民統治?


過渡到獨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許多領土脫離歐洲殖民地獲得獨立,迅速的非殖民化席捲了整個非洲大陸。隨著民族主義在整個非洲的發展,《大西洋憲章》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走向獨立的墊腳石。

是什麼原因讓老牌帝國主義放棄了對非洲的殖民統治?


消耗了戰後債務的歐洲大國不再有能力維持對非洲殖民地的控制權。這使非洲民族主義者能夠以最少的人員傷亡迅速地進行去殖民化談判。然而,一些領土由於爭取獨立而喪生。

加納

1957年3月6日,加納(以前叫黃金海岸)成為第一個擺脫歐洲殖民統治而獲得獨立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從1945年泛非代表大會開始,黃金海岸的受英國教育的獨立領導人誇梅•恩克魯瑪(KwameNkrumah)明確了他的觀點。他在會議宣言中寫道:“我們相信各國人民有權自治。我們申明所有殖民地人民都有控制自己命運的權利。所有殖民地都必須不受政治或經濟上外國帝國主義的控制。”

是什麼原因讓老牌帝國主義放棄了對非洲的殖民統治?


1949年,英軍向非洲示威者開火,衝突加劇。暴動在整個領土上爆發,當恩克魯瑪和其他領導人最終入獄時,該事件成為獨立運動的催化劑。恩庫瑪(Nkrumah)從監獄獲釋後,成立了人民大會黨(CPP),該組織以“現在的自我政府!”為口號,發起了一場大規模的爭取獨立的運動。”全國範圍內民族主義的增強增強了他們的力量和政黨廣泛擴展。1951年2月,公約人民黨通過贏得38個當選席位中的34個贏得政治權力,其中包括當時被監禁的恩克魯瑪(Nkrumah)的一個席位。倫敦於1951年修訂了《黃金海岸憲法》,賦予黑人在立法機關中的多數席位。1956年,他們要求在英聯邦內部實現獨立,並於1957年以恩克魯瑪為首相(承認伊麗莎白為女王),從而和平地獲得了獨立。

是什麼原因讓老牌帝國主義放棄了對非洲的殖民統治?


總理哈羅德•麥克米倫(HaroldMacmillan)於1960年2月在南非發表了著名的“變革之風”演講,他談到了“變革之風席捲整個非洲大陸”。麥克米倫迫切希望避免法國在阿爾及利亞發動的那場殖民戰爭。在他擔任總理期間,去殖民化迅速進行。

是什麼原因讓老牌帝國主義放棄了對非洲的殖民統治?


除南羅得西亞外,英國在非洲的其餘殖民地均於1968年獲得獨立。英國從非洲南部和東部撤出並不是和平進程。在肯尼亞獨立之前,發生了八年毛茂起義。在羅得西亞,白人少數族裔於1965年提出的《單方面獨立宣言》引發了一場內戰,這場內戰一直持續到1979年的《蘭開斯特大廈協定》,該協定為1980年成為津巴布韋的新國家奠定了公認的獨立條件。

法國的殖民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維希政權控制了帝國,法蘭西殖民帝國開始淪陷。但是,大多數殖民地接連被外國勢力佔領(日本在印度支那,獨立的敘利亞,黎巴嫩和馬達加斯加,美國和英國在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以及德國和意大利在突尼斯)。但是,查爾斯•戴高樂逐步恢復了控制,他以殖民地為出發點,將維希從法國大都會驅逐出境。戴高樂和大多數法國人致力於以新形式保存帝國。將法語聯盟包括在1946年《憲法》中,名義上取代了前殖民帝國,但殖民地依然被控制在巴黎的官員手中。給殖民地的地方議會只有有限的地方權力和預算。

是什麼原因讓老牌帝國主義放棄了對非洲的殖民統治?


1944年1月至2月,戴高樂在非洲布拉柴維爾召集了一次自由法國殖民地的重要會議。法國的生存取決於這些殖民地的支持,戴高樂做出了許多讓步。其中包括強迫勞動的結束,對原住民但不適用於白人的特別法律限制的結束,當選領土議會的建立,在新的“法語聯邦”中在巴黎的代表權以及法國議會中撒哈拉以南非洲人的最終代表權。但是,獨立被明確拒絕作為未來的可能性。

是什麼原因讓老牌帝國主義放棄了對非洲的殖民統治?


法國在殖民地完成的文明工作的目的不包括任何自治思想,也沒有在法蘭西帝國集團之外發展的所有可能性;最終的憲法,甚至在未來殖民地自治中也被否決了。

衝突

法國立即面臨非殖民化運動的開始。1945年5月,在阿爾及利亞,示威活動受到鎮壓,估計有6,000名阿爾及利亞人喪生。1945年11月,印度支那海防市發生動亂,一艘軍艦炮轟了該市。保羅•拉馬迪耶(SFIO)內閣壓制了1947年馬達加斯加的馬達加斯加人起義。

是什麼原因讓老牌帝國主義放棄了對非洲的殖民統治?


法國對阿爾及利亞的參與可以追溯到一個世紀前。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雙方都激進了。1945年,法國軍隊進行了塞提夫大屠殺。阿爾及利亞是一場三方衝突,原因是大量的“黑皮人”(在法國統治125年的歐洲人定居在那裡)。法國的政治危機導致第四共和國崩潰,戴高樂(CharlesdeGaulle)於1958年重新掌權,並最終在1962年將法國士兵和定居者從阿爾及利亞撤出。據估計,歷時八年多死亡人數在30萬人至40萬人之間。到1958年,民族解放力量已經能夠與法國總統戴高樂進行和平協議的談判,幾乎90%的歐洲人都離開了阿爾及利亞。

是什麼原因讓老牌帝國主義放棄了對非洲的殖民統治?


隨著法蘭西共同體在阿爾及利亞戰爭中解體,到了1960年,幾乎所有其他非洲殖民地都在進行了地方公投之後獲得獨立。也有一些殖民地選擇留在法國,作為海外分治的一部分。新殖民主義的批評者聲稱,南非法郎取代了正式的直接統治。他們認為,戴高樂一方面在給予獨立,另一方面在他的非洲事務顧問雅克•福克斯卡特(Jacques Foccart)的幫助下建立了新的關係。福克斯卡特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特別支持尼日利亞內戰


是什麼原因讓老牌帝國主義放棄了對非洲的殖民統治?


羅伯特奧爾德里奇認為,隨著阿爾及利亞1962年獨立,帝國似乎實際上已經結束,因為剩餘的殖民地相當小,缺乏積極的民族主義運動。然而,1977年獨立的法國索馬里蘭(吉布提)卻出現了麻煩。新赫布里底群島的瓦努阿圖(1980年最後一個獲得獨立)也出現了複雜情況和拖延。新喀里多尼亞仍然是法國宗主權下的一個特例。印度洋馬約特島1974年舉行全民公投,決定保留與法國的聯繫,放棄獨立。

是什麼原因讓老牌帝國主義放棄了對非洲的殖民統治?


非洲的去殖民化運動有外部原因,也有其內部原因。一方面各地區民族意識提升,積極建立新的國家,另一方面,幾個老牌帝國主義也在二戰中疲憊不堪。更何況他們幾乎被一個毫無殖民地的國家打敗,殖民地無用論也成為當時的主流思想,外因和內因結合之下,非洲的各殖民地紛紛獨立,建立起了新的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