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公衛人要“吃香”!官方:提薪酬、給編制……

來源 / 上海市衛健委


近日,上海市衛健委發佈《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


疫情過後,公衛人要“吃香”!官方:提薪酬、給編制……

《若干意見》提出了一系列利好公衛人的舉措,包括在編制和薪酬待遇上的傾斜等,我們一起來看。


疫情過後,公衛人要“吃香”!官方:提薪酬、給編制……


NO.1

逐步縮小公共衛生機構


有讀者曾感慨,“同樣是副主任醫師,看看臨床醫生待遇,再看看疾控醫生的待遇”。的確,醫療能夠給醫院到帶來比較直觀經濟效益,但是預防工作也非常重要,必須高度重視到位,讓公衛人的價值有所體現。


此次上海市在公衛人員薪酬方面做了進一步完善,如加大公共衛生應急體系人事薪酬保障力度,穩步提高疾病預防控制、急救、採供血、衛生信息、公立醫療機構等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水平以及政府購買服務人員薪酬水平,逐步縮小公共衛生機構與公立醫院之間的薪酬差距。


這次的新冠疫情暴露出我國公衛人才數量不足,特別是缺少高水平、高層次技術人才的突出問題。那麼如何將吸引更多的高層次公衛人才呢?上海市將制定醫療衛生機構高層次人才薪酬的傾斜政策。可以說,好的待遇是留住人才的最直接方式。


疫情過後,公衛人要“吃香”!官方:提薪酬、給編制……


NO.2

科學核定疾控和社區衛生機構人員編制


《若干意見》提出,按照國家和上海市標準,積極支持、科學核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編制,統籌優化醫療機構內部編制資源配置。建設公共衛生醫師隊伍。


不久前,在廣東省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我省公共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措施》中,同樣提出核定全省疾控系統編制總量的問題,這或是公衛人地位不斷提高的一個強有力信號。


疫情過後,公衛人要“吃香”!官方:提薪酬、給編制……


NO.3

獎懲機制、職稱晉升進一步完善,

更注重工作實績


健全公共衛生應急機構專業隊伍培養、考核、評價、流動、獎懲機制,職稱晉升、專業技術職務聘任更加註重應急處置和城市安全保障工作實績,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有突出貢獻的專業人員。


此外,根據承擔公共衛生防控任務情況,適當增加專業技術高級崗位比例。加強公共衛生防控隊伍、城鄉社區防控隊伍的職業安全防護和應急綜合保障。


疫情過後,公衛人要“吃香”!官方:提薪酬、給編制……


NO.4

拓展公衛人才職業發展空間


一位多年從事基層預防工作的業內人士向基層醫師公社表示,這個專業在醫療機構內的重視程度仍不夠。


他認為,疾控中心一把手應是醫學專業內行人,若發現疫情能夠做到第一時間報告;大醫院的傳染病科室應有專業的公衛醫師擔任,而不是讓一些將退休的醫務工作者從事這方面的工作。


同時,在基層醫療機構也應設傳染病科室,找專人負責。目前基層公衛的一些工作有的是由臨床醫生兼職負責,他們對傳染病等方面的瞭解並不深入。身兼數職的他們,也難免力不從心。


此次上海市將建立醫療機構應急救治人員儲備機制,按照“建制化、單元化、模塊化”的思路,分類建設傳染病、消毒與感染控制、病媒生物控制、寄生蟲病控制、食品與飲水衛生、精神衛生、核生化等專業應急處置“戰鬥隊”。


疫情過後,公衛人要“吃香”!官方:提薪酬、給編制……


NO.5

加大公衛經費投入力度,人員經費有保障


目前,有些地方的基層防保人員經費不足,還是差額補助。如何強化公衛投入保障是一個關鍵問題。


上海市提出如下解決措施:


① 完善政府投入、分級負責的公共衛生經費保障機制,持續加大公共衛生安全保障投入力度。


② 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所需基本建設、設備購置、信息化建設等經費,由同級政府根據公共衛生事業發展需要足額安排;


所需人員經費、公用經費和業務經費,根據人員編制、經費標準、服務任務完成及考核情況,由同級政府按照相應預算管理方式予以保障。


③ 醫療機構承擔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衛生應急處置所需經費,由同級財政按照相關規定,根據工作量和考核情況給予補償。


④ 動員社會多元投入,強化國有企業社會責任,加強對疫情防控和公共衛生應急投入的支持。


疫情過後,公衛人要“吃香”!官方:提薪酬、給編制……


NO.6

公共衛生領域發展前景廣闊


《若干意見》提出,鼓勵醫學院校設置並加強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傳染病相關專業學科建設,擴大招生和培養規模,加大公共衛生國際人才培養力度。


據悉,目前國內多所高校加大了公共衛生及科研人才培養:


3月,北京中醫藥大學設立公共衛生學院;


4月2日,清華大學宣佈成立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


4月2日,南方科技大學共建立公共衛生及應急管理學院;


4月3日,天津科技大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學科獲批


……


疫情過後,公衛人要“吃香”!官方:提薪酬、給編制……


NO.7

加強公共衛生與臨床學科結合

以及中醫防治傳染病相關學科建設


醫療和公衛這兩者應相互配合,互相促進,尤其中醫在防治傳染病方面有著幾千年的歷史,且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若干意見》提出,加強公共衛生與臨床學科結合,開展病原微生物與生物安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應用、衛生應急管理、消毒與病媒控制、寄生蟲病、食品與環境衛生、心理與精神衛生等學科建設,


支持綜合性醫療機構感(傳)染、呼吸、急危重症學科發展,加強藥品、疫苗、醫療器械檢驗檢測能力建設,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公共衛生重點學科群。


加強中醫防治傳染病相關學科建設,推動中醫藥臨床應用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