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靖國軍出身的麻老九,轉投鎮嵩軍劉鎮華,最後落得個慘死下場

麻老九原名麻振武,祖籍在商州。

小時候因饑荒和家人逃荒落戶於渭南孝義鎮。

渭北地區自古出刀客,多俠義之輩。麻振武便是在這種尚武民風的薰陶下長大。

十七八歲時一群血氣方剛的愣頭青學古人斬雞頭、喝黃酒,拜了把子。

眾人中麻振武排行第九。所以有了個麻老九的渾號。

宣統三年九月初一,也就是1911年10月22日,西安爆發革命。麻老九帶著結義兄弟們投了蒲城人郭堅,這一跟隨便是十年。

這十年發生了很多事情。

革命成功後秦隴復漢軍的張鳳翽任陝西督軍。但袁世凱對他並不信任,派親信陸建章接替了他。

陸建章在陝西倒行逆施激起了民憤。陝西爆發了“反袁逐陸”運動。

陝西靖國軍出身的麻老九,轉投鎮嵩軍劉鎮華,最後落得個慘死下場

張鳳翽


陝西靖國軍出身的麻老九,轉投鎮嵩軍劉鎮華,最後落得個慘死下場

陸建章


秦隴復漢軍出身的陝南鎮守使陳樹藩趁機宣佈陝西獨立,取代了陸建章的地位。

1917年,為響應孫中山先生的“護法運動”,陝西成立了靖國軍。遂一成立,便成了已投靠皖系的陳樹藩的眼中釘、肉中刺。

因糧餉不足,陳樹藩向河南劉鎮華求援,劉鎮華順利入陝。

陝西靖國軍出身的麻老九,轉投鎮嵩軍劉鎮華,最後落得個慘死下場

陳樹藩


1921年,直皖戰爭皖系戰敗,直係軍閥閻相文和依附直系的馮玉祥督陝,他們對靖國軍採用既壓又拉的手段。靖國軍內部各自為政、號令不一。

郭堅被馮玉祥誘殺,于右任遠赴上海,楊虎城退踞陝北。

沒了靠山的劉鎮華倒向直系,又與馮玉祥結拜。這邊是這十年陝西的軍政勢力變化。

1922年直奉戰爭爆發,馮玉祥離開陝西,劉鎮華徹底掌握了陝西的軍政大權。

郭堅死後,麻老九便投靠了劉鎮華。

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直系垮臺,國民軍成立。胡景翼與憨玉昆為爭奪河南軍政大權爆發“胡憨之戰”。

劉鎮華認為這是奪得河南的好機會,率領鎮嵩軍離開陝西趕赴河南援助憨玉昆。留下了麻老九駐防大荔、朝邑一帶。

陝西靖國軍出身的麻老九,轉投鎮嵩軍劉鎮華,最後落得個慘死下場

劉鎮華


陝西鎮嵩軍兵力減弱之際,國民軍二軍李虎臣趁勢佔領了潼關,楊虎城也從陝北南下攻佔了合陽、韓城。

李虎臣和楊虎城希望麻老九能倒戈投誠,畢竟以前同屬陝西靖國軍,麻老九欣然同意,出任國民軍第二軍第一混成旅旅長。

1926年,國民軍第二軍在直奉聯合進攻下兵敗豫西。為了自己利益的麻老九再次倒戈,成了討逆聯軍陝軍第一師師長。

陝西靖國軍出身的麻老九,轉投鎮嵩軍劉鎮華,最後落得個慘死下場

潼關縣城

劉鎮華集結八個師,號稱10萬大軍入陝進攻西安,李虎臣、楊虎城堅守西安,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二虎守長安”,圍困長達八個月之久。

因為麻老九的反覆倒戈,再加上他是陝軍出身,所以劉鎮華對他不是很信任。讓他去進攻渭北的國民軍第二軍殘部,戰爭毫無進展之下,麻老九回到了大荔縣。

這時于右任也率領國民軍聯軍到達三原。派人勸服麻老九迴歸正途,陝軍同仇敵愾消滅劉振華。

但馬老九不為所動,堅守大荔縣。國民聯軍在九個月未攻克的情況下炸開城牆,麻老九死於亂軍之中。

麻老九從入行伍便跟著郭堅,也許是當年靖國軍的各自為政,沒有統一指揮,導致分崩離析使得他轉變了想法;或許是郭堅的死,讓他看到了為權為利的勾心鬥角。

可能他在初期跟隨郭堅時還有著革命的理想和抱負,但在郭堅死後他迅速淪落為軍閥,最後落得個慘死的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