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靖国军出身的麻老九,转投镇嵩军刘镇华,最后落得个惨死下场

麻老九原名麻振武,祖籍在商州。

小时候因饥荒和家人逃荒落户于渭南孝义镇。

渭北地区自古出刀客,多侠义之辈。麻振武便是在这种尚武民风的熏陶下长大。

十七八岁时一群血气方刚的愣头青学古人斩鸡头、喝黄酒,拜了把子。

众人中麻振武排行第九。所以有了个麻老九的浑号。

宣统三年九月初一,也就是1911年10月22日,西安爆发革命。麻老九带着结义兄弟们投了蒲城人郭坚,这一跟随便是十年。

这十年发生了很多事情。

革命成功后秦陇复汉军的张凤翙任陕西督军。但袁世凯对他并不信任,派亲信陆建章接替了他。

陆建章在陕西倒行逆施激起了民愤。陕西爆发了“反袁逐陆”运动。

陕西靖国军出身的麻老九,转投镇嵩军刘镇华,最后落得个惨死下场

张凤翙


陕西靖国军出身的麻老九,转投镇嵩军刘镇华,最后落得个惨死下场

陆建章


秦陇复汉军出身的陕南镇守使陈树藩趁机宣布陕西独立,取代了陆建章的地位。

1917年,为响应孙中山先生的“护法运动”,陕西成立了靖国军。遂一成立,便成了已投靠皖系的陈树藩的眼中钉、肉中刺。

因粮饷不足,陈树藩向河南刘镇华求援,刘镇华顺利入陕。

陕西靖国军出身的麻老九,转投镇嵩军刘镇华,最后落得个惨死下场

陈树藩


1921年,直皖战争皖系战败,直系军阀阎相文和依附直系的冯玉祥督陕,他们对靖国军采用既压又拉的手段。靖国军内部各自为政、号令不一。

郭坚被冯玉祥诱杀,于右任远赴上海,杨虎城退踞陕北。

没了靠山的刘镇华倒向直系,又与冯玉祥结拜。这边是这十年陕西的军政势力变化。

1922年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离开陕西,刘镇华彻底掌握了陕西的军政大权。

郭坚死后,麻老九便投靠了刘镇华。

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直系垮台,国民军成立。胡景翼与憨玉昆为争夺河南军政大权爆发“胡憨之战”。

刘镇华认为这是夺得河南的好机会,率领镇嵩军离开陕西赶赴河南援助憨玉昆。留下了麻老九驻防大荔、朝邑一带。

陕西靖国军出身的麻老九,转投镇嵩军刘镇华,最后落得个惨死下场

刘镇华


陕西镇嵩军兵力减弱之际,国民军二军李虎臣趁势占领了潼关,杨虎城也从陕北南下攻占了合阳、韩城。

李虎臣和杨虎城希望麻老九能倒戈投诚,毕竟以前同属陕西靖国军,麻老九欣然同意,出任国民军第二军第一混成旅旅长。

1926年,国民军第二军在直奉联合进攻下兵败豫西。为了自己利益的麻老九再次倒戈,成了讨逆联军陕军第一师师长。

陕西靖国军出身的麻老九,转投镇嵩军刘镇华,最后落得个惨死下场

潼关县城

刘镇华集结八个师,号称10万大军入陕进攻西安,李虎臣、杨虎城坚守西安,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二虎守长安”,围困长达八个月之久。

因为麻老九的反复倒戈,再加上他是陕军出身,所以刘镇华对他不是很信任。让他去进攻渭北的国民军第二军残部,战争毫无进展之下,麻老九回到了大荔县。

这时于右任也率领国民军联军到达三原。派人劝服麻老九回归正途,陕军同仇敌忾消灭刘振华。

但马老九不为所动,坚守大荔县。国民联军在九个月未攻克的情况下炸开城墙,麻老九死于乱军之中。

麻老九从入行伍便跟着郭坚,也许是当年靖国军的各自为政,没有统一指挥,导致分崩离析使得他转变了想法;或许是郭坚的死,让他看到了为权为利的勾心斗角。

可能他在初期跟随郭坚时还有着革命的理想和抱负,但在郭坚死后他迅速沦落为军阀,最后落得个惨死的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