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謹防涉密文件資料“失位”危險

  涉密文件資料關係國家安全和利益,必須妥善保管以防洩密。在大多數保密違法案件中,基本是涉密文件資料“失位”引發的。結合近幾年發生的幾起案例,3類“失位”情況足以引起警惕。

  一是不知位。2018年6月,某國有企業員工李某通過互聯網郵箱傳遞涉密文件資料。經核查鑑定,其中有12份機密級國家秘密,雖涉案郵箱未發現特種木馬,但文件一旦洩露,將對我國經濟安全構成嚴重威脅,這是嚴重缺乏保密常識,對涉密文件資料應存之“位”不甚瞭解的表現。2019年5月,某部下屬協會新入職員工程某,領取涉密文件返回單位途中中暑,遂坐在地鐵口臺階處休息,並從揹包內取出裝有文件的信封,用之扇風,隨後又將信封放在臺階上。程某本應將文件放在公文包內、時刻置於可控範圍並儘快帶回單位,不能作他用,但其保密意識淡薄,使文件“不得其所”“不在其位”,直接導致遺失。

  二是不守位。2018年3月,某科研院所研究員金某在參與某重要涉密項目研究時,根據工作安排,負責將存儲1份絕密級資料的相機攜運回單位。然而,在乘坐出租車時,金某未隨身攜帶相機,而是與其他隨身物品一同放置在出租車後備廂內,下車後竟忘記將相機取出,後經全力查找,亦未能追回,造成嚴重洩密。涉密項目研究人員、研究室文件起草人員,都身處“要害部門”、從事“要害工作”,本應對涉密文件資料管理的各項制度要求心中有數,對何時應置其於何地瞭然於胸,但卻麻痺大意,不遵守涉密文件管理相關規定和職責要求,攜運涉密資料不隨身,或涉密文件長期擱置辦公桌面,防範意識極為欠缺,致使看似“小”的違規行為,引發了本可以避免的嚴重失洩密事件。

  三是不到位。出現這些情況,也從側面反映了涉案機關單位保密工作存在一些不到位之處。如所在企業涉密人員保密教育培訓工作做得不足,一定程度上導致李某缺乏基本的保密常識;某機關雖然在涉案人員王某借閱文件時履行了登記手續,但從文件被借出到清退,足足兩個月時間未對王某作出任何督促提醒,監管的“缺位”也為案件的發生“埋下伏筆”。(記者 孟若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