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五星紅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由毛澤東在天安門廣場首次升起,五星紅旗有著明確的含義和象徵,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五星紅旗的含義和象徵

  1949年9月27日,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的《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中,第四點規定:“全體一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紅底五星旗,象徵中國革命人民大團結。”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和政協主席團通過的制旗辦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為五星紅旗,長方形,紅色象徵革命,其長與高為三與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綴黃色五角星五顆,象徵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大團結,星用黃色象徵紅色大地上呈現光明。一星較大,其外接圓直徑為旗高3/10,居左;四星較小,其外接圓直徑為旗高1/10,環拱於大星之右側,並各有一個角尖正對大星的中心點,表達億萬人民心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如似眾星拱北辰。旗杆套為白色,以與旗面的紅色相區別。

中國五星紅旗的含義和象徵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而《史記·天官書》中也提到:“五星分天之中,積於東方,中國利;積於西方,外國用(兵)者利。五星皆從辰星而聚於一舍,其所舍之國可以法致天下。”

  這一設計滿足了各個階級,各文化,各民族人群對於國旗的需求和想象,因此得到了普遍的歡迎。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則指出當時人民由四個社會階級(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組成,因此他決定用四顆小五角星來象徵由四個社會階級組成的人民。而大五角星來象徵中國共產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