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貿區兩週年:放得開+管得住 推動自貿港開好局起好步

兩年前的今天,習近平主席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大會上宣佈,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自此,作為我國最大經濟特區的海南,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和責任使命,向著成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標杆邁進。

  兩年來,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成果如何,取得了哪些新突破?今年是推動海南自貿港建設總體方案實施之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後續發展如何推進?

  自貿區兩週年:持續創新與風險防控兩手抓

  海南,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在自貿區、自貿港建設進程中,海南蹄疾步穩、謀定後動,持續創新與風險防控兩手抓,既“放得開”也“管得住”,兩年來成果斐然。

  開放是島嶼經濟的生命線,也是海南三十多年來快速發展的動力源泉,更是建設自貿區、自貿港的首要戰略。兩年來,海南堅持開放為先,放寬入境旅遊免籤和離島免稅購物,打造“四小時八小時飛行經濟圈”,自由貿易賬戶體系上線運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實現海港、空港全覆蓋,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加速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駛入快車道……海南通過擴大開放吸引全球先進的生產要素,人才、資金、物流進一步聚集,2019年新設外資企業數和實際利用外資增速均超過100%,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速構建。

  自貿區、自貿港建設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激發內生動力,同時為全國深化改革提供經驗借鑑。2019年,海南推動落實“1+N”政策體系,推動調法調規,推動中央和國家30多個部門專門制定支持方案、18個部門聯合印發支持海南試點30項其他自貿試驗區施行政策。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試點任務實施率95%以上。

  自貿區、自貿港錨定綠色發展,海南在產業政策方面“有揚有抑”:重點發展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三大主導產業,對另外一些產業則加以限制。2019年9月,海南印發《海南省產業准入禁止限制目錄(2019年版)》,在國家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上做加法,在高能耗、高汙染、高排放產業和低端製造業方面提出比國家更嚴格的要求。

  隨著自貿港建設的推進,各類風險挑戰也將相伴而生。海南提出堅持強化底線思維,紮實做好自貿港風險防控。回顧海南歷史上“三次大起大落”,其中兩次都是由房地產投機炒作引發。為了避免歷史重演,海南在2018年4月下旬就加碼樓市調控,實施全域限購至今。即便是在今年初疫情之下樓市銷售“冰封”、各地紛紛出臺措施救市之時,海南為了給自貿港建設提供充分的空間要素保障,不僅不鬆綁,反而逆勢收緊調控,提出本地居民限購兩套住房、新出讓土地實行現房銷售等。

  在今年1月份海南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閉幕會上,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表示,新的一年,要堅持發揚特區精神和椰樹精神,勵志成為自貿港建設的開路先鋒。同時,堅決杜絕出現顛覆性風險和系統性風險,確保自貿港建設順利推進、行穩致遠。

  自貿港迎“總體方案實施之年” 疫情之下如何推進?

  自由貿易港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海南建設自貿港是彰顯“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的重大舉措,也是推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事業。

  在1月份海南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閉幕會上,劉賜貴表示,今年是推動海南自貿港總體方案實施之年,“把所有心思和精力都聚焦到自貿港建設這個重點、焦點、亮點上來”。

  然而突如起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全國經濟“暫停”了兩個多月,海南也不例外。由於疫情爆發時間與海南旅遊旺季重疊,致使其旅遊業遭受重創。旅遊業是海南的支柱產業,在自貿港建設的三大主導產業中排第一位,疫後旅遊業的復甦和振興對自貿港建設意義重大。

  3月22日,海南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海南省旅遊業疫後重振計劃——振興旅遊業三十條行動措施(2020—2021年)》,從財稅金融等六個層面著手,穩企減壓降負、豐富旅遊產品、刺激旅遊消費、激活市場活力,全力以赴促進旅遊經濟全面恢復和高質量發展。

  疫情沒能阻擋海南自貿港的建設步伐。梳理出第一季度、第二季度重點推進的任務清單;建立健全省重點園區管理機制,督促加快落實公共設施項目投資計劃;謀劃提出10個2020年先導性項目……疫情爆發以來,海南省委深改辦(自貿辦)在落實疫情防控的同時,圍繞總體方案出臺做好準備。

  3月25日,劉賜貴主持召開海南省委常委會會議暨省委深改委、省委自貿區(港)工委會議,審議相關文件,研究部署加快推動自貿港建設相關工作。會議強調,立足海南生產力發展水平加強自貿港早期安排的基礎性政策研究,加快推進投資、消費、招商引才和風險防控等重點工作,確保海南自貿港建設取得早期收穫。

  會議指出,消費便利化是自貿港建設的重要標誌,要深刻把握促進消費的政治意義,加強與國家有關部委的溝通對接,深入研究國內廣大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和實際需求,豐富商品種類,增加免稅店,創新提貨方式,引進競爭機制,引導境外消費迴流,讓14億中國人在自貿港建設中增強獲得感。要運用好自貿港的政策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更加註重引進外資,吸引更多海內外優秀企業來瓊投資發展,更加註重引進境外人才,通過市場化方式認定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要切實扛起防範風險的政治責任,儘可能把各類風險研判在前、防範在前,決不能出現顛覆性錯誤,確保幹一件成一件。

  會議提出,推動海南自貿港建設開好局、起好步和各項政策措施早落地、早見效。


(轉自《中國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