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違規APP正在侵犯你的“隱私”


這些違規APP正在侵犯你的“隱私”

從吃喝玩樂,到衣食住行,我們的日常生活早已和移動應用緊密相連。為此,許多人的手機上都有手機應用,也就是APP,但是在享用這些應用軟件便利的同時,一些隱私也可能暴露。

針對App中存在的“未向用戶明示申請的全部隱私權限”的問題 ,近日,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CVERC)在“淨網2020”專項行動中發現,20餘款外賣、醫療和在線教育類移動應用存在涉嫌隱私不合規行為。


這些違規APP正在侵犯你的“隱私”

精準推送,難道隔牆有耳

王先生是一位夜跑愛好者,平時會用一些手機跑步軟件,然而他發現,每次打開某寶購物時,和跑步相關的商品就會源源不斷地推送過來,讓他心生驚恐,“難道我被監控啦?”

和王先生有著相同困惑的,還有許多網友。“我就網上瀏覽了一下脫髮的信息,沒想到自己就被精準的推送了植髮服務。”網友珠珠哭笑不得。

專家認為,大部分手機應用在下載安裝時都會被要求開通多項權限,包括通訊錄、攝像頭、短信、錄音、位置等多項權限,而正是這些授權,使得用戶的信息被記錄了下來。一些企業過度採集用戶個人信息,目的就是根據用戶的消費行為分析,精準匹配投放商業廣告。


這些違規APP正在侵犯你的“隱私”

多款常用APP遭“點名”

網絡世界是現實世界的延伸,也是現代人賴以生存的空間。在手機互聯網應用發展方面,網絡支付、網絡文學、網絡音樂、即時同心、網絡購物和網上外賣的用戶規模半年增長率均超過5%。

據《中國品牌》記者瞭解,中國市場上監測到的APP在架數量為將近500萬款。數量如此龐大的APP,在為網民提供豐富網絡體驗的同時,也存在著魚龍混雜、亂象叢生的現象。不久前,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100款APP個人信息收集與隱私政策測評報告》,就發現大多數APP在隱私保護方面僅達及格水平甚至低於及格水平。

這些亂象主要包括竊取隱私、過度獲權、捆綁下載、色情賭博、惡意程序、違規遊戲、大數據殺熟等類型。

為此,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受公安部委託,建立移動互聯網應用安全監測處置中心和移動APP安全監測處置平臺,對全國移動APP分發平臺開展技術監測,大力開展移動應用檢驗檢測和通報處置工作。

本次涉嫌違規的App具體名單如下:

“T11生鮮超市”、“樸樸”、“美菜商城”、“蜂鳥跑腿”、“永輝生活”、“大潤發優鮮”、“luckin coffee”、“每日優鮮”、“叮叮課堂”、“學霸君”、“人人講”、“直播雲”、“課後網”、“叮噹快藥”、“藥師幫”、“健康雲”、“1藥網”、“智慧好醫院”、“春雨醫生”、“洪恩識字”、“美歲直播”。


這些違規APP正在侵犯你的“隱私”

有網民認為,部分互聯網APP為了博人眼球、吸引流量,忽略了內容質量,對APP亂象必須“零容忍”。

此次監管部門出手治理整頓,意味著劃下了一條紅線。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常務副主任陳建民指出,“目前這項工作還在加緊推進,還在路上,我們將繼續完善相關文件標準,加大治理力度,不斷提升App個人信息保護水平。”

他指出,在公安部的指導下,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將進一步加強對移動App與SDK的檢驗檢測,有效淨化行業環境。

據瞭解,公安部“淨網2020”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發起1號、2號集群戰役。目前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

小編為大家整理出了以下幾條小貼士,移動互聯時代,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的守護者:

按需授予要記牢:下載、安裝應用時要仔細閱讀說明,根據功能需要判斷授予應用對應權限是否合理,不能盲目授權;

渠道選擇要可靠:儘可能通過可信渠道獲取手機應用,例如手機自帶官方應用商店。

生物信息很重要:但凡涉及授權生物信息,必須提高警惕,比如指紋、臉、頭像、虹膜等,這些信息將伴隨我們終身,一旦洩露,後果將會非常嚴重。(宋誼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