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菜,無錫過年餐桌必不可少,無錫人心中家的味道

文|沐橙籽

“東南巨浸首鵝湖絕妙煙波萬疊圖。

雲外青山遙映帶風光得似邑西無。 ”

水是江南的韻。這是清代詩人杜漢階眼中的水韻江南,凌波浩渺。而有句老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江南的水波靈韻藏著當地人味蕾中的一個秘密?

魚。

這道菜,無錫過年餐桌必不可少,無錫人心中家的味道

尤其是過年,更是必備年貨之一,畢竟菜餚中的魚與“餘”諧音,寓“年年有餘”之意,承載了中國人人對於新的一年最好的期待。

在無錫有句的俗話“青魚尾巴鰱魚頭”,每年這個時候,甘露青魚一上市,江浙滬地區的人就感覺年味兒越來越濃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不論時代如何變換,無錫人過年桌頭那一尾新鮮又肥美的甘露青魚,始終是無錫人,乃至整個江南餐桌上一大特色。

這道菜,無錫過年餐桌必不可少,無錫人心中家的味道

中國人“無魚不年”。為何無錫人偏偏執著於甘露青魚?

從外觀來看,甘露青魚樣子狹長、顏色偏深青灰。區別於市場上其他青魚,甘露青魚沿襲了一百多年傳統養殖方式餵養而成。

這道菜,無錫過年餐桌必不可少,無錫人心中家的味道

追溯過往,1924年,當時一百斤青魚在上海碼頭可買3錢黃金。

今年鵝湖鎮的甘露青魚預計產量為240萬斤,除去平時售賣和垂釣後,市場上在1月3日到1月23日期間,將有200萬斤的甘露青魚與我們見面。

這道菜,無錫過年餐桌必不可少,無錫人心中家的味道

鵝湖鎮有百年養殖青魚歷史,甘露青魚需養在水質未受汙染的池塘,一年只起一次。近30年才開始規模化養殖,4年來那些基礎設施老化、水質不達標池塘全部關閉,令其復墾退漁還田。

從3100多畝養殖面積減少到2019年1688.67畝,可謂高標準嚴要求。如此層層篩選,可謂優中選精。啟動池塘水循環工程、對養殖尾水溼地淨化處理,實現高標準池塘改造,讓甘露青魚的生活環境更加優質。

這道菜,無錫過年餐桌必不可少,無錫人心中家的味道

除了水質的優化外,青魚的食譜也極其豪華。用螺螄、蜆子等天然水產品活物,再加上小麥、玉米餵養,“活水養活魚,四年成魚”一條青魚需要4年才能從小魚苗長到10餘斤的大青魚,期間要吃掉300斤左右的螺螄。吃了這麼多螺絲,這魚得多幸福。

這道菜,無錫過年餐桌必不可少,無錫人心中家的味道

甘露青魚肉質細嫩,魚刺少(淡水魚中挺少見的),最關鍵是在它體內發現了硒,這種成份是不能夠自身合成,主要來源是從食物中獲取,人類四十多種疾病都與人體缺硒有關,然中國72%土地缺硒,這些地上不管種什麼硒含量都不會很高,但經檢測,國內長江流域武漢以東至上海青浦養殖的青魚,惟無錫甘露青魚含有硒的成份。

這道菜,無錫過年餐桌必不可少,無錫人心中家的味道

味甘補氣,養胃除溼,甘露青魚營養豐富,低脂,低膽固醇,高蛋白,容易消化吸收,非常適合老人小孩食用。

甘露青魚如此暢銷,初次去無錫哪裡品嚐正宗的甘露青魚?

這道菜,無錫過年餐桌必不可少,無錫人心中家的味道

盪口古鎮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甘露鎮距盪口古鎮只有3公里,最近的魚塘直線距離不過1000米,所以盪口古鎮是鵝湖鎮唯一一個青魚的直銷點。在古鎮的任何一家飯店都能品嚐到新鮮的食材。

這道菜,無錫過年餐桌必不可少,無錫人心中家的味道

閒來無事,你還可以親自體驗釣青魚的樂趣。新鮮的食材,粗中有細的烹飪,甘露青魚如今已經作為古鎮的招牌菜。在過年前後來這裡,不僅能體驗江南水鄉的靜謐慢生活,還有當季的美味佳饌。在離開之時,不妨給家中親友帶一條有質量追溯碼的正宗甘露青魚。

這道菜,無錫過年餐桌必不可少,無錫人心中家的味道

先秦有名篇《南有嘉魚》。 詩曰:“南有嘉魚,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樂。”

吃魚是根植於每個無錫人生命中的一種餐食方式、生活方式。如魚,怡然自得。如餘,年年有餘。

一個地區的文化,幾代人的生活。大致如此。


溫馨提示:

“甘露青魚”文化節:12月28日上午10點,盪口古鎮孝義廣場 舉辦。

盪口古鎮年貨美食集市:12月28日到1月5日,為期9天,盪口在古鎮舉辦,到時彙集無錫地方美食,吃貨們千萬不要錯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