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爛鰓、腸炎、赤皮多發,用好中藥五倍子,防治效果好又快

清明一過,水溫就慢慢提升了。合適的水溫可以加快魚類新陳代謝、促進食慾和提高魚的活動活躍度。但是,這時候也是爛鰓病、腸炎病、赤皮病、水黴病等多發期。特別是爛鰓和腸炎病,發病快、傳染性強、死亡率高,對各種規格、各類品種養殖魚類危害都很大。在草魚養殖中,爛腮、腸炎、赤皮被稱為三大病,足以說明幾種疾病的危害性。水黴病主要感染身體有損傷的魚類,特別是對魚苗危害很大,容易造成魚苗死亡。

在養殖過程中,魚病主要以預防為主,但總也有控制不了發病的時候,出現死魚的情況,這時候就要用藥控制。爛鰓病、腸炎病、赤皮由細菌引起,水黴病是真菌性疾病。市面上有很多殺菌類漁藥,但藥效會因為水質狀況、藥物使用量把控、魚的品種和體質等情況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治療效果。

養魚爛鰓、腸炎、赤皮多發,用好中藥五倍子,防治效果好又快

對我們養殖朋友來說,使用起來簡單方便、見效快是首要選擇條件。另外,現代水產養殖要求養魚投入品要綠色化、安全化,推進水產養殖綠色發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是大事。

那麼,治療爛腮、腸炎、赤皮、水黴到底選擇什麼藥好呢,這裡推薦五倍子。

通俗地說,五倍子是長在鹽膚木樹上的"疙瘩"。鹽膚木是一種喬木,這種樹結的果實,在冬天的時表面會覆蓋一層像霜一樣的東西,所以我們家鄉又叫鹽膚木為"鹽霜樹"。這種"霜"酸中帶鹹,摘些泡水,可以當作醋來拌菜吃,味道很好。鹽膚木的嫩樹葉是很好的草料,可以用來餵豬、牛、羊。鹽膚木的樹幹和枝條容易乾燥,木材質地軟,是很好的柴料,小時候在家裡砍柴的時候,最喜歡砍這種樹。

養魚爛鰓、腸炎、赤皮多發,用好中藥五倍子,防治效果好又快

當角倍蚜蟲寄生在鹽膚木的嫩葉或葉柄後,會形成一些囊狀聚生物蟲癭,就像"疙瘩"一樣。這些"疙瘩"就是五倍子。

在秋天的時候,摘下五倍子,用水稍煮,殺死裡面的蚜蟲,再晾曬乾燥,就是中藥五倍子了,具有清熱降火、止血止瀉的作用。五倍子的有效成分是鞣酸,這種酸性物質能有效殺滅病菌,對防治魚類爛鰓病、腸炎病、赤皮病等細菌性疾病具有良好效果,對水黴病、鰓黴病等真菌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也有不錯的效果。

使用時,1米深的魚塘,每畝用1公斤半到2公斤左右的五倍子,熬成水後全池潑灑,潑灑時可以兌水稀釋一下再潑灑。新鮮採摘的帶枝葉的五倍子也可以用,每畝用15公斤左右,用大桶加水浸泡5--7天,取浸泡的汁水全池潑灑。

養魚爛鰓、腸炎、赤皮多發,用好中藥五倍子,防治效果好又快

另外,五倍子可以和大黃一起使用,中藥成品有大黃五倍子散,可以作藥餌投餵給魚類,對爛鰓病、腸炎病、赤皮病等病治療效果顯著。投餵前,在1公斤飼料中拌入1兩左右的大黃五倍子散,可以在飼料中稍微灑一點水,在拌入藥粉,充分拌勻後晾乾幾分鐘,使藥粉僅僅覆蓋在飼料上以後再投餵,投餵3天為一個療程,病重時5天一個療程。使用藥餌內服可以和上面的五倍子外用結合起來使用。

使用五倍子,沒有毒副作用,沒用藥物殘留,不會使病菌產生耐藥性,對魚塘水體沒有汙染,屬於綠色漁藥。潑灑五倍子後,爛鰓病、腸炎病、赤皮病、水黴、腮黴等病在5天左右症狀明顯緩解,治療效果明顯。我自己養魚喜歡用中藥防治魚病,也經常推薦身邊的朋友使用,比如大蒜、三黃粉、板藍根等。之前也分享了一篇文章,讓大家使用松樹葉殺滅魚鯴的。這些中藥使用起來都非常好。

養魚爛鰓、腸炎、赤皮多發,用好中藥五倍子,防治效果好又快

也有人問了,我也潑灑了五倍子,為什麼還有死魚。如果魚感染了某種病並開始死亡,無論使用何種藥物,都不可能一下子就使魚不死亡。這裡有兩個原因:一是每個品種、每條魚的體質不同,得病程度不同,魚體質差的、得病程度重的,藥物對它的作用效果不明顯,就像我們說的,病入膏肓了;二是我們使用藥物都是根據魚塘水體大小、或者魚的體重多少來決定使用量的,那麼,一個池塘裡病重的魚和病輕的魚獲得的藥物劑量都是差不多的,魚大而重的和小而輕的獲得的藥物劑量也是差不多的,這樣也會影響治療效果。所以,使用藥物後還有死魚,不一定是藥物沒起到效果,這需要觀察整體情況。

總之,五倍子在防治爛腮、腸炎、赤皮、水黴、腮黴等魚病上效果顯著,如果有魚感染了這幾種病,大家不妨一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