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校園霸凌,要培養孩子“不好惹”的能力

近段時間,廣東新出臺了校園欺凌治理方案,方案從2018年12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3年。

目前為止,全球有25%的學生曾經歷過霸凌,而中國則有2%-66%的學生曾被欺凌過。其實,校園暴力一直離我們都不遠:

1、放學的孩子身上總帶著莫名的傷口或淤青;

2、孩子的衣服和書包總會損壞;

3、孩子頻繁的身體不舒服,或做噩夢;

4、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逃學;

5、性格變得懦弱、膽小和自卑;

6、心理抑鬱,甚至自殺。

回顧下來,很多學生都受過校園暴力,然而真正把這些情況告訴老師甚至家長的孩子,不過只有35%,大多數的學生都是默默地接受施暴者的欺凌。

面對校園暴力,小編就告訴各位家長該如何教自己的孩子避免校園欺凌:

1、告訴老師、父母

當孩子面臨暴力欺凌時,身為學生一定要儘先向學校老師反應情況,老師往往是學校裡最能保護被欺凌者的成年人,第二時間便是立馬回家向自己的父母反應情況。

有些孩子因為性格膽怯,當他被別人欺凌後,因為害怕報復,而選擇了忍氣吞聲,不敢向老師和家長彙報,那才使得校園施暴者更加肆意妄為,以致日後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只有一開始就跟老師和家長說明情況,無論是學校方面還是父母這邊,都會第一時間採取保護的措施,及時解決孩子被欺凌的情況,並有效地遏制住校園“霸凌者”的行為。

2、教導孩子面對暴力時,勇敢地說“不”!

家長要教導孩子面對“霸凌者”時,不能表現出十分懦弱的神態,有時就是因為孩子這樣畏手畏腳的,才讓暴力者更加享受欺辱的過程。

儘量教導孩子避開霸凌者,多靠近成年人多的地方行走,平時不要彎腰低頭,這樣的樣貌會讓人看起來弱小可欺。只有挺胸抬頭,對自己的內心充滿自信,才能令人覺得你是不好欺負的。

3、教導孩子保護自己,不受欺負。

家長可以在休息日時,多帶孩子去運動和學習攻守技巧。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孩子的身體素質,也可以讓孩子在面臨暴力的情況下,有足夠的體力支撐著逃離現場或者避免最大化的傷害。

4、與孩子模擬“霸凌”過程

家長可以模擬一次全過程的校園欺凌事件,教導孩子在遇上各種各樣的欺凌時,該以哪種最有效的方式保護自己不受傷害,教孩子怎麼辦?怎麼解決?並告訴孩子面對校園暴力時,應當控制自己的情緒,從容不懼,不露出半點膽怯的樣貌。

最後,小編希望每個父母都能注重校園暴力帶給孩子的嚴重影響,不要以為都是小打小鬧,也希望每個孩子都能養成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

學校是獲取知識的源泉,不是獲取恐怖瘴氣的沼澤。其實校園暴力一直存在青少年的身邊,無論是“霸凌者”的世界觀扭曲,還是受害者的膽怯不語,這些問題都體現出了他們父母對家庭教育的缺失,他們認為只要把孩子送去學校,自有老師去教導,就不需要他們過多的操心了,但學校是大家孩子學校的地方,老師無法?對每一位孩子都全面顧及到完美的程度,而家長又無限制地放任孩子或對自家孩子的家庭教育不上心,就出現了一大批的校園“霸凌者”和屈服在暴力下不敢言語的“受害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